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啟發(fā)式教學;高中語文;巧妙運用
語文教學歷來備受重視,新課改背景下,許多人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了反思與改進,從而提倡啟發(fā)式教學?!皢l(fā)式教學,要求教師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具體知識,再進一步把學生的具體知識轉化為能力。在啟發(fā)式教學法中,‘啟是對教師而言,‘發(fā)是就學生而論?!畣⑹墙處熤鲗ё饔玫谋憩F(xiàn);‘發(fā)是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的體現(xiàn)。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是起決定作用的,是提高學習質量的內因?!盵1]
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個性化解讀教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個性化解讀”不僅是教師對文本帶有自己見解的解讀,更是在教師引導下全體學生對教材的一種探究式的自我解讀,這既靠教師解讀激起學生自我解讀的興趣,又反過來激發(fā)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與思考興趣。
譬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一文時,我們設計了“話說扁鵲”的即興評論,與《扁鵲見蔡桓公》(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在課堂教學中同學們紛紛發(fā)言,興趣高漲,其中一位學生與眾不同,大有見地。他說:“桓侯之死究竟是因為自己諱疾忌醫(yī),還是因為扁鵲辦事不力?醫(yī)術誠可貴,醫(yī)德價更高。在知道君主‘忌醫(yī)時,不僅要告知病情及不治之害,更應該努力設法勸解。而不是在確診其‘病入骨髓后溜之大吉,這實在是有悖醫(yī)德。這種醫(yī)生如何配得上‘神醫(yī)二字?若扁鵲能像燭之武那樣在‘退上動動腦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桓公之病又怎會一步一步深入‘骨髓?”
這位學生正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教材開展了一種探究式的自我解讀。教學相長,在教師的個性解讀引導下,學生積極探究,師生共同完成了對文本最后的解讀。這種文本解讀之思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學習過程。
(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教無定法,教要得法,這就要求教師針對所教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教學方法。
比如,在執(zhí)教《荊軻刺秦王》(必修2)這篇文章時,我們就根據班上學生性格活潑、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設計了一個課堂小話劇。為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教師特意設置了兩場:白話文版PK方言版。并且除了荊軻、秦王、太子丹、樊于期、秦武陽等角色扮演者要充分理解課文及人物性格外,還讓所有的觀眾擔任評委,讓他們主要從內容把握、語音儀表、表演能力、現(xiàn)場效果等方面來進行評價。果然,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積極主動,意猶未盡,甚至強烈要求再挑戰(zhàn)英文版。當然,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更為了掌控好課堂,教師建議學生有興趣的可以課下自己組織進行。這樣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使得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善于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更好的條件,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一)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在提倡創(chuàng)新教育的新時代,師生之間不再是師講生聽,更不是師尊生卑的關系,而應是易互動、互學、平等、合作的關系。體現(xiàn)在啟發(fā)式教學中,我們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比如,在執(zhí)教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課堂教學中,根據這首詞情真詞短的特點和中學生勇于挑戰(zhàn)的性格,我們在課堂上采用分陣營PK的形式組織教學。即將全班分為A、B陣營,兩大陣營分別從朗讀、翻譯、內容賞析、質疑與答問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PK。其中,朗讀比賽又分為三場:第一場要求讀準字音、流利順暢;第二場要求學生毛遂自薦,讀出感情;第三場在質疑與答問環(huán)節(jié)后小組齊讀,要求讀出韻味。翻譯比賽:小組推薦一男一女,要求譯文要信、達、雅。內容賞析比賽:由老師從內容、情感、寫作手法及重點語句方面分別設置幾個能夠涵蓋全篇的問題,事先寫在小黑板上,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小組討論后搶答。質疑與答問環(huán)節(jié):由A、B陣營分別向對方陣營提出三個問題,要求小組討論后得出小組意見,答案要有理有據。
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很強的生成性,通過教師組織引導,讓學生處在一個學習的興奮狀態(tài)中,自由發(fā)揮且有序進行,從而漸入求知佳境,這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啟發(fā)式教學營造了一種很好的氛圍。
(二)教師提問、學生質疑,以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當學生產生疑問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對現(xiàn)狀有自己的看法,并對此進行主動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盵2]
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有效問題,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探討、解決問題。如學習《祝福》一文,“你從祥林嫂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就能引發(fā)學生對祥林嫂前后幾次到魯莊的不同遭遇及心境變化的思考。一般教師都會注重提問,但活潑有效的課堂更需要學生的質疑。學生的質疑更體現(xiàn)了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學習。仍以《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為例,在學生質疑與答問環(huán)節(jié),學生質疑“佳節(jié)又重陽,‘又字說明這并非他們夫妻分離的第一個重陽節(jié),那為什么李清照以前不寫呢?”學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言為心聲,我認為:第一,‘薄霧濃云愁永晝霧茫茫云濃濃,天氣不好人的心情也會變糟;第二,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第三,‘半夜涼初透夜深露重卻無人相伴;第四,觸景生情,‘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美酒鮮花斷腸人,而‘人比黃花瘦為伊消得人憔悴,容顏消瘦愁更愁;第五,以前寫過但未流傳也未可知”。又如“秋天的菊花應該開得正盛,為何作者用‘黃花來比瘦?弱柳扶風,用‘柳條不行么?”等。這樣的問題和學生作答完全出乎教師的預設。學生的質疑激活了全班同學的思維,學生開始主動地、積極地、認真地思考,從而做出如此全面而透徹的分析,這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學貴有疑,從無疑處生疑,才能見人之所未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巧用啟發(fā)式教學應以問題誘導啟發(fā)為主、多種方法并行的模式,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學習語文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適當地在教學結束階段把歸納總結的任務交給學生非常有必要。比如,在做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答題技巧,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思維,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最主要的形式,掌控好課堂是巧用啟發(fā)式教學的關鍵所在。但課堂是靈活的,它有教師的預設,也有學生參與后的生成。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巧用啟發(fā)式教學應該遵循師為主導、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以問題誘導啟發(fā)為主、多種方法并行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巧妙應對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靈活掌控。
心理咨詢中有一種陽性強化的行為矯正方法,咨詢中只要合理安排陽性強化的程序,求助者一般都可以慢慢的達到期望的目標。[3]在布置家庭作業(yè)時,教師也可以運用這一方法,巧妙布置,達到陽性強化的目的。
家庭作業(yè)不是簡單機械的抄寫,也不是口頭的不切實際的讓學生去閱讀思考,而是應該布置具體可行的有針對性的作業(yè),并且一定要落到實處。這也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一個要求。因此我們嘗試了探究性、個性化、開放性等作業(yè)形式,使學生有了很多收獲。探究即學生通過多方求索追問使疑惑水落石出。比如,學習完《衛(wèi)風·氓》一文后,教師布置了一項探究性作業(yè):氓與其妻的結局責任究竟在誰?跳出“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的思維定勢,讓學生多方尋找原因,解決疑問,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精神。個性化作業(yè):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發(fā)展中的人,是有個性的人。這要求教師要有度有效地彰顯學生鮮活的個性,學習了《再別康橋》(必修1)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體會詩歌的“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教師布置了一道題:以此三美法,寫一篇簡單的詩歌。以此來彰顯學生的個性。開放性作業(yè):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摘抄兩句精美的句子或自己仿寫幾個精彩的句子。這一作業(yè)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積累,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效果很好。
布置作業(y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張揚學生的個性,這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探究。
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啟發(fā)式教學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提升了教師的思維能力,它要求教師要抓住引導啟發(fā)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和思維方向,適時拓展,增加學生思維的寬度與廣度。當然,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以期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注釋:
[1]王倘,姜樂仁.啟發(fā)式教學法淺談[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李閆.啟發(fā)思稚,促進學生語言發(fā)展——高中語文啟發(fā)式教學探索[J].新課程,2014,(4).
[3]姚啟星.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黎倩(1989—),女,湖南省邵陽學院助教,主研方向為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