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榮
摘 要:本文基于真實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開展理工類研究生心理危機相關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樂觀,但少數(shù)人承受來自畢業(yè)、就業(yè)、感情等方面的壓力,與導師關系也成為越來越多研究生擔心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改善研究生心理危機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研究生; 心理壓力;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9-162-002
研究生承載著太多社會的期待和家庭的期許,但是他們的心智卻尚未成熟,還面臨著繁重的科研壓力、師生矛盾、就業(yè)壓力和情感壓力等。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心理問題更加嚴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毖芯可男睦斫】到逃龁栴}必須引起重視。
一、理工類研究生的特點分析
理工,在英文解釋里是科學(Science)與技術(Technology)的結合,理工科學生是指專業(yè)以自然學科為基礎,著重分析自然科學領域和生產應用領域的內容。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實驗和閱讀文獻,理工科研究生大部分的時間會出現(xiàn)在實驗室,申請項目、做實驗、完成專利、寫論文,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這也就出現(xiàn)了研究生班級概念缺乏,課題組取代班級,對于學院班級歸屬感不強的現(xiàn)象。
相對于文科學生的情感豐富,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理工類學生往往更加被動,容易受情緒所困。這種性格的形成與長期嚴謹、理性、邏輯訓練有一定關系,他們通常選擇埋頭研究理論知識,忽視了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缺乏對社會歷史、現(xiàn)實人生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了解,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相對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閱歷豐富,更有一些學生是工作后重新深造,思想波動比較大。由于年齡、經濟、經歷等多方面的問題,研究生群體也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由于理工科研究生長期“實驗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缺乏人際交流,再加上他們在長期的專業(yè)訓練中養(yǎng)成的聚合思維,容易養(yǎng)成非黑即白的思維慣性,遇到問題容易鉆牛角尖,往往會形成強迫、敏感等不穩(wěn)定性人格特質。
最后,除去一部分熱愛科學,意志堅定,專心攻博的同學以外,大部分同學讀研也是為了沉淀自我,在更高的平臺尋求就業(yè)機會。研究生生活最重要的就是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但當工作方向和科研并駕齊驅的時候,會有人因為在實驗室浪費大量時間而擔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產生迷茫,他們對職業(yè)選擇、職業(yè)規(guī)劃的需求十分強烈。
二、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及結果分析
除文獻研究法和個體談話法以外,本文的研究方法還包括問卷調查法,通過隨機抽樣,抽取了全院共420名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14份,問卷回收有效率是98.6%。其中研一166人,研二118人,研三65人,博士65人;來自農村的177人,鄉(xiāng)鎮(zhèn)102人,城市135人;在有效問卷的414人中,獨生子女148人,占調查總數(shù)的35.7%。本次問卷包括您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哪里等47道題,基本能夠反映理工科類研究生心理危機的情況。
調查發(fā)現(xiàn),有204人表示壓力源主要來自于學業(yè),占調查比例的49.3%;138人壓力源主要來自于就業(yè),占調查比例的33.3%;壓力源來自婚戀及家庭、人際關系的分別占比10.9%、6.5%。75人沒有做事必須反復檢查,281人輕中等情形的做事必須反復檢查,58人重度及以上做事須反復檢查。有39人表示遇到困難只靠自己,不接受別人幫助,108人表示很少請求別人幫助,179人表示有時請求幫助,只有88人表示遇到困難會經常求助。
前程壓力和學習壓力是大學生面臨的兩大心理壓力源。本研究也驗證這一結果。無論是居首位的學業(yè)問題,還是位列其后的就業(yè)問題、婚戀問題、人際關系等,都是學生發(fā)展的最基本問題,最基礎的需要。擔憂學業(yè)壓力、畢業(yè)壓力以及師生關系等問題是研究生的首要壓力。適度的壓力可以提升人的工作效率,對完成任務起到積極引導作用,但是過度的壓力將帶來消極悲觀情緒,影響個體身心健康。
從研究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已有一定基數(shù)的同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強迫行為、避免社交行為等,可見要及時進行心理危機管理,像重視本科生一樣重視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健康快速地融入社會之中。
壓力和挫折來臨時,本應該積極應對,但是本調查中缺發(fā)現(xiàn),理工科類研究生在面對壓力時,更傾向于靠自己解決,消極應對。而研究表明,消極應對的個體對壓力的感知會更加明顯。筆者認為,理工科研究生日常的科研與學業(yè)壓力比較大,每天沉浸在實驗和論文中以期解決問題,攻堅克難,實驗室宿舍飯?zhí)萌c一線的生活,往往忽略了同學朋友間的情感交流,人際關系重視不足;另一方面長期的閉鎖自己,家里知道自己的事情越來越少,遇到困難自然沒有辦法及時得到家庭的支持。
三、主要對策及建議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在前文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研究生“四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該模式由學校、班級、課題組和宿舍四個部分構成,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員參與的研究生“四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見圖一。
高校應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加強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班級意識渙散,管理較為松散,有許多問題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學校要努力構建研究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積極開展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做好研究生心靈咨詢和輔導工作。通過心理咨詢、團體輔導等有效手段幫助研究生更深刻全面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更快速的適應現(xiàn)實生活。
學院班級方面,以新生入學教育、心理測評為抓手,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特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特殊關注對象建立心理危機的學院、班級、導師的三級預防機制,解決他們來自各方面的困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為研究生提供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使他們能夠更快的融入生活,減少孤獨感,提高他們的歸屬感。通過舉辦心理健康論壇,新育工作站佳片影約等活動,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質。
完善導師責任制,發(fā)揮導師立德樹人的引導作用。研究生學習和科研都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導師作為大家的良師益友,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發(fā)展方向。導師與研究生的接觸時間較長,更容易發(fā)現(xiàn)研究生的反常。遇到特殊情況,應及時與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信息溝通。
研究生的自我意識和課題組意識比較強,生活中很容易彼此疏遠。很少有精神情感上的交流。宿舍聯(lián)絡員、學生心理委員等朋輩幫助就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伴互助,一方面可以宣傳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及時把信息反饋給學院,避免危機的發(fā)生。
基金項目:2017年度華南理工大學行政管理專項課題“理工類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建設”(x2cl-N8170580)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董美秀.理工科研究生入學教育調查研究——以北京郵電大學為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4,16(4)
[3]汪俊輝,朱國平.試論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5,89(35):51-52
[4]劉文博,楊光瑋.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問題分析和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2):147-149
[5]王迎新,趙建洪.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及調適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