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翠梅
摘 要:小班幼兒的年齡多數(shù)處于3到4歲,合理開展積木游戲活動,有助于啟迪幼兒心靈與智力。本文就創(chuàng)設孩子愛玩的小班積木區(qū)活動分析。
關鍵詞:小班幼兒;積木活動;啟迪心智
引言:
小班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礎,部分教師由于沒有對小班幼兒教育工作起到足夠重視,影響到了幼兒心智啟蒙,對幼兒后續(xù)的中班、大班學習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一、小班幼兒心智分析
(一)啟蒙階段
我國幼兒園教育規(guī)定小班招收的幼兒,年齡需要在三周歲到四周歲之間。過去幼兒處于該年齡階段時,主要由父母給予教育與心智啟蒙。但由于幼兒父母教育經(jīng)驗與知識不足,且需要兼顧工作,因此幼兒的啟蒙教育工作效果則不理想。
幼兒園小班啟蒙教育工作的開展,既解決了幼兒父母的教育啟蒙負擔,同時保證了對幼兒心智進行全面科學啟蒙開導。該年齡階段的幼兒心智思維處于一片空白,需要得到科學正確的啟蒙引導。
(二)好奇心強
通過對小班幼兒的幼兒園行為表現(xiàn)歸納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對周邊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盡管幼兒不具備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幼兒的只言片語與行為動作,都充分的說明幼兒對某件事物充滿好奇。
(三)依賴性強
很多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展學習時都嚎啕大哭,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兒需要與父母暫時性分開,而該階段的幼兒依賴性非常強,從父母主體轉換為教師主體需要一定的過渡時間。當幼兒逐漸適應了幼兒園小班生活后,則會對教師與父母,同時產(chǎn)生依賴感,即家庭生活依賴父母,幼兒園生活依賴教師。
二、積木活動開展意義
(一)培養(yǎng)幼兒興趣思維
通過積木區(qū)活動的引導開展,可以對幼兒心智進行啟蒙,并逐漸培養(yǎng)幼兒興趣思維,把幼兒對積木活動的思維注意力,逐漸轉化為積木學習興趣。幼兒成長過程中興趣愛好培養(yǎng)非常重要,好的興趣愛好可以促進幼兒心智啟蒙,幫助幼兒健康成長。而積木區(qū)活動具有很好的益智啟蒙功能,幼兒培養(yǎng)了足夠積木游戲興趣后,可以主動在積木活動中收獲思維智力,開啟自己的思維想象力。
(二)構建和諧氛圍
小班幼兒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但由于小班幼兒的身心認知能力局限,給教師教育管理造成一定困擾。在游戲教育引導時,幼兒的注意力分散在不同地方,無法保障幼兒游戲教育的質量。
當幼兒具有了一定積木興趣后,教師基于積木游戲活動,讓幼兒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積木游戲當中,以此構建和諧的教育氛圍,不僅避免了幼兒受傷,同時提高了小班幼兒教育工作的整體效果。
(三)培養(yǎng)幼兒基礎自主性
在上文中講到小班幼兒的依賴性非常強,如何合理的消除幼兒的依賴性,培養(yǎng)幼兒基礎的自主性,是小班幼兒教育管理工作重點。為此教師則可以開展合理的積木活動引導,讓幼兒在積木游戲活動中找到快樂與滿足,并在一定時間內(nèi)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積木活動練習中,以實現(xiàn)在該段時間內(nèi)的基礎自主性,以減弱幼兒對外界主體的強烈依賴性,促進幼兒心智啟蒙與身心成長。
三、小班積木活動設計
(一)認識積木
為了保證積木游戲開展的質量與效果,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小班幼兒認識積木,培養(yǎng)幼兒對積木的興趣與好奇心?;谛“嘤變旱男闹桥c體質,教師選擇輕盈的塑料積木,每一個積木都印刻上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米飯、勺子、衣服、鞋子等。其次是引導幼兒對積木有初步記憶,如吃飯之前教師引導幼兒從積木堆當中找出“米飯”積木與“勺子”積木,并讓幼兒帶著尋找的積木一起吃飯,深化幼兒對積木的主觀記憶,啟蒙幼兒思維心智。最后則可以輔導幼兒對積木進行自主認知,即幼兒對積木包含的內(nèi)容與信息進行主動獲取解讀。通過小班幼兒對積木信息的自主學習,很好啟蒙了幼兒心智與思維認知能力,增強了幼兒參與積木游戲積極性與興趣。
(二)積木家庭樹
通過積木引導幼兒進行空間想象與邏輯分析時,教師需要從幼兒的視角分析,精準規(guī)劃幼兒的認知范疇,避免積木游戲過于復雜,影響到幼兒游戲參與效果,降低積木活動的教學質量。
通過基于幼兒視域分析可知,小班幼兒在進入幼兒園學習時,主要以家庭生活為中心,而家庭成員則是幼兒的啟蒙老師與監(jiān)護人,部分幼兒是父母進行啟蒙教育與監(jiān)護,而部分家庭的父母由于工作關系,幼兒的啟蒙教育與監(jiān)護工作主要由爺爺奶奶進行完成。
為了保證積木活動教學質量,教師圍繞著小班幼兒設計了“積木家庭樹”游戲。首先教師引導幼兒從積木堆中尋找出與“家庭成員”相對應的積木,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積木。其次教師則引導幼兒對各自的家庭關系進行認知,即通過年齡的界定區(qū)分老幼次序,明確家庭樹構建的空間上下關系。最后教師輔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開展“積木家庭樹”的搭建,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自己。通過家庭樹積木的練習,可以增強幼兒家庭觀念,啟蒙幼兒的分辨能力與思維能力。
(三)積木交流
在積木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活躍的氛圍,為此教師則引導幼兒進行相互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積木材料,幫助其他幼兒進行積木搭建。通過積木游戲的互動交流,促進幼兒成長。
四、結束語
小班幼兒開展積木游戲教學時,教師必須對小班幼兒的能力體質進行全面深入分析評估,基于小班幼兒的成長特殊規(guī)律,設計科學合理的積木活動,以引導幼兒快樂健康練習積木游戲,從中啟蒙幼兒心智,開啟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靜.“天上”掉下來的積木[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8,12:13.
[2]馬如宇,孫嬌.科學配備玩具支持幼兒游戲點亮快樂童年——《遼寧省幼兒園活動區(qū)玩具配備目錄》解讀[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