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日東
【摘 要】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轉化“學困生”,是學校實現(xiàn)素質教育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怎樣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學困生對學習產生逆反的情緒,是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大困難。
【關鍵詞】數(shù)學;學困生;教育;轉化;措施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缺乏獨立性與自信心,學習沒有目標,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先是厭倦,而后就會放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困生。正是由于學習缺乏主動性,嚴重影響著學困生的智力發(fā)展,阻礙了學困生在學習上的進步。因此,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1.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表現(xiàn)
1.1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覺性差
在學習過程中,學困生不會主動做到提前預習,課后復習;遇到問題不是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選擇逃避;不知道怎樣審題,不理解題目的意思;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外界干擾,學習被動,完全是在父母和老師的壓力下學習。
1.2課堂上缺乏自信心和解題的積極性
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嚴重缺乏自信心,解決問題沒有過程步驟或邏輯混亂不清。他們對問題缺乏積極主動地思考,不肯動腦筋,缺乏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以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參與學習活動,根本不思考所做的題涉及到什么知識點或有什么解決辦法,同時不善于總結學習方法。
1.3無法獨立自主地完成課后的練習、作業(yè)
學困生完成作業(yè)是任務式的完成,遇到困難不想辦法解決,要么抄襲,要么放棄。完成作業(yè)之后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作業(yè),不能及時糾錯。
1.4馬虎應對檢測
沒有競爭和上進意識,抱著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參加檢測,不認真復習、馬虎應付,對考試缺乏信心,考后根本不注意總結反思。久而久之,問題積累的越來越多,形成惡心循環(huán),使得他們的學習更加困難,從而徹底喪失了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2.轉化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策略?
2.1構建和諧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習熱情
數(shù)學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對學困生要特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忌用過激和侮辱性的言語損傷他們的自信心,挫傷他們的學習熱情。應該采用教育心理學中“期待效應”和“賞識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不失時機地通過表揚鼓勵等手段幫助學困生建立自信,引導他們走上自立、自強、主動的健康成長之路。同時,教師應對他們提供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要更多地把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他們,使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勇氣。針對學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情況,設置有梯度的數(shù)學問題,使學困生也可以動口動手。讓他們真正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使課堂真正變得高效。
2.2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學困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墓ぷ鹘?jīng)驗來看,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當學生對某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力求掌握知識的理智感,能主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積極地意志行動,使心理處于積極狀態(tài),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對此,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加強數(shù)學教學的直觀性,多利用實物、實際活動、多媒體等直觀展示使學生理解圖形特征、數(shù)學概念、性質,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所學知識的數(shù)學模型。(2)恰當?shù)剡\用藝術性和幽默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都能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2.3小組合作,團隊幫扶
大部分學困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因此,教師可采用分組合作,通過幫扶的辦法來帶動學困生。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同學們在合作學習時都能相互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在小組活動中,多給這些學生展示的機會,能起到鞏固信心的效果。
總之,要想轉化學困生,必須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幫他們量身打造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要順利完成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視對學困生良好性格、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變化和精神生活,重視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讓他們在高效課堂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真正領悟到掌握知識的“高效”方式。當然,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繁瑣細膩,是一項長期費心費力的工作,既無定數(shù)又無定式。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需我們付出更多努力。
【參考文獻】
[1]姚慶蘭.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心理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
[2]單立軍.淺談數(shù)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問題[J].吉林教育,2009(26)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湖江夏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