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賢
【摘要】在中學記敘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綜合分析、主動質(zhì)疑等一些高階思維能力不強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課堂上不善于思考,對記敘文的閱讀缺少興趣,加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閱讀思考空間,禁錮了學生對記敘文中表達觀點的研究和應用?;谶@樣的教學現(xiàn)狀,文章展開了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旨在提高當前初中記敘文閱讀教學的成效和價值。
【關鍵詞】問題導學;記敘文閱讀;思考;實踐教學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是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當中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如果問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對哪方面存在學習興趣的話,記敘文閱讀應該要排第一位??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記敘文閱讀教學有時候會陷入窠臼,失去興趣,在過去傳統(tǒng)的模式化教學中,學生日益失去了記敘文閱讀理解的興趣。
那么,我們?nèi)绾稳ジ淖冞@樣的現(xiàn)狀呢?立足于新課改的要求,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逐漸意識到教學方法中有效應用問題給學生導學的重要性,會在課堂設定一些相關的問題為教學線索,來營造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問題情境,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與自主式的學習。在開展問題導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道路中的領路人,巧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在記敘文課堂學習中的興趣,訓練學生的思維水平,進而幫助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問題導學”模式
所謂“問題導學”模式,指的是教師將導學案作為教學的重要載體,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和根本,將學生的問題作為教學的主線,通過解決問題,來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課堂知識,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梢哉f,用“問題導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語言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還可以使得學生在和同學、教師的對話中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的本質(zhì)與含義,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為教師實現(xiàn)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問題導學”模式的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的討論能力,這也是此項教學模式展開的一個前提條件,更是涉及學生討論結(jié)果是否起到成效的關鍵所在?!皢栴}導學”式的教學模式,以其多樣性更好地給教學課堂服務,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成果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設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精神,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基于問題導學課型的初中記敘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
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纱丝梢娫诮虒W過程中學與思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的創(chuàng)設來提高記敘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需要注意學生興趣和思維問題的啟發(fā),既不能把問題設置得過多,也不能太碎片化,要選擇能夠引導學生有效閱讀,可以開展深入性思考的問題,并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1.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新課標指出,學生作為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設計問題導學教案,學生能夠開展自主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從而在整體閱讀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實現(xiàn)自主學習和良好的互動交流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課堂中要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當作重點來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才能夠?qū)崿F(xiàn)互相歸納和補充。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目標來探索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當作記敘文問題導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從而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深入到學生中間,指導學生在小組之間開展合作探究。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有師生合作、自由合作、同桌合作和小組合作等,開展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從而探究出更多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觀念。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將課堂知識進行整合和總結(jié),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從而更好地歸納知識難點和重點,總結(jié)學習方法。
2.積極鼓勵學生問問題
教育家葉圣陶提出過“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的觀點??梢哉f,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而是在進行少教多學的過程中,探索一個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初中記敘文閱讀教學能夠較好地幫助教師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這也是貫徹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一個有效方法。因此,教師在記敘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以問題導學模式來開展教學,努力提高初中記敘文閱讀的有效性[1]。
比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課的時候,學生提出問題:“這篇文章為什么要寫到畢業(yè)典禮呢?好像和文章題目沒有關系?!边@個問題是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而在閱讀中的探索,是有一定價值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個問題,在課堂開展討論,把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效激發(fā)出來。有的學生也會回答:“描寫畢業(yè)典禮是為了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币灿械膶W生會說:“寫畢業(yè)典禮,是為了渲染悲傷的氣氛,讓父親與主人公的離別更顯得傷感?!边€有學生往更深層次提出:“畢業(yè)典禮寓意主人公已經(jīng)長大,需要承擔責任?!?/p>
教師在問題導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要給學生營造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文章提出問題,并且可以開展思考,進行自主性探究,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要認為學生的答案或者問題意義不大,更不要去否定,而是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心。
3.重視細節(jié),讓教學落到實處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記敘文深讀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文章中的細節(jié),尤其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和內(nèi)涵,來深化認識。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和提問的過程中,還可以讓細節(jié)來作為學習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解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記敘文中,較為代表的有《濟南的冬天》,很多學生把這篇文章與朱自清先生的《春》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兩篇文章的修辭角度都有情感共同點。有的學生重點分析兩篇文章的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都把小姑娘來比作景物,可以看出兩位作者在景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學生用心感悟, 把握文章的細節(jié),就能從中去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對生命的感受和認識[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朝著關鍵的內(nèi)容去理解,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內(nèi)涵。經(jīng)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既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童趣,還要能夠看到冬天的粗獷和豪邁,感受到生命的鮮明的快意。學生通過深入的理解,方能感受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從而深化了對文章的理解[3]。
4.抓住課前提示,讓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精髓
教師在課堂開課之前,要認識到問題設計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在進行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課前提示。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會忽視問題設計的重要性。教師抓住課前提示開展提問,能讓學生更加有效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精髓,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容以及學習目標[4]。
例如,在文章《變色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學習內(nèi)容的課前提示語開展問題設計。作者在文章的提示語中,都有懸念的設置,讓學生通過對奧楚蔑洛夫形象產(chǎn)生感悟后,來認識到一種趨炎附勢的走狗形象。當奧楚蔑洛夫從廣場離開后,教師就要抓住這個懸念進行設計,提問學生們課文中的敘事線索。這樣的問題設計會讓學生的言語潛力在互動中得到有效的釋放[5]。學生在問題設計中,紛紛尋找自己理解的答案,然后又通過深層次的解讀,來實現(xiàn)閱讀的目的。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實例中,語文教師首先抓住了課前提示語的重要性,并且引導學生在問題的牽引下,第一時間了解學習內(nèi)容的重點,從而讓學生更加有針對性地議論,從而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到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問題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進行有效的問題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理順思路,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從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文章的理解核心,深度去解讀課文內(nèi)容,構建記敘文閱讀學習的高效課堂,賦予語文課堂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 朱玲. 以“問題導學”為載體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探究[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7(12):36-38.
[2]殷從榮. 中學記敘文教學模式探析[J]. 課外語文(上), 2017(2):56-57.
[3]吳嫦嬌. 基于問題導向的體系管理模式重構[C]// 廣西煙草學會2018年論文匯編,2018.
[4]孫鶴. 問題導向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淺析[J]. 內(nèi)蒙古教育, 2017(4):95.
[5]李裕德.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貫穿問題導向[J]. 江西教育, 2015(24):55.
[6]陽利平. 厘清教學目標設計的三個基本問題[J].? 課程·教材·教法,2014(05).
[7]李潤洲. 三維教學目標表述的偏差與矯正[J].? 課程·教材·教法,2014(05).
[8]王榮生,高晶.? “課例研究”:本土經(jīng)驗及多種形態(tài)(上)[J]. 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08).
[9] 倪文錦.? 教學目標:功能定位與任務轉(zhuǎn)換[J]. 語文學習, 2011(10).
[10]朱新敏. 教學指向:高效閱讀課堂的起點——兼評高俊老師執(zhí)教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J]. 中學語文教學. 2010(01).
[11]郝文武.? 實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統(tǒng)一的有效教學方式[J]. 教育研究,2009(01).
[12]錢洲軍. 走出中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的誤區(qū)[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