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徐仕曄
[摘要]大學教學的特殊性及復雜性呼喚高校教師采取適當?shù)慕虒W措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同時結(jié)合自評與他評,自覺反思課堂教學行為,以實現(xiàn)高校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美國華盛頓大學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標,研發(fā)既可作為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量表,亦可輔助高校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自評量表——PORTAAL。介紹PORTAAL的開發(fā)背景、內(nèi)容及其效能,指出高校教師教學反思應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標,并探討其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教師的教學反思、課堂觀察研究以及課堂觀察量表本土化等方面的啟示。
[關(guān)鍵詞]主動學習;課堂觀察;評價;教學反思;PORTAAL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9)050016100引言
高等教育的教學活動是日益制度化、科學化、體系化的復雜活動,必須對其進行深刻的觀察、審視、考核、測評,并及時調(diào)控與改進,以便為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提高和優(yōu)化服務,培養(yǎng)更優(yōu)質(zhì)的高層次人才[1]。評價標準的制定及評價量表的選擇則是該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另外,比起中學教育來說,大學的教學環(huán)境相對寬松,壓力較小,很多大學生嚴重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學習狀態(tài)松懈。實際上,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鑒于此,本文主要介紹美國大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PORTAAL(a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 assessing 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s for active learning in large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 classes,簡稱PORTAAL)[2],為我國高校教師促進大學生主動學習、開展課堂評價和教學反思提供新思路,繼而提升高校課堂的教學效果。
1PORTAAL的開發(fā)背景
自900多年前歐洲出現(xiàn)大學開始,講授法(lecturing)一直是大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性難以發(fā)揮,不利于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隨后,以學生為主體,主張引導學生主動建構(gòu)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占據(jù)主流地位,主動學習策略(active learning)便是其一,它反對讓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授,主張通過活動或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重視高階思維,并經(jīng)常開展各式小組活動[3]。美國華盛頓大學的Freeman S等學者分析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和不及格率,對比研究了傳統(tǒng)的講授型大學課堂(traditional lecturing)和主動學習型大學課堂(active learning),結(jié)果表明:主動學習型課堂的不及格率更低,也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科學、技術(shù)、工程和數(shù)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簡稱STEM)等課程的成績。
主動學習策略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但其在教學實踐中的價值仍未得到充分發(fā)揮。在制度層面上,高校學術(shù)評價和獎勵機制偏向?qū)W術(shù)研究,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氛圍下,高校教師花在課堂教學實踐上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高校管理者也往往將更多資源傾向?qū)W術(shù)研究,而忽視了對教師教學理論和策略的指導培訓[4];在個人層面上,科研導向致使高校教師的教師角色意識不強,難以平衡教學和科研。另外,大學課堂教學有其特殊性,教師所授課程往往被長期固定,易形成一但固化就很難改變的習慣性思維。教師往往會選擇自己最習慣、最熟悉或教起來最舒服的教學策略,不愿跳出教學舒適區(qū)也無法意識到這些慣用的教學策略是否還有效[5]。
有效的課堂觀察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并優(yōu)化,從而為提高師生對課堂教學行為的自覺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指導,以上功能的實現(xiàn)則需要借助標準化的評價量表[6]。美國華盛頓大學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目的,研發(fā)出既可作為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量表,亦可輔助高校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自評量表——PORTAAL。它既能為有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而又不得策略的高校教師提供建議,又能為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自評提供參考。教師可以通過判斷所采取的課堂教學措施與該量表中各項要素的切合程度,反思課堂教學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進教學計劃,最終實現(xiàn)主動學習型的大學課堂。
2PORTAAL的主要內(nèi)容
通過梳理大量文獻,研發(fā)團隊總結(jié)出PORTAAL的4項觀察維度和21項觀察要素(見表1),它們都是易于實施并能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行為(教學策略)。
PORTAAL的開發(fā)有三大目標指向:(1)PORTAAL有大量研究文獻支撐。通過檢索梳理有關(guān)研究大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文獻,篩選出最利于促進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最后總結(jié)出PORTAAL的觀察維度及要素,保證其內(nèi)容效度;(2)PORTAAL使用便捷。將觀察維度轉(zhuǎn)化為可被觀察和量化的要素,便于課堂觀察與評價的實施;(3)PORTAAL具有較高的效度和評估者間信度,即使是不同教育背景的評估者,也能應用自如。
每一項觀察要素都有相關(guān)研究的詳細論證,研究結(jié)果表明:適當運用主動學習策略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提高學生形成性評價或終結(jié)性評價成績、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對話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PORTAAL將有利于促進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聚焦在練習、邏輯發(fā)展、提高責任意識和降低參與焦慮感4個維度。前兩個維度關(guān)乎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造練習機會,后兩個維度則指向如何激勵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活動。
1) 練習(practice)。PORTAAL的維度一:練習,涉及課堂練習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研究表明,練習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很重要,如Preszler等提出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課堂提問數(shù)量呈正相關(guān)(P1)[7]; Thomas等論證了反復練習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及促進元認知相關(guān)[8]。因此,高校教師應在課堂上給足學生練習的機會,保證一定的課堂練習數(shù)量及質(zhì)量。
此外,應保證平時練習與課程測評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度和一致性,課堂練習與課程測評(考試要求)所考察的能力應是同一水平(P2)。Jensen等學者對此關(guān)聯(lián)度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證,如果課堂練習要求學生運用高階思維,考試卻只考察低水平能力,那么學生就難以獲得真正的高水平能力,反之亦然[9]。這說明學生能從考試內(nèi)容上學到知識,考試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
最后,還要把握好練習之間的時間間隔,分散練習的效果往往比集中練習要好(P3)。這就意味著教師應在不同時間設計相應的練習活動促使學生反復重溫已學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將當前所學與先驗知識相結(jié)合,課堂上表現(xiàn)為教師明確提示學生使用先驗知識。同時,教師應及時反饋和糾正學生的問題,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P4)。
2) 邏輯發(fā)展(logic development)。研究證明,邏輯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對話質(zhì)量,也會促使學生轉(zhuǎn)變學習目標的定位(學生更注重對材料的理解而不僅是得到正確答案)。教師應準備一些要求高階思維的問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L1),或是讓學生對自己的答案做出合理解釋(L2)[10]。
課堂討論前,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L3)也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深思熟慮之后得出的答案是課堂對話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11]。此外,通過向老師和同學分享并解釋自己得出的答案,學生往往能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L4)。與單單只聽教師的講解相比,學生主動分享和解釋更有助于成績的提高[12]。特別是對于需要知識遷移的任務,這種活動尤為重要。同時,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凝聚力和責任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及論辯能力。
在學生得出問題答案之前,教師不應給與任何有關(guān)正確答案的提示(L5)。教師應提醒學生不要有從眾心理,要主動深入思考問題本身從而得出結(jié)論,而不是隨大流,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只會降低課堂活動的質(zhì)量[13]。此外,學會仔細傾聽他人的答案及解釋也很重要(L6)。學生能從他人發(fā)言中獲得啟發(fā),或通過老師給的反饋來對比自己心中的答案,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或矯正自己的想法[14]。同時,教師應時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結(jié)果往往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得到結(jié)果的過程以及隱藏在這一過程中的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最后,教師需要對問題和答案做出相應的解釋(L7)。這對學生既是一種權(quán)威示范,也是課堂討論活動質(zhì)量的保障。同理,教師也需要給錯誤答案以合理的解釋來證明它的錯誤性(L8)。
3) 責任意識(accountability)。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是一堂主動學習型課堂的重要判定標準,責任意識維度側(cè)重于教師為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采取的激勵措施,這些措施能促使學生高度關(guān)注課堂教學活動。例如,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可獲得相應的獎勵,如課程積分。
此外,小組合作(A2)和隨機點名(A3)都是能提高學生參與度的重要方式。例如,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通過隨機點名的方式讓學生向小組同學或全班同學分享他們的想法。而且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所在組的人數(shù)越少,主動參與小組討論的可能性就越高,并且得出的答案質(zhì)量也越高[15]。其原因是在人數(shù)較多的大組中,學生存在責任意識淡化以及受獎勵幾率變小的可能性。此時的學生相當于是匿名狀態(tài),不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參與討論,即使參與了,被點到的幾率也很小,這大大消弱了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活動的動機。相反,在人數(shù)較少的小組中,每個小組成員的付出或不付出都會受到其他成員的監(jiān)督,從而促使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承擔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責任。
教師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通常會采取自愿原則。但自愿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往往局限于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生,大部分學生心存僥幸而不去認真思考。隨機點名能促使更多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雖然它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有壓力,甚至害怕,但實際上,頻繁的隨機點名會降低學生對發(fā)言的緊張感和焦慮感,并越來越自然,學生會逐漸愿意在課堂上自愿參與課堂活動[16]。隨機點名還能保證所有學生都有同等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
4) 降低學生參與的焦慮感(reducing student apprehension)。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無法克服自身的焦慮感與恐懼感。教師若能在這方面加以適當引導,也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降低參與焦慮感的方法有很多,PORTAAL關(guān)注的是那些可被觀察記錄,且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和主動參與的教學策略。
首先,教師要善于和學生交流溝通,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肯定,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每個人的重要性和獨特價值??隙▽W生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方面:(1)教師不會只關(guān)注某一些學生而忽視其他學生,這可通過隨機點名實現(xiàn)(R1)。會表揚全體同學的付出而不只是表揚個別同學(R2)。(2)支持并贊揚學生有價值的意見或想法(R3),不隨意輕視或貶低學生(R4)。以上這些行為都會深深影響到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愿。
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比如,正確看待犯錯,犯錯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R5)。Bell與Kozlowski在研究中不斷告訴學生“錯誤是練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你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并且獲得更深的理解”[17],結(jié)果表明當學生不再害怕犯錯時,便會更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再比如,成績的好壞取決于自身努力的程度,而不是智力的高低,這旨在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在表揚學生時應看學生是否努力了,如果只看聰明不聰明,學生則易形成表現(xiàn)型目標(看重較高的分數(shù)),當面對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問題時,學生便會選擇風險規(guī)避,表現(xiàn)為不參與小組活動或不愿意回答教師的問題。相反,基于努力程度的表揚則會促使學生形成掌握型目標(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種目標則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6)[18]。
3PORTAAL的實施
PORTAAL在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得以成功運用。研究團隊通過文字版培訓手冊和視頻版培訓資料對兩名觀察員進行了系統(tǒng)培訓,隨機挑選出25名生物教師的75節(jié)課堂錄像,平均每名老師要抽3節(jié)課堂錄像,并由這兩名觀察員獨立完成對課堂錄像的觀察和記錄。在觀察的過程中,觀察員需填寫PORTAAL課堂觀察日志(如表3所示;獲取網(wǎng)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site/uwbioedresgroup/research/portaalresources),最后再將兩名觀察員的觀察結(jié)果匯總。結(jié)果表明,越是頻繁地使用PORTAAL評價量表中21個要素的教師,越能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并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PORTAAL課堂觀察日志(表2)包含的所有觀察項目都能與課堂觀察評價量表(表1)中21項觀察要素相對應(如表3所示)。如維度1中的要素1可通過觀察日志中的第1、2、18、19、21、22、25、26、29、30項來評測;要素2可通過觀察日志的第8項來評測;要素3和要素4分別通過觀察日志的第6、14項,以及第20、24、28、31項來評測,觀察日志的其他項也均能對應到評價量表的21項要素。該日志觀察結(jié)果的統(tǒng)計可分為計時類和計數(shù)兩大類,如維度1的要素1則為計時類,其余要素均為計數(shù)類。本文將從計時類和計數(shù)類中各抽取一例,詳細介紹PORTAAL課堂觀察評價量表及日志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由于無法確定每一個要素對學生成績影響的權(quán)重和相關(guān)性,最終結(jié)果不能簡單相加,因此教師在運用PORTAAL課堂觀察日志時,需要觀察課堂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及活動,詳細記錄每一個項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行為是否出現(xiàn)及其出現(xiàn)的頻次或時長。例如,在觀察的過程中詳細記錄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活動的開始及結(jié)束時間,教師是否鼓勵學生注意運用先驗知識,是否引導學生對結(jié)論進行合理解釋,以及回答問題的學生數(shù)量和方式等。在完成觀察日志的基礎上,繼而對觀察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表1所提到的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行為的課堂活動占比(百分比)。
例一:維度一的要素1(充分練習)屬于計時類,觀察過程中需要明確記錄每次學生練習的開始以及結(jié)束時間,對應到表2中的觀察項目1、2、18、19、21、22、25、26、29、30(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長=結(jié)束時間開始時間),具體統(tǒng)計分析步驟如下:第一步,記錄對應觀察項目的結(jié)果并計算學生充分練習的總時長,即教學環(huán)節(jié)1的練習時長(1918)+教學環(huán)節(jié)2的練習時長(2221)+教學環(huán)節(jié)3的練習時長(2625)+活動匯報的時長(3029)(該項僅統(tǒng)計觀察日志中第31項的選擇為V、R或C的數(shù)據(jù))。第二步,計算學生充分練習的百分比,即學生充分練習的總時長/課堂總時長*100%。第三步,計算所觀察的三節(jié)課的百分比平均數(shù)。該百分比即維度一的最終觀察結(jié)果,百分比越大,表明該堂課學生越是得到了充分練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表現(xiàn)之一。
例二:維度一的要素3(分散練習)屬于計數(shù)類,在課堂上表現(xiàn)為教師明確提醒學生運用先驗知識,對應到表2中的觀察項目6、14,具體統(tǒng)計分析步驟如下:第一步,統(tǒng)計觀察日志中項目6、14為Y(是)的活動次數(shù);第二步,計算分散練習的活動比,即提醒學生使用先驗知識的活動次數(shù)/課堂活動總次數(shù)*100%;第三步,計算所觀察的三節(jié)課的百分比平均數(shù)。其他要素觀察結(jié)果的統(tǒng)計分析及計算可依次類推,該評價系統(tǒng)中21項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行為運用得越多、越頻繁,各項活動比例越高,就越能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PORTAAL能有效評估高校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有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為教師進行課堂觀察和教學反思提供方向和思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不是要實施表1中包含的所有要素,而是以此為參照,教師能采取更多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當然PORTAAL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亦有其局限。首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因素比較多元,有些因素無法使用該工具觀察和記錄,如學生特點、學習動機、考試方式、課外學習活動等;其次,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行為都能被觀察和記錄,比如教師可能會通過身體語言或語氣變化來肯定學生;最后,PORTAAL是為大班額教學而設計,對于人數(shù)較少、教師能經(jīng)常與大多數(shù)學生進行互動的小班教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還有待考證。盡管存在以上局限,PORTAAL仍能夠有效地應用在大部分STEM課程的觀察和評價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改進教學實踐的有效工具。
4PORTAAL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PORTAAL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最有利于促進高校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行為,它包括4項基本維度下的21項課堂行為要素(練習:P14;邏輯發(fā)展:L18;責任意識:A13;降低參與焦慮感:R16),每一個要素都能在主動學習型課堂上發(fā)揮重要作用,且易于觀察和實踐,能為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給與可靠、客觀的反饋。PORTAAL針對高校的大班教學而開發(fā),也適用于我國高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因此PORTAAL對我國高校教師進行教學改革、開展課堂觀察研究、教學反思自評、研制本土化課堂觀察量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啟示作用。
4.1重視教師教學反思,助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杜威對反思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反思是思維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zhí)著的沉思[19]。將這種反思意識運用到教育中就是教師的教學反思,即有意識地對已經(jīng)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教學活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審視,在此過程中,運用以往的知識和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困惑與問題并進行深入分析,繼而解決問題并進一步積累教學知識、重構(gòu)教學經(jīng)驗[20]。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對課堂教學改革也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教師在實現(xiàn)新手轉(zhuǎn)變?yōu)閷<业倪^程中,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加以反思、研究、改進,樹立教師既是教學實踐者又是教學研究者的專業(yè)發(fā)展理念[21]。應高度重視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并使其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首先,高校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教師角色意識及批判意識,真正做到教學與學術(shù)研究兩手抓,主動尋求相關(guān)理論及方法論的指導,不斷提高反思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有效的教學反思。其次,高校教師評價制度、獎勵機制應以學術(shù)、教學兩方面為依據(jù),激發(fā)高校教師積極從事教學研究和實踐的動力,改善當前高校學術(shù)評價制度偏離、重科研輕教學的現(xiàn)狀[22]。再次,教師的教學反思離不開適宜的客觀環(huán)境,學校是教師工作學習的主陣地,學校整體的文化氛圍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實踐以及教學反思行為[23],所以應在全校范圍內(nèi)逐漸形成濃郁的反思文化氛圍,促使教師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養(yǎng)成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最后,借助適當?shù)慕虒W反思工具或量表可提高教學反思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PORTAAL對高校教師采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并為高校教師開展教學反思提供了自評量表,是高校教師進行課堂觀察和教學反思的有效工具。
綜上所述,要克服當前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障礙,必須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從上到下,從價值導向到實際操作,從管理者到教師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相互配合,轉(zhuǎn)變傳統(tǒng)觀念、改進和優(yōu)化高校學術(shù)評價機制,在全校范圍內(nèi)形成良好的反思氛圍。
4.2深入課堂觀察研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具有外顯性。它是可觀可感、外顯于他人的,使得課堂教學現(xiàn)場觀察和記錄成為可能[24]。課堂觀察則是課堂教育資源的再開發(fā)和再利用,使得課堂這一教學現(xiàn)場變身為研究現(xiàn)場[25]。課堂觀察是教師教學反思的第一步,是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理應逐步深入課堂觀察研究,結(jié)合教學反思充分發(fā)揮其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課堂觀察應運用專業(yè)的思維及方法,將其擺在與上課同樣重要的地位來研究[26]。常規(guī)化的課堂觀察有助于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通過課堂觀察獲取有價值的一手資源,為進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礎,加速向研究型教師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至于課堂觀察的研究方法,可將質(zhì)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這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研究方法相結(jié)合,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質(zhì)性研究可以深入、細致地描述課堂中的教學情境,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每一個細節(jié)依據(jù)。而量化研究可對各種量化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剖析各項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以深入地理解課堂教學。在進行課堂觀察研究的過程中,有效課堂觀察量表可作為有力工具,結(jié)合定性與定量,便可全方位診斷和分析課堂教學行為。
此外,建構(gòu)主義強調(diào)知識的建構(gòu)性,認為教學不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由教師幫助學習者依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建構(gòu)意義的過程[27]。研究表明,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等圍繞知識授受的行為已不再是最受關(guān)注的教學行為,而是指導學生能動有效地展開學習過程成為最重要的教學行為[28]。知識的建構(gòu)離不開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實施能促進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gòu)的活動,引導學生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注重學習對知識和意義的主動建構(gòu)、促進參與和實踐、注重學習者(包括教師)之間多種途徑的交流互動以促進知識的協(xié)商[29]。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下,大學生的學習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現(xiàn)如學習動力不足、缺乏積極性和興趣、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力不強、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發(fā)展前途以及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30]。因此,高校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課堂觀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PORTAAL便是教師進行課堂觀察研究的有力工具。其所包含的21種課堂教學行為要素,都能為教師選擇教學策略提供參考,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4.3合理利用評價量表,加強本土化研究
高等教育目前還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方法[31]。PORTAAL將研究支持的最佳課堂教學行為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提供了這樣一種科學的教學評價工具。實際上,PORTAAL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價值。
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PORTAAL可為有意從傳統(tǒng)講授型課堂轉(zhuǎn)向主動學習型課堂的高校教師提供方法論指導,可借鑒PORTAAL包含的21項課堂教學行為要素,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另一方面,PORTAAL可用作教學反思自評工具,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教學錄像)評估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過程中,PORTAAL可用作一個標桿,幫助教師判斷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與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21項最佳課堂教學行為之間的差距。同時,若周期性地使用PORTAAL來評估課堂教學,還能有效判斷教師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有無改進和提高。因此,它是高校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力武器。
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PORTAAL則是評估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力工具。特別是在模范教師評選、職稱評定與晉升時,PORTAAL的評價結(jié)果亦可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同時,可將教師所采取的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歸檔保存,以供新手教師學習,加快新手教師向?qū)<倚徒處熮D(zhuǎn)變的進程,提高整體教學的質(zhì)量。
PORTAAL旨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幫助高校教師開展教學反思自評的課堂觀察量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值得對其進行全方位研究,進而規(guī)劃和設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本土化課堂觀察量表。在借鑒PORTAAL的同時,還需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情況,將其本土化,以滿足國內(nèi)教育教學研究的需要。
5結(jié)束語
PORTAAL是美國最新研發(fā)的大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它從練習、邏輯發(fā)展、責任意識、減少焦慮4個維度評估高校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教學行為或策略是否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將教師的教學反思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相連接,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實的實證支撐,在美國廣泛應用且逐步得到推廣。從如何促進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角度出發(fā),本文基于對PORTAAL的闡釋與研究,旨在為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重視教師教學反思,助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深入課堂觀察研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合理利用評價量表,加強本土化研究,進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
當然,任何工具和方法的借鑒和使用都不應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由于中外教育背景、教育環(huán)境、教育方法等相差較大,因此不能將PORTAAL評價量表直接應用于我國高校課堂教學評價,而是要針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作相應的改良以及進一步的本土化研究;此外,為不斷完善我國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還應多方面關(guān)注國際上其他權(quán)威的評價量表及工具,并引進先進的評價理念。
參考文獻
[1] 高巍.高等教育中的教學觀察與評價[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119122.
[2] EDDY S L,CONVERSE M,WENDEROTH M P.PORTAAL:a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 assessing 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s for active learning in large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 classes[J].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5,14(2):116.
[3] FREEMAN S,EDDY S L,MCDONOUGH M,et al.Active learning increases student performance in science,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4,111(23):84108415.
[4] COLE C C J.Improving instruction:issues and alternatives for higher education[J].AAHEERIC/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port,1982(4):5056.
[5] PDEC V N.Barriers to faculty pedagogical change:lack of training,time,incentives,and tensions with professional identity?[J].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2,11(4):339346.
[6] 高巍.指向促進學生能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標準構(gòu)建——基于特爾斐調(diào)查法的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2):6367.
[7] PRESBER R W,DAWE A.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student response system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 over a broad range of biology courses[J].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07,6(1):2941.
[8] THOMAS A K,MCDANIEL M A.Metacomprehension for educationally relevant materials:dramatic effects of encodingretrieval interactions[J].Psychon Bull Rev,2007,14(2):212218.
[9] JENSEN J L,MCDANIEL M A,WOODARD S M,et al.Teaching to the test…or testing to teach:exams requiring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encourage greate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14,26(2):307329.
[10] KNIGHT J K,WISE S B,SOUTHARD K M.Understanding clicker discussions:student reasoning and the impact of instructional cues[J].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3,12(4):645654.
[11] NICOL D J,BOYLE J T.Peer instruction versus classwide discussion in large classes:a comparison of two interaction methods in the wired classroom[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3,28(4):457473.
[12] MENEKSE M,STUMP G S,KRAUSE S,et al.Differentiated overt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an engineering classroom[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3,102(3):346374.
[13] PEREZ K E.Does displaying the class results affect student discussion during peer instruction?[J].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0,9(2):133140.
[14] DEWINSTANLRY P A,Bjork R A.Successful lecturing:presenting information in ways that engage effective processing[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 Learning,2002(89):1931.
[15] AGGARWAL P,OBrien C L.Social loafing on group projects:structural antecedents and effect on student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08,30(3):255264.
[16] DALLIMORE E J,HERTENSTEIN J H,PLATT M B.Impact of coldcalling on student voluntary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13,37(3):305341.
[17] BELL B S,KOZLOWSKI S W J.Active learning:effects of core training design elements on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learning,and adaptabil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2):296316.
[18] ARONSON J,F(xiàn)RIED C B ,GOOD C.Reducing the effects of stereotype threat o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by shaping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2,38(2):113125.
[19] DEWEY J.How we think[J].Rev.chil.ortop.traumatol ,1910,42(11):1112.
[20] 郭俊杰,李芒,王佳瑩.解析教學反思:成分、過程、策略、方法[J].教師教育研究,2014(4):2934.
[21] 王玲.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現(xiàn)途徑研究[J].教學研究,2015,38(2):4649.
[22] 閆學軍,王雷震,汪晉寬.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障礙及對策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2):7376.
[23] 李香娥.教學反思中的問題與建議[J].教學研究,2010,33(2):8386.
[24] 高巍.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關(guān)系解析[J].教育研究,2012(3):100106.
[25] 張愛軍.課堂觀察之于教師研究:價值、困境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9):4244.
[26] 崔允漷.聽評課:一種新的范式[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18):3841.
[27] 鐘志賢.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6(5):1016.
[28] 高巍.指向促進學生能動學習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標準構(gòu)建——基于特爾斐調(diào)查法的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2):6367.
[29] 鄭太年.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建構(gòu)主義教育思想的三個層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3236.
[30] 程孝良,曹俊興.構(gòu)建學習支持系統(tǒng) 提高大學生學習質(zhì)量——基于6所高校大學生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2(12):8284.
[31] FRASER J M,TIMAN A L,MILLER K,et al.Teaching and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bridging the gap[J].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Physical Society,2014,77(3):117.[責任編輯孫菊]
A study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tool for college
teachers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Take PORTAAL as an example
GAO Wei,XU Shiye
(Collage of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college teaching requires college teachers to take appropriate teaching measur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as developed a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the PORTAAL,for college teachers aimed at promoting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which can also be used as a selfrating scale for teaching reflecti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cont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PORTAAL,pointing out that teachers′ reflection 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irected at promoting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it also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on,classroom observation research and localization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
Keywordsactive learn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evalu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 PORTAAL
[收稿日期]20181123[基金項目]華中師范大學2019年度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青年團隊項目(CCNU19TD015);湖北省高等學校華中師范大學教研項目(2018069)
[作者簡介]高?。?982),女,吉林吉林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課堂觀察。[通訊作者]徐仁曄(1994),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課堂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