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事物或活動的內在心理傾向,是引起并維持注意力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出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指師生感情融洽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心理學家認為:愉快的情緒能?????? 使思維敏捷,想象豐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煥發(fā)出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進而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語文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語文興趣。為了讓學生愿學、樂學,我在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作出了以下五個方面的探究:
一、愉悅和諧激趣法
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性特點,營造民主平等、愉悅和諧的氛圍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合作者,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師生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共同體,學生才能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課堂學習,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煥發(fā)出語文課堂教學獨特的活力。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溝通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在這樣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氛圍中參與,往往能產生一種新奇、寬松、愉悅、和諧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fā)潛在的創(chuàng)造智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活力。
二、表揚欣賞激趣法
人是高級動物,有著豐富的心理活動與內在體驗。被賞識是一種愉悅的內在體驗之一。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表揚欣賞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美,微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語文課堂教學上我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稱贊的口吻;或用親切的動作;或用會意的眼神。我盡量多贊揚學生,不光贊揚一兩個,而是贊揚一一批,甚至全班學生;這不是虛偽的應付,而是真真切切的。有了贊揚這一催化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就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立桿見影事半功倍。
三、耐心傾聽激趣法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多半是教師掌握著話語“特權”,學生只能充當一個個的納音器,等待老師注入聲音,可結果,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成了統(tǒng)一模式的標準件。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
學生越說越想說,越說越會說,課堂教學成了他們鍛煉的舞臺,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fā)出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教師要樹立“自主學習和協(xié)調學習” 的教育觀念,由傳授知識型向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型轉變,這種學生多講、教師多聽的教學模式正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方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保持著活躍的狀態(tài),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無窮的活力。
四、自評互評激趣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具有至高的裁決權,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也忽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fā),教師就應該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fā)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和諧、平等、信賴、自由的氛圍。 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把諸如背誦、抄寫、默寫等客觀作業(yè)交給學生自檢互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既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任,也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樂趣,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收到一石數鳥之功。作文評改是語文教師的重荷,而教師往往批得辛辛苦苦,學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對于作文的評改,我經常采取“放縱”,具體的做法是:將本次作文評分標準書寫在白板上,先由學生獨立評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數、并有簽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補充,目的是多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后由各組推薦出一兩篇優(yōu)秀作文或評文,借助實物投影儀師生一起復評,選出最佳作文或評文。當熱烈真誠的掌聲在教室里回蕩,所有的同學都陶醉在這輕松活潑、平等互信的氛圍中,眼神中閃爍著主動參與評改的自豪感。這樣不僅讓老師從繁重的作文評改中解脫出來,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以往的作文評講課變得活力四射,每周五的作文評講課也成了同學們的周末禮物——開心一刻,收獲無限。曾有老師感嘆:考試“不是考學生,而是考教師”。的確,一次考試,語文老師需幾天才能改完。而我卻全“放手”:頭天考,第二天自改互評,教師作好評改指導,學生個人無法把握時可詢問教師。剛開始實行時,我還真擔心學生亂給分數,但從事后收上來的試卷上可看出學生還是誠實可信的。這種評改方法可把學生由過去的注重“形”轉而注重“質”,從而有利于下一階段的學習,下一階段的測試。
五、教師素養(yǎng)激趣法
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副親切隨和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一身搭配得體時尚端莊的衣著;一手剛柔相濟龍飛鳳舞的書法;一口揚抑頓挫字正腔圓的話語;一段慷慨激昂聲情并茂的朗誦;一句相得益彰委婉動聽的輕唱都會對學生的注意力具有巨大的吸,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煥發(fā)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民主平等的新觀念,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的能力、贊賞學生的亮點,營造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地、自愿地、愉快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在語文課堂教學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拋棄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識的場所,拋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以民主平等的教態(tài)去真誠地關心呵護學生,
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喜歡上語文,學好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