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問題都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手段。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問題引領式教學能夠對學生的思考產(chǎn)生激勵的作用,從而將學生引入到了對問題的探究中,這對于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拓寬學生的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從立足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了解基本學情,把握問題難度;把控提問時機,引發(fā)自主質疑三方面對問題引領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問題引領;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1
眾所周知,高中政治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中政治的學習并不是背一背就可以,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課本知識,還需要對時事政治情況有所了解,這導致學生在學習政治時往往會產(chǎn)生很大的壓力。而問題引領式教學是以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種方式,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有效提高教學實效性。因此,筆者從自身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立足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問題引領式教學的應用自然離不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有借助情境才能快速、順利的將學生帶入到對問題的探究之中,并有效內化課堂知識。當然,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如此才能使接下來所提出的問題發(fā)揮出引領的作用。為此,教師要在教學前做好充分的前提性準備,也就是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并在這一基礎上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接觸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其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進而有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原則,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期能夠通過問題的提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問題解決意識。因此,上課后,我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個情境性的問題,即:同學們都挺喜歡逛街的,那么大家在消費的時候都是怎么選擇的?。侩S著這一問題的提出,學生紛紛進入到了逛街的情境之中,并積極對問題進行了回答。從回答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愛買銷售量最多的,有的則喜歡樣式獨特的,而有的學生則喜歡買一些名牌時裝。在學生們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將學生的消費心理進行了剖析,從而使學生了解到了從眾、求異、攀比的心理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做到求實,才能真正的滿足自身的購物需求。
二、了解基本學情,把握問題難度
問題引領式教學是以問題為媒介展開教學的,所以問題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教學中極為重要。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務必要保證問題的提出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獲得實質性的進步。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在設計政治問題的過程中要對基本學情有一個了解,而基本學情在這里主要指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內容。顯然,無論是在哪一方面,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為了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循序漸進的促進全體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例如:在學習“文化塑造人生”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優(yōu)秀文化為什么能夠塑造人的道理,并在這一過程中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在應用問題引領式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問題難度的把握,以滿足學生的層次性差異。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即:(一)你認為什么是優(yōu)秀的文化?(二)文化對人的塑造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三)你認為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顯然,這三個問題具有循序漸進的特點,我在展示出問題后便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選擇自己想要達成的學習目標,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把控提問時機,引發(fā)自主質疑
問題引領式教學并不是讓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而是應該把控好提出的時機,只有在合適的時機提出來,才能引發(fā)學生的自主質疑,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對問題的探究中,為此,教師不僅需要在設計問題時考慮到其展示的時機,還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最終的課堂教學情況來確定提問的時機,做到隨機應變,力創(chuàng)新高。但是,有些提問的時機也是需要教師自己去創(chuàng)造的,只有把控好時機,才能避免提問石沉大海,才能真正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投入到自主質疑之中,從而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且能夠正確區(qū)分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和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我在教學前便設計了一些與其相關的問題,并對提問的時機進行了明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展示了學者與民工的案例對話,在學生對其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我詢問學生:“你同意這位學者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理解嗎?”隨著問題的提出,學生紛紛將問題與案例進行了結合,并積極投入了對自己看法的討論中,從而在循序漸進中區(qū)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除此之外,在引導學生認識二者的派別時,我也是對時機進行了良好的把控,從而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關系著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所以提高其教學質量勢在必行,而問題引領式教學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因此,當代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問題引領式教學的應用,以發(fā)揮出其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孟鳳麗.淺議問題引領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OL].學周刊,2019(16).
[2]柳華.問題引領式的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
作者簡介:史新彪,1983年12月,男,安徽潁上,安徽省鳳臺縣第一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