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小學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時候產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情況。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所帶來的危害,文章作者提出,學校有必要提出一些可行性比較強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綜合素質;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1-0125-01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1)提高教師對學生的關愛程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和哪位老師關系好,他就會對這位老師所任教的學科也感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因此,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便提高班里學困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并真誠地幫助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學生。同時,在精神層面,教師要多加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2)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學生怎么去學習,而不是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
(3)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每位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經驗都是不同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與同事交流,有助于發(fā)現(xiàn)課程中的問題,學習到新的教學思路或教學方法。學校可以設置年級學科小組,當教師在備課或者教學方面遇到困難時,可以適時向小組內其他有經驗的同事請教。這樣,教師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縮小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
二、豐富學困生的練習方式
多樣性的課程練習也是縮小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好辦法。學困生形成的原因較復雜,他們主要具有這樣的特點——接受能力差、遺忘性強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根據(jù)他們的學習情況加強對其的訓練。重復性的訓練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厭惡,因此,教師應該在訓練其薄弱點不變的情況下變換訓練方式,這樣可以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縮小兩極分化
(1)提高課堂教學的層次性。學生的個性、接受能力等存在不同,他們的數(shù)學基礎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而要充分考慮所有學生的學情,進而對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設計和分層,使他們都能有所收獲。
(2)根據(jù)學情分層布置作業(yè)。數(shù)學成績兩極分化體現(xiàn)了農村小學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嚴重失衡。為了縮小這種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具體學情分層布置作業(yè),如給優(yōu)等生布置稍微有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這樣可以提高其思維能力,給學困生布置相對簡單的作業(yè),這樣可以幫助其鞏固所學知識,樹立對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
四、強化輔導功效
(1)加強集體輔導。學困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低,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高,他們的基礎知識很薄弱,而任課教師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因此,進行相應的集體輔導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充分掌握學生學情的情況下,可以將出現(xiàn)同一類型問題的學困生集中起來進行輔導,這樣可以提高輔導的效率。
(2)強化個性輔導。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每個學困生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輔導措施。教師要對學困生循循善誘,除了教會他們在課堂上學會“提問”、學會“參與”、學會“感悟”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多讓他們回答一些他們能力之內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另外,教師在課后要做到一對一耐心輔導,包括作業(yè)的面批,試卷的面批等。
面對班里學生數(shù)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很多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解決辦法和經驗。只要教師之間坦誠交流,通過不懈的努力,班級中、班級間,學生數(shù)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情況會逐漸改善,數(shù)學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就會實現(xiàn)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楊立恒.淺談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與對策[J].教育,2016(7):27.
[2]苗成亮.淺談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現(xiàn)象的成因與對策[J].新課程,2016(8).
作者簡介:李海(1978—),男,廣西興業(yè)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