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田畫跋》有著豐富的畫學思想。仔細閱讀不難看出“逸”貫穿整個畫跋的始終,“逸”有著幽深的意蘊和時代的氣息。
關(guān)鍵詞:《南田畫跋》;逸;逸格;逸品
一、《南田畫跋》的簡析
清初著名畫家惲格,字壽平,號南田,與清初“四王”、吳歷并稱為“清初六大家”?!赌咸锂嫲稀芬灶}詩清麗流暢、詩詞超逸脫俗,被譽為“毗鄰六逸之冠”,也是研究“清初六大家”繪畫技巧、繪畫風格,以及清初文人畫審美情趣的重要文獻資料。
二、“逸品”的由來
中國畫論中,最早出現(xiàn)“逸”字的是謝赫的《畫品》中,“畫有逸方,巧變鋒出”。唐代的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首次提出“神,妙,能,逸”四個畫品。宋代的黃休復在《益州名畫錄》對“神,妙,能,逸”做出了解釋,他這樣定義“逸”,“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guī)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耳。”隨著文人畫的不斷發(fā)展,逸格也被不斷推崇,不被束縛的逸格被限制,如將水墨畫法視為逸品;在水墨山水畫中,又將其意蘊視為神逸。
三、南田筆下的“逸”
歷代畫壇對神、逸二品的地位高低各抒己見,南田則堅定自身立場,他推崇逸格,視逸品高于神品之上?!赌咸锂嫲稀分兄苯诱摗耙荨钡念}跋有四十多條,如“逸趣”“神逸”“逸氣”“縱逸”“奇逸”“高逸”“秀逸”“勁逸”“清逸”“超逸”等,豐富了逸格的含義。其中,論“高逸”說道:“高逸一種,蓋欲脫盡縱橫習氣,淡然天真。所謂無意為文乃佳,故以逸品置于神品之上。若用意模仿,去之愈遠。倪高士云:‘作畫不過寫胸中逸氣耳。此語最微,然可與知者道也”。
南田認為“高逸”不必以筆墨的繁復或簡率作為判斷標準,他說:“文徵仲述古云,看吳仲圭畫,當于密處求疏;看倪云林畫,當于疏處求密。家香山翁每愛此語,嘗謂此古人眼光鑠破四天下處。余則更進,而反之日:須疏處用疏,密處加密,合兩公神趣而參取之,則兩公參用合一之玄微也?!蹦咸飶墓湃说难酃獬霭l(fā),進一步發(fā)展這個理論,認為虛實不是筆墨的多少,虛是畫面中流動的氣韻,實是充實的畫面,畫家在作畫時要把握虛實得當,恰到好處,用充實的自然意象和空靈的畫面空間融合,也就是要繁簡得當,功夫到了,行筆自然,又無造作,就形成了藝術(shù)的平淡風格,正如他所說的:“正所謂沒蹤跡處,潛身于此。想其高逸,庶幾得之。”正所謂潛身于蹤跡隱沒之處,這樣把握高逸的境界,差不多就可以通達此境了。我認為他所說的“逸”就是高逸的作品中,意蘊的重要性,意蘊表現(xiàn)的不夠,就無法產(chǎn)生美感上的高逸。
逸品的畫,與意、景、筆墨之間也有密切的關(guān)系,他說:“逸品,其意難言之矣。殆如盧敖之游太清,列子之御冷風也。其景則三閭大夫之江潭也。其筆墨如子龍之梨花槍,公孫大娘之劍器。人見其梨花龍翔,而不見其人與槍劍也?!币萜?,它的意蘊十分的復雜難解,筆墨難看出它的行筆的痕跡,只要不同的物體在創(chuàng)作中各顯其能,所以逸品不在于畫出某種痕跡,而是在于形之外的意蘊?!啊迦缢?,潔如霜露,輕賤世俗,獨立高步。此仲長統(tǒng)昌言也。余謂畫品亦當時作此想。”逸品是清澈的,是潔凈的,是高雅的,是闊遠的,是不可一律的難以形容又實實在在存在的,這也是南田繪畫作品的一大特點,雖賦色但色彩清麗淡雅,形象含蓄而不俗套,給人“靜”“凈”之感。
《南田畫跋》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南田對于畫意的理解,還有作畫時畫家本身的精神世界。比如這句:“橫琴坐思,或得之于精神寂寞之表。徂春高館,晝夢徘徊,風雨一交,筆墨在亂。將與古人同室。而溯游不必上有千載也?!睋崆偕钏迹找苟荚谶@種狀態(tài)的流連忘返,精神集中,再加上風雨交加的自然氣象,筆墨就更加淋漓奔放,通過筆墨與古人共處一室,追溯前人就不必橫跨千年。畫要靜,所謂寧靜以致遠,在所有紛擾中只能得到燥氣和表象的畫面,高雅的意境就談不上了。
南田對逸境的追求,體現(xiàn)出其繪畫思想的深度,以及發(fā)自內(nèi)心的探究繪畫真理的高度。我們在臨摹古畫時,也需要擁有這份平心靜氣,將心神調(diào)整到好的狀態(tài),拋棄雜念,領(lǐng)悟古人作畫的精神狀態(tài),是我們作畫的前提。
作者簡介:姚夢琪(1996.12-),女,漢族,安徽淮南人,碩士,陜西師范大學美術(shù)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美術(shù)學,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