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亞平
[摘? ? ? ? ? ?要]? 頂崗實習是中職院校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化水平人才的一個關鍵舉措,且隨著我國中職教育事業(yè)的整體發(fā)展,逐步摸索并踐行出一條關于頂崗實習的成熟道路。以此為出發(fā)點,圍繞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具體交流學習過程,分為崗前、崗中、崗后三個內容,對全程管理工作做具體分析和闡述。
[關? ? 鍵? ?詞]? 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全程管理;多舉措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166-02
頂崗實習是學生選擇和參與實習的方式之一,且相對于其他實習方式而言,頂崗實習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挑戰(zhàn)強度比較大。一般情況下,中職院校采取的實習模式是教育“2+1”模式,即學生通過兩年的時間在校學習相關的文化課內容和基礎技術知識,第三年開始進入與學習專業(yè)相關的對口企業(yè)進行實習工作,為期一般為六個月,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并且養(yǎng)成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
一、對頂崗實習概念的基本闡述
對頂崗實習概念的基本闡述可以分為頂崗實習的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階段頂崗實習工作開展的具體流程。
我國頂崗實習教育模式的開展最早源于2006年河北師范大學為解決在農村教育問題上存在的“人才荒”現(xiàn)象而開創(chuàng)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行為,在試點工程取得成功后,逐漸形成在全國范圍內的學習和推動,形成當下我國中職教育頂崗實習的成熟模式。
頂崗實習的具體流程分為崗前、崗中和崗后三個部分,即通過“三段式推進”來實現(xiàn)對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具體到實際中,首先,由中職院校對學生專業(yè)技能和知識進行培養(yǎng),然后在確保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并且能夠勝任企業(yè)工作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實現(xiàn)院校與企業(yè)的對接,除了對接企業(yè)外,還需要制定符合學生專業(yè)及技能培養(yǎng)的實習方案,確定駐廠跟崗實習教師。在上崗前開展實習動員會、培訓會及家長的溝通交流會等,從多角度、多方面完善上崗前的相關工作[1]。其次,與企業(yè)建立長效的合作運行機制,對實習學生進行實習崗中的全程管理,即企業(yè)與院校之間的互動管理,并開展相關的實習督導工作等。最后,在崗后進行多元化、多渠道、多內容、多指標的考核,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頂崗實習結果及擇業(yè)就業(yè)的指導工作。
頂崗實習教育模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且隨著頂崗實習教育模式的逐步發(fā)展,現(xiàn)階段的頂崗模式還分為多學期、分段式等不同的實習方案。圍繞學生的專業(yè)內容,選擇最為適合學生的實習方案,可見該教育模式始終是中職院校教育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運用模式之一。但是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頂崗實習教育模式有很大的落實難度,具體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如何真正意義上落實對實習的全程管理。(2)教學計劃的合理安排問題。(3)在崗后評價工作的開展如何避免流于形式。(4)對教師而言,相關跟崗實習教師的指導能力應當如何進行有效提升。這些問題阻礙頂崗實習教育模式的有效開展和進步,本文著重對如何落實頂崗實習的全程管理工作進行深入探究。
二、落實全程管理的多舉措分析
落實全程管理可以通過四個方面,采取四個舉措,實現(xiàn)逐一落實、確保落實、核查落實、有效落實。但基于各地區(qū)、各類中職院校本身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性,本文僅對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內容進行分析。
(一)四方聯(lián)動,三段推進
所謂四方聯(lián)動,實際上就是將參與頂崗實習的四方人員進行互動連接,即將企業(yè)、院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和聯(lián)系,其中,企業(yè)、院校以及學生家長實際上都是作為管理主體存在的,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將學生、企業(yè)與家長三方都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形成規(guī)模性、整體性的組織與管理[2];企業(yè)的主要工作是針對學生個體的培養(yǎng)與鍛煉以及形成基本的可借鑒的考核評價內容,對學生形成正確的積極的心理指導或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頂崗實習工作中來。而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是被管理者,也就是管理客體,所承擔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對自我的約束與管理工作。
“三段推進”在上文中也做了簡單分析,實際上分為崗前、崗中和崗后三個部分逐一進行推進,具體到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在不同階段又制定了不同的方案。在崗前,可以總結為“三定三會”,所謂“三定”,就是由院校所承擔的管理主體的角色,對整個實習過程的協(xié)商與安置。所謂“三會”,則是借助動員會、溝通會等形式,充分幫助學生及學生家長了解頂崗實習的教育模式、好處、考核要求及其他相關事宜。在崗中,又可以總結為“四管四導”[3],其中“四管”是指校企互動管,即院校和企業(yè)之間要充分形成合作互動的模式,院校不能夠將頂崗實習過程中的責任單一的由企業(yè)一方承擔,雙方之間要形成互動和制約。家?;庸?,即學生家長要與院校保持密切的溝通和聯(lián)系,要求院校對頂崗實習過程采取相應的管理辦法,并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頂崗實習的實際情況,再將問題反饋給院校,由院校進行溝通、協(xié)商和處理;師生互動管,即跟崗實習的教師要對頂崗實習的學生起到相應的教育和管理責任,學生自身也要對教師形成相應的監(jiān)督工作,雙方之間互相制約與管理。最后是學生自主管,即學生要對頂崗實習的工作意義和工作流程做充分的理解,對自己形成督促和約束作用,在有問題時積極地尋求管理主體的幫助,始終圍繞提升個人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而努力。而“四導”則是指思想、品行、實習及職業(yè)的指導,具體到實際的頂崗實習過程中,則需要院校、企業(yè)、學生及學生家長之間共同努力,相互協(xié)商,盡職盡責來共同完成這四個方面的指導工作。
除此之外,還需要針對頂崗實習工作流程制定專門的管理制度和條例,對不同頂崗實習形式和存在不同內容的行為流程做具體區(qū)別,形成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管理平臺,幫助學生完成頂崗實習這個由院校到社會的過渡過程,并將這一行為貫穿于整個頂崗實習管理過程中。
(二)雙向推動,校企合作
在頂崗實習開展過程中,校企雙方要明確自己的責任,積極將其落實到位,并形成互相監(jiān)督的管理模式,共同促進進步[4]。在崗前,校企雙方要就頂崗實習流程及內容做詳細的制定工作,根據學生的專業(yè)及技術能力水平制定貼合學生實際情況,滿足頂崗實習要求的實習方案。在崗中,雙方雙向推動,形成不同實習階段內容及情況的反饋及總結,了解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和情況,并對這些問題做深入分析,探究原因,及時調整,加以改進。尤其是對跟崗實習教師而言,要肩負起責任,對學生進行管理和考核,形成現(xiàn)場授課、實操與工作三合一的管理教育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在學習和工作中實現(xiàn)進步和發(fā)展。
尤為需要強調的是關于實習協(xié)議的簽訂和學生權益的保護。很多院校在實現(xiàn)頂崗實習工作時,忽視了對學生權益的保護,因此,沒有在勞務合同上就學生的保障、薪資及福利做詳細說明,也沒有關于特殊情況下學生辭工問題的處理辦法,導致一些特殊情況發(fā)生時容易產生爭議,進而影響到企業(yè)、學生個人及院校三方[5]。除此之外,校企合作過程中,除了對學生個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外,還需要注重保護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避免一些危險性事件發(fā)生。
(三)雙向結合,考核評價
在崗后,要形成對學生表現(xiàn)的考核評價,而考核制度并不能夠單一由企業(yè)或院校一方完成。基于“2+1”模式,院校和企業(yè)共同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升,督促學生進步的職責,因此,考核評價體系應當是雙向結合,由兩者共同制定的。而在實踐過程中,還要細化為多種考核評價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評價。首先是學生個人對個人的自評,對教學與實習階段的實際評價。其次是以個體學生為主,形成實習小組的組內互評,即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個人對其他學生的實際頂崗實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如實反饋。再次是企業(yè)的評價,企業(yè)要根據學生的實習工作,按照常規(guī)的要求標準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產生評價。最后是院校的評價,院校要結合跟崗實習教師的意見,學生互評及個評的內容和企業(yè)基于的考核評價結果做出綜合性判斷,形成包括對學生個人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合作能力、職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技能等一系列現(xiàn)代崗位通用能力和職業(yè)能力的評價。
(四)加強培養(yǎng),重點跟進
加強培養(yǎng),重點跟進的主要對象是跟崗實習的教師,跟崗實習的教師對學生而言是院校向社會,學習向工作轉折非常關鍵的人物,且大多數跟崗實習教師本身就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都能夠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并且能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能力的指導和職場建議,在進行教學評價的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也能夠實時反饋給企業(yè)和院校真實可參考的重要數據[6]。
因此,院校應該進一步加強關于跟崗實習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教師本身專業(yè)技能的各類培訓以及在實際的實習過程中,對問題的處理方法、經驗的學習,形成長期的、穩(wěn)定的、階梯式的學習過程,讓教師主動承擔起激勵和監(jiān)督學生完成頂崗實習工作的責任。
綜上所述,頂崗實習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中職院校學生所經歷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除了對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和提升外,還可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院校還是企業(yè),都應該重視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意義,強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相關工作落實情況,確保學生能夠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接觸到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學習機會,繼而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唐宗全.對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與考核評價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2):151.
[2]董叢榮.中職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頂崗實習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62.
[3]蔣世容.加強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3):33.
[4]曾雯.中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初探[J].品牌,2014(5):118.
[5]魏新村,趙鼎,劉國防.談談中職學生企業(yè)頂崗實習的前期管理[J].才智,2015(23):17.
[6]劉輝.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5):117.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