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鑫
【摘 要】在當前的研究中,有很多關于高考化學試題和習題的分析,但缺乏針對高考化學試題及習題兩者間進行比較的研究,在對高考試題或習題的研究中很多是關于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探究,缺少對學生基本技能和知識內容的要求層次的分析,故本文選取高考化學試題和教材習題部分的“電化學基礎”為例子對兩者進行比較分析?!半娀瘜W基礎”這一模塊的知識是中學化學的核心知識,且是高考化學試題的熱點,在歷年高考化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本文就2018年新課程理綜高考化學試題中“電化學基礎”試題和課后習題結合課標和考綱的內容標準和認知標準,從考題的解題思路和過程、認知程度、知識點、考察方式四方面對試題和習題進行分析,研究高考化學試題和教材習題在認知程度和知識點之間的差異等,明確中學化學教學和高考的復習方向。
【關鍵詞】高考試題;習題;電化學基礎;比較分析
在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中一致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應學習哪些知識點及如何將相應的知識建構到知識體系中,學生應該如何學習該知識并且利用所學到的知識達到怎樣的認知操作(或者說是所應該達到的學習深度),通過對比2018年新課程理綜高考化學試題和人教版教課書習題,發(fā)現(xiàn)高考試題與課本習題在認知程度和知識點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大多數(shù)人在對高考試題和課后習題的比較中都會認為高考內容對化學能力的要求更高,知識內容的要求層次相對于課后習題也更高。
以“電化學基礎”為例,根據(jù)教育部考試大綱要求和《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電化學基礎”部分內容要求層次其實是相同的:原電池工作原理與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上,要求均為“了解”。從《考試大綱》和《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對“電化學基礎”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和知識內容要求的層次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高考試題與教材習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和內容要求層次并非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恰恰相反,有的教材習題知識內容要求比高考試題更高。
基于上述發(fā)現(xiàn),本文將用高考化學試題與高考化學教課書習題進行比較分析。以“電化學基礎”為例,從高考試題和人教版教材習題兩者間知識點和認知程度的差異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借此讓大家了解到高考試題是基于課本的知識升華和創(chuàng)新,而課本習題對學生的認知難度和知識點的延伸范圍并不亞于高考試題,本文將指出教科書習題與試題的差異性和銜接性問題。
縱觀2018年新課程理綜高考化學試題中的電化學基礎以及選修4第四章化學習題的分析,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考查知識點基本相同。高考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考查的內容與教材習題所考查的內容相同,主要考察的知識內容為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常見化學電源的工作原理、書寫電極化學方程式及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從高考試題和習題所考查的知識點一致性也可以看出,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考查內容確實具有一致性。
2.考查知識點認知程度存在差異。從高考化學試題和教材習題中知識點的認知程度分布來說,高考化學試題側重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主要體現(xiàn)在高考化學試題中考查形式以選擇題為主,雖然難度中等,但同時在部分工業(yè)流程中出現(xiàn)電解原理分析和電極方程式書寫這種類型的題目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對知識點的掌握很透徹,還要求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然而教材中的習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相對于高考題,部分教材習題的拓展性更強,也就是說在認知程度方面,高考化學試題側重于學生對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整合理解和應用;而教材習題則側重于對單個知識點的記憶理解和應用,并拓展和提高單個知識點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3.高考化學試題和教材習題的考查目的具有差異性。高考試題試卷中與教科書習題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多,高考化學試題研究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對知識點的考查已經(jīng)相當?shù)耐晟?,解題的過程與方法也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但對于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還沒能真正去用題目的形式進行考查;而教科書習題除了對于基本知識點和技能的考查,還增添了生活生產(chǎn)探究,考查了學生能否將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解釋生活現(xiàn)象,從生活生產(chǎn)中感受化學的魅力。而高考和習題考查目的間的差異性也是導致高考試題缺乏情感教育,使學習化學變成了一件記概念、背原理、普及相關課外知識的枯燥事情。
對備考教學的一點建議:認真研讀考試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學化學教師必須掌握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要求,以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要求作為教學的指導,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所應達到的深度和廣度。
扎實基礎知識,整合知識點與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在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從理解層面學習基礎知識,在保證教材習題知識點的完整性和難度下,拓展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不必刻意去追求試題和習題的難題,扎實基礎知識,將零散的知識點形成系統(tǒng)脈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理論結合實際,注重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對知識方法技能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更要學生懂得對生產(chǎn)生活中活知識的解釋和應用,培養(yǎng)科學嚴謹?shù)难芯繎B(tài)度。在進行化學教學中結合生活情境設置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新課程改革后,情感態(tài)度認知和考查得到了很大的側重,要求學生將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用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要注重于將化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和實際生產(chǎn)聯(lián)系起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綜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