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添鳳
[摘? ?要]基于“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一新課程理念,以初中生物教材內容為例,結合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點,提出三種主要的生活化教學策略:觀察討論法、演示探究法和調查統(tǒng)計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生物;觀察討論法;演示探究法;調查統(tǒng)計法
[中圖分類號]? ? 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9-0091-01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提出“教學即是生活”。而每年生物中考、高考的命題都要求貼近生活,充分考慮生物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也就是說,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強化生物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提高學生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長期致力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現(xiàn)依托于蘇教版七、八年級生物教材的內容,結合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到的相關生物知識,主要探討以下三種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觀察討論法
觀察討論法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在課堂為學生呈現(xiàn)不同的觀察實體(對象),讓學生針對觀察實體(對象)進行觀察討論。觀察的實體可以是真實的活體或標本,也可以是圖片、動態(tài)演示等,只要是能夠真實地體現(xiàn)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過程或者其他特征的都可以。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牢固掌握相關知識。
1.觀察“活體”或“標本”類 。有的教學內容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沒有見過或者沒有留心過的,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對此,教師可找到生活中的“活體”或“標本”,并利用它們進行生活化教學,以提升教學效果。例如,七年級學生在學習“血液的成分”時感到抽象、難學,教師可運用“觀察討論法”這一生活化教學策略,化“難”為“易”。如課前去“無償獻血”點采集10毫升的血(也可去家禽宰殺點采集,但去“無償獻血”點采集更安全),上課時讓學生觀察血液的分層現(xiàn)象,并開展討論。這樣教學,直觀明了,為下一節(jié)課“輸血”埋下了伏筆。
2.觀察“圖片”或“動態(tài)演示”類。有的生物種類及其生理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或者用肉眼看不到,這就要借助信息技術收集與展示相關圖片或者制成動畫,并用PPT展示,讓學生“零距離”地學習,以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傳粉和受精”時,教材是以桃花為例的,雖然日常生活中桃花的開花和結果是人們司空慣的,但是它傳粉后是怎么受精的,受精的過程是怎樣的,學生沒有看到過,覺得十分抽象。對此,教師可“圖片展示”或“動態(tài)演示”桃花的傳粉與受精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與討論。這樣的教學,化抽象為直觀,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
二、演示探究法
初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生物學,由于沒有物理、化學知識的支撐,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有限,加之“素質教育”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所以對于一些教學內容,教材只要求做演示說明,非常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采用演示探究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1.利用生活中常見材料進行演示與探究。例如,學習“呼出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這個實驗時,由于學生還沒有學習化學,不知道氣體的成分、性質以及含量,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此,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演示實驗,并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材料來進行實驗探究。具體是,課前準備好石灰水、小燒杯、吸管、洗耳球等實驗材料,上課時叫兩名學生到講臺演示,其他學生觀察石灰水的變化,并探究其變化規(guī)律。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2.模擬演示實驗。有的演示實驗用到的材料不容易找到或者當前找不到,對此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模擬(或虛擬)演示。例如,在教學“模擬血型鑒定”時,沒有血清,可以用碘液、橙汁代替;沒有血液可以用純凈水、牛奶、淀粉代替,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模擬替代。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不僅解決了教學難點,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調查統(tǒng)計法
有的生物特征、生理特性等是學生無法直接觀察、體驗與了解的,此時可引導學生通過訪談(詢問)、問卷、測試等形式來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這樣,可把教學內容生活化,呈現(xiàn)生活中的生物知識,提升教學效果。
1.訪談(詢問)式調查統(tǒng)計。例如有一些生理現(xiàn)象,我們不能一一走訪調查,但可以就地取材,因為這些生理現(xiàn)象或特征就在我們的身邊,融于生活中。如“常見性狀的遺傳”這一內容的教學,就可以就地取材,以班級學生為例,先調查“相對性狀”,如“耳垂”的有無、“眼皮”的單雙等;再調查“性狀的遺傳”,如甲同學的眼睛和媽媽像、乙同學的耳朵和爸爸像等。這樣,把“抽象問題”融入生活中以“日?;保茌p松突破教學難點。
2.問卷式調查統(tǒng)計。由于個人隱私等原因,個人的很多信息難以收集,對此可通過不記名的問卷式調查來掌握相關信息。如遺傳病、傳染病的調查、計劃免疫接種等,都可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不記名的調查統(tǒng)計,以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多種多樣,生物教師應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物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要學好它”。
(特約編輯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