王萍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目的,當前,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面對新的教育機遇,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注意從創(chuàng)新教育的角度去啟發(fā)、引導學生學習,就會使學生對新知識不但能快速學會,而且能加深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素質教育 初中英語 創(chuàng)新教育 實踐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是我國所推行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下,學生已習慣于死記硬背。面對知識經(jīng)濟的挑戰(zhàn),實施素質教育、提倡創(chuàng)新教育勢在必行。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呢?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要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首先就要注意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切實踐行好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實現(xiàn)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具體建議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展開,一是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中心和主體,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注意觀察學生在課堂的反應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并據(jù)此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要樹立新課標所倡導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設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思考學生如何“學”的層面上,把學生的求知需求作為教學的主線,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設想其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去“引導”學生,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更多的探索、鉆研及領悟。
二.打破定勢化的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過低估計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講解包辦過多;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剛出現(xiàn)困難就代學生說出標準答案,也不管學生自己想表達的是什么,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課堂上呈現(xiàn)的只是教師在灌輸,學生在機械地操練。如讓學生造句或編對話時限定范圍、限定素材,在部分課時采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長期這樣限制學生,結果就是學生千篇一律地造出同樣或相似的句子、對話。也有些教師的思維中固定一種設想,學生在學習中碰到每一個知識性問題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正確答案,并要求學生那種自由翱翔的想象必須收斂,決不準“胡思亂想”。然而事實上有許多問題的正確答案是多樣的,許多重要的結論是開放性的。例如:在翻譯句子中,每道題都可能有好幾種翻譯的方法,以前見過的學過的知識都可以應用,并非要此課文里講的要點用法。尤其是現(xiàn)行的新標準教材中的英語更地道,更口語化,更多樣化,更應該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舉一反三,而不是光采用書上的標準答案。
三.培養(yǎng)自立探究能力
素質教育是培養(yǎng)21世紀人才的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銳意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上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yǎng)其獨立獲得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例如,九年級上Module 9 Cartoon stories中的模塊任務是編寫卡通故事,在做好前期的語言點的落實與鋪墊后,可以安排學生四人小組編一則卡通故事??梢杂梢晃粚W生執(zhí)筆,全體組員共同獻計獻策。編完后一定要安排學生分享的環(huán)節(jié),老師作出評價。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跳出書本的知識框架,學活知識,成為21世紀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
四.優(yōu)化教學評價方式
新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評價內容與對象,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比如: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可以采取書面考試等形式;要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情況,可以采用開展長周期作業(yè)、課堂觀察等方式;要考查學生在一段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進步,可以采用成長記錄檔案等方式。新課程評價要求將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評價結合起來,更注重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將評價變成了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過程。
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焦家香.新課標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探析[J].吉林教育,2011,(28).
[2]黃靜.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文理導航(中旬),2011,(02).
(作者單位:甘肅省秦安縣劉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