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 ? ? ?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每一門學科都缺少不了語文的基本功,就語文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語文知識滲透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中;“咬文嚼字”在審題和讀題中的重要性;仔細推敲語言文字能夠提高自學的有效性;中外名句對物理學習的促進作用。
[關? ? 鍵? ?詞]? 語文;物理學;審題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202-02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將以往知識的傳授和傳承轉(zhuǎn)換成知識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化成主動獲取知識。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時刻反省自己的位置,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字斟句酌的好習慣。以探究性教育理念為指導組織教學,鼓勵并要求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預習并自學下一節(jié)內(nèi)容的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來深入理解新概念、新規(guī)律,并且在不斷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細節(jié),體會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為了達到提升科學素質(zhì)的目的,教師應改變過去單一的講解接受式教學,積極改變教學思路。這就需要將語文作為一種工具來協(xié)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概念,進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顯然,以自主學習理念為指導的教學過程更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結(jié)構(gòu),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
一、語文知識滲透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中
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現(xiàn)象中最本質(zhì)的、最抽象的東西,物理概念是建立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只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學生才能正確理解物理現(xiàn)象,掌握物理規(guī)律及原理,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屬于理科,可是在初中階段往往還需要通過借助一些文科中咬文嚼字的學習方式來幫助領會,如速度概念“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可讓學生分析這一概念的重點詞語:“路程”“單位時間”“內(nèi)”等。之后要從“單位時間”中得到“一秒鐘,一小時”的概念,從“內(nèi)”中讀出“時間段”的這個含義。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速度這一概念的理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語文這門學科的工具作用。又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當中有這么一句話“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句話所隱含的是液體所受的重力而不是物體所受的重力,但是和物體的體積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只有弄清這里面的道理,學生才能在后續(xù)學習浮力的應用時,正確分析出題目的解決方法。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物理當中有著特別多一個字詞決定全局的情況。對于這種狀況,建議大家在平時教授概念和規(guī)律時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詞語的含義。
二、“咬文嚼字”在審題和讀題中的重要性
從題目中獲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審題,這一步一定要細心、全面。對題目中關鍵性的詞語要多加揣摩,搞清楚它的含義,對特殊的字、詞、句可以用著重符號標注,這樣有助于正確地展示題目的物理情境。這是一個物理信息處理和轉(zhuǎn)變的過程,它能解決漏看、錯看等問題,讀題時要特別注意那些關鍵詞語。當拿到題目時,需要多去關注那些帶有明確指定意義的名詞,如才、都、只有、肯定、全部、恰好、絕對等,還要注意正確解讀題目中的文字與圖表。
(一)發(fā)現(xiàn)信息
我們要明確什么是問題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與外界有哪些聯(lián)系,哪些量是恒量,哪些量是變量以及它們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問題的條件有哪些,哪些條件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哪些是我們要求解的,哪些是明顯給出的條件,哪些是隱藏的信息,結(jié)合自己所說的物理知識,得出哪些物理概念、規(guī)律(定律、定理、法則)能解決或解釋這一問題等等。例如:“一座大橋長1600米,一列長200米的列車以10米每秒的速度通過此橋,所需的時間是多少?”隱含條件是“火車過橋和隧道時不能忽視火車的長度”,用物理上的語言那就是“火車完全通過橋的實際路程是1800米”而非“1600米”。
(二)透過信息看內(nèi)涵
在物理問題中,有些信息表述得比較含蓄,不能直接加以利用。在審題時,我們應當加以揣摩,例如“白氣”應理解成“小水滴(液態(tài))”,“排水量”應轉(zhuǎn)譯成“排開的液體的質(zhì)量”,又如“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其中“勻速直線運動”需轉(zhuǎn)換成“受力平衡”才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實驗的內(nèi)涵。
(三)用物理和數(shù)學語言解讀信息
物理公式是用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物理規(guī)律的一種表達方式。一部分學生看不懂往往會把它當作純粹的代數(shù)式來看待,這就首先需要我們老師幫助他們?nèi)ヅ暹@些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其實,數(shù)學“語言”和文字“語言”是一致的。因此,我們一般要求將一些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公式轉(zhuǎn)換成文字語言,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它,而且對學生加深印象有很大益處。
(四)注重審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能力不是空中樓閣,它離不開知識的支撐,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升華。沒有知識,能力便無從談起,測試能力是通過測試知識及其應用來實現(xiàn)的。所以,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著重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
1.審題能力
任何問題的解決總是從審題開始的。審題能力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必備能力,要求我們要做到迅速、完整、準確。審題時要咬文嚼字,理解關鍵字句的含義。審題時要弄懂題目中所描述的內(nèi)容以及物理現(xiàn)象生成的過程,這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和基礎。所謂“咬文嚼字”,就是我們在審題時要對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句反復斟酌、推敲,從而達到正確理解其所表達的物理意義,并在頭腦中形成一副清晰的物理圖景,形成正確的解題途徑。對于那些容易誤解的關鍵詞語要審清楚,例如“變化量”與“變化率”,“前幾秒內(nèi)”與“第幾秒內(nèi)”,“提高了”與“提高到”,“剛好”“恰能”“至多”“至少”等限定詞語一定要看清楚,否則就有可能導致答題方向的錯誤。審題過程中要做好理解關鍵詞,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因素這三件事。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語文功底——閱讀能力。
2.理解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理解能力是物理解題的關鍵,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課前預習物理概念及習題,課后歸納總結(jié)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只有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的確切含義,才能夠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guī)律的表達式,鑒別關于概念和規(guī)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理解物理規(guī)律的適用條件,并能應用于簡單的實際物理問題。要準確理解物理概念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文字敘述物理概念規(guī)律,用公式表示物理概念規(guī)律,用圖像表示物理概念規(guī)律。
三、仔細推敲語言文字能夠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物理學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每個人都應該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它以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為主要宗旨,把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作為一項長遠的教學目標。一個人要想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自學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種最基本素養(yǎng)。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笨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尤為重要。只要學生掌握了自我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就可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提供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途徑,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而自學能力的基本技能是閱讀理解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平時多看一些科普讀物以及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在八年級開始上物理課時,我們就應該向?qū)W生提出“課前預習,學會閱讀”的要求,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還要激發(fā)并調(diào)動學生閱讀課本的主動性,引導他們閱讀課本,并讓學生在閱讀后,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圖片信息,解釋物理現(xiàn)象及物理規(guī)律。此外,通過經(jīng)常性訓練使學生逐步地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掌握適合自身的研究問題的方法,達到不斷提高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目的。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曾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梢?,學習伴隨我們的一生,同時也是一個人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所以掌握自學的能力尤為重要。
四、中外名句對物理學習的促進作用
沒有人不想成為一名好學生!但是一名好學生,首先要樹立自信并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堅信自己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夠?qū)W好任何課程。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堅信“能量的轉(zhuǎn)化和守恒定律”,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后,還要珍惜時間,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關于以上三點,請看以下幾句名言:
我們必須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么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
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華羅庚(中國數(shù)學家)
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jīng)過艱苦辛勤勞動而能夠得到的。
——愛迪生(美國發(fā)明家)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
《為學》中: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也。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也;不學,則易者亦難也。古人的這段話精辟地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即難與不難,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就看你如何對待它們。做事如此,做學問更是如此,這些我們是深有體會的。所以,我們同樣也可以通過名言的作用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解決他們思想方法問題。
總之,物理學科是學生認知生活中的現(xiàn)象本質(zhì),學習理論推理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學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探究方法。物理課本中有豐富的物理知識,不可能由老師一一解答。作為老師,應該“授人以漁”。讓學生在學會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滲透物理學的思維方法,自覺地運用他們所學的語文工具去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使信息轉(zhuǎn)化為知識,使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學的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愛思考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唱麗明.淺談如何從生活中提取物理實驗素材[J].職業(yè),2009(27).
[2]邊曉光.淺談物理教學中直觀教學素材的組織[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1(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