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英
摘 要:體育教學不同與其他學科。理論知識的傳授是一個重點,實際的示范、教導、每一個過程的指導都要做到正確的示范。而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的方法。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而中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直接的感性經(jīng)驗作支持。因此,體育教學中正確的動作示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關鍵詞:體育教學 動作示范 運動技能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體育課程進行深改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示范動作能起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果。動作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所要學習的動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學動作的結構、要領的方法.正確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形體美、力度美、嫻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chǎn)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
一、動作示范的目的要明確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做動作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教師形體動作的觀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并使之“內(nèi)化”,經(jīng)過思維的加工,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動作示范,如教授新教材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動作示范,讓學生觀察、了解整個動作的形象、結構和過程,然后結合教學要求,把動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點示范,讓學生了解動作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加深對動作的印象,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只有這樣,動作示范才有意義。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生理的發(fā)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中學生男女性別差異的增大,加之教學中動作技術難度的變化,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動作學習發(fā)生困難,特別是在教授復雜的動作時,處理不好,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好意思或不愿學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礙,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安排隊形,充分考慮動作的性質(zhì)及安全要求等因素,來確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盡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學,以解除學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負擔。示范前,還應注意分析動作的結構和要求,要考慮學生觀察動作的角度,講究動作示范的各個“面”。
二、示范與講解要相結合,也要與學生的練習相結合
只有講解沒有示范很理論化,不好理解。而只有示范沒有講解,動作就不夠標準,因此把示范與講解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的直觀和思維結合起來,收到更好的效果。把教師的示范與學生的練習結合起來,使學生把看到的與自己理解的聯(lián)系起來,進行練習、提高。教師再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指導使學生更好的領悟動作要領,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對比示范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示范動作對比,這種方法對糾正錯誤動作和提高動作質(zhì)量有很高的使用價值。首先,教師與學生間進行示范動作對比,在教學中教師先給全體學生做示范動作,簡要講解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分組實踐練習兩遍。接著讓體育骨干做一遍示范動作,教師再做一遍示范動作,讓學生將老師與學生的示范動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異。這樣,體育骨干在后面的練習中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動作質(zhì)量,而其他學生也就加深了對動作的掌握、理解,在練習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正面示范:教師與學生相對站立所進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師正面動作的要領,如球類運動的持球動作多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教師背向?qū)W生站立所進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師背面動作或左右移動的動作,以及動作的方向、路線變化較為復雜的動作,以利于教師的領做和學生的模仿,如武術的套路教學就常采用背面示范。側面示范:教師側向?qū)W生站立所進行的示范是側面示范,側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動作的側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動作,如跑步中擺臂動作和腿的后蹬動作。
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要過硬,應該是動作的典范。一般要力求做到準確、熟練、輕快、優(yōu)美、大方,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一開始,就能受到教師示范動作的感染,在欣賞示范動作的同時受到一種力的鼓舞,美得熏陶。
多方位的示范和精練的講解可以消除學生活動中的心理障礙。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生理的發(fā)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中學生男女性別差異的增大,加之教學中動作技術難度的變化,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動作學習發(fā)生困難,特別是在教授復雜的動作時,處理不好,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好意思或不愿學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礙,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安排隊形,充分考慮動作的性質(zhì)及安全要求等因素,來確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盡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學,以解除學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在講解時可在表述完動作要領以后,加一些激勵的語言,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保證動作技術的掌握質(zhì)量,使教學任務能順利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