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麗
摘? ? 要: 高校“精準資助”作為“精準扶貧”的體現,確實幫助不少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但是在實際資助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麗江師專為例就資助中存在的幾個普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高職高專? ? 精準資助? ? 學生資助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強調:“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笔状翁岢隽恕熬珳史鲐殹钡母拍?。2017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在主題報告中論及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2018年3月1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進一步加強學生資助工作》一文,對學生資助工作進行深刻的論述。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類學校貧困學生資助使4.3億人次受益?!睆倪@些論述可以看出,作為教育扶貧的學生資助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新時期的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要以習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為指導,努力創(chuàng)新,全力推動學生資助工作朝著精準化方向發(fā)展,努力做到精準資助。
1.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資助現狀
根據2007年延續(xù)至今的大學生資助政策,高職高專院校形成了“獎(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注:云南省還有省政府獎學金和省政府勵志獎學金)、貸(國家助學貸款)、助(國家助學金)、勤(勤工儉學)、補(特困補助)、減(減免學費)”六位一體的資助體系,而且資助面越來越廣,幫助了越來越多的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yè)。以麗江師專為例,目前我校有近6000名學生。2018年獲得一等助學金的有1055人,二等助學金910人,國家獎學金6人,國家勵志獎學金219人,省政府獎學金7人,省政府勵志獎學金36人,校級勵志獎學金390人,減學費54人,免學費26人,冬季送溫暖(冬寒衣補助)572人,總計3275人次獲得資助,涉及資助金額8083100元。這么大的資助力度,體現了國家對教育公平的重視,但是在資助過程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1.1資助公平性的問題。
根據現在的資助政策,只要是“建檔立卡戶”“城市低保戶”和“孤兒”這三類學生,就可無條件獲得一等助學金(3500元)。建檔立卡戶和城市低保是由當地扶貧開發(fā)辦公室或者民政部門認定的,只要學生能提供資料,再經由輔導員或者學生處與相關部門核實,獲得資助是肯定的。但是在評選“建檔立卡戶”“城市低保戶”的實際操作中,由于人為因素,錯評和漏評的現象還是存在的?;蛘邇蓚€省之間的評選標準有些差別。在學校生活中,有的學生吃穿用度都非常節(jié)儉,手機只用最老式的藍屏機,輔導員通過家庭訪問能證明學生確實困難,但是因為不是建檔立卡戶,在一等助學金名額都不夠全覆蓋“三類”學生的情況下,只能評一個二等助學金。有的學生雖然是建檔立卡戶,吃穿打扮卻非常時髦,電子產品也舍得花錢,這就給周圍同學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一些非“三類”學生和家長在利益的驅使下,想方設法弄到一些貧困證明材料,加大了輔導員在做學生貧困認定時的困難和壓力。
1.2貧困生心理自卑和壓力大的問題。
部分麗江師專的貧困生來自經濟貧困的偏遠山區(qū),尤其是滇西北地區(qū)。由于地域的制約,教育水平相對落后,貧困生在能力、眼界、社交、文藝、外語及計算機水平方面都與非貧困生有較大的差距,本身較為敏感多疑、缺乏自信,進入大學后,見識的人或物更多,容易產生自卑感和心理壓力。再加之除了“三類”學生是無條件享受助學金,對于其他類別的貧困生有學習成績的要求,至少要求學年成績不能掛科,使貧困生面臨一定的學習壓力。
1.3受助學生缺乏感恩意識的問題。
部分學生拿到獎助學金以后不知道感恩,不是用行動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學習不努力,生活低迷。更嚴重的是:一些貧困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申請困難補助及各種資助時十分積極,對勤工助學及其他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卻缺乏興趣,對政府、社會和學校給予的幫助覺得理所應當,缺乏感激之情,甚至覺得我窮我有理。筆者就曾遇到過一位同學,她已經獲得了8000元的國家獎學金,但是因為覺得自己家庭條件一般,提出還要申請助學金。在老師給她做思想工作時,這位學生一直強調:“我家也貧困,為什么我就不能申請助學金?”
1.4對貧困生以“物質幫扶”為主,缺少“精神扶貧”和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
扶貧應先扶志,但是現在的大學生資助普遍重視經濟資助而忽略精神資助,往往只要求錢發(fā)到位,忽視思想教育引領。一是對貧困申請落選未能受助的學生心理幫扶不到位,讓這些學生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由此產生不滿、脆弱的問題。二是沒有對部分受助學生進行思想溝通,覺得自己申請助學金會被同學歧視、看不起,自己給自己打上“貧困”的標簽,變得更加脆弱。扶貧還應扶智,目前對貧困生的能力培養(yǎng)的資助很少,甚至沒有。
2.解決的辦法
2.1成立多重監(jiān)管體系,使貧困認定更加精準。
對于個別“建檔立卡戶”“城市低保戶”錯評、漏評的現象,只能依靠當地扶貧部門、基層工作人員更認真負責、實地考察,本著需要幫助的人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堅決杜絕此類現象。對于其他類別的貧困生認定,筆者所在學校積極依靠班級力量,在各班都成立了班級評議小組,輔導員任組長,成員包括:所有班委、每個宿舍民主推薦的代表,要求60%以上的不是貧困生。在每次進行貧困認定時把同學們的材料提交給班級評議小組審核,因為班級評議小組成員有普遍的代表性,對同學們平時的生活用度、家庭情況都有一定了解,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錯評、漏評。對于有爭議的同學,輔導員作為組長,可以和同學面談,甚至打電話到當地村委會、街道辦事處了解情況。
2.2對于貧困生實施動態(tài)管理,以便及時幫扶到位。
國家級的助學金在每年9月至10月評選,除了這次評選外,對于學生本人或者家庭突發(fā)意外導致貧困的情況,麗江師專設立了校級專項特殊困難補助(2000元),這個補助只要學生有困難,隨時可以申請,而且批復很快。每年的2月份,麗江師專還評選一次校級勵志獎學金(1000元),對學習成績的要求比國家級及省政府級的略有下調,這是為了更廣地幫到那些貧困但成績不是很拔尖的學生。
2.3注重貧困生的心理需求及能力培養(yǎng)。
對于貧困生敏感、心理脆弱的問題,輔導員應加強和貧困生的聯系,鼓勵他們多參加校內、校外活動,不僅增長見識,還可以提高交際能力。對于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則在班級成立學習小組,成績好的學生幫扶一兩個成績不好的貧困生,班長和學習委員是幫扶組的組長,隨時檢查幫扶效果。對于部分貧困生拿到補助不知道感恩的問題,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召開“感恩”主題的班會,助學金評選以后開展學院層面的“感恩”主題征文比賽。為了提高貧困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競爭力,在校期間可以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邀請學院老師做指導教師,興趣組可以涵蓋很多方面,比如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化妝禮儀、專業(yè)課學習小組等。通過以上手段,貧困生成為既懂專業(yè)知識又知曉各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對大學畢業(yè)生的要求。
3.結語
大學生資助是高等教育公平性的體現之一,是高校扶貧的重要舉措,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希望在社會力量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之下,資助力度越來越大,資助內容不斷充實,除了經濟支持,精神層面的幫扶也更加科學,讓貧困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更好地報效國家、社會。
參考文獻:
[1]駱小琴.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效果分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4).
[2]張婧,趙亞飛.高校貧困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實踐與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20).
[3]張愛芳.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分析[J].教育,2013(8).
[4]伍冬云.大學生精準資助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16(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滇西北高職高專學生“精準資助”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8JS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