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鳳梅
摘 要:“快樂教學”是教師在教改進程中所追求的育人目標之一,主要源于在學習中感到趣味盎然可消除孩子追尋真理、提升能力的抵觸感,使教學更具實效性、科學性,為完成育人任務奠定基礎。本文通過探析藝術教育中讓幼兒體驗真正快樂的方略,以期提高幼兒藝術教育質量。
關鍵詞:幼兒;藝術教育;快樂
藝術教育主要是指音樂、美術、舞蹈等教育形式,讓幼兒在藝術教育中感受真正的快樂具有如下價值:第一,調動幼兒探索藝術世界的積極性,將藝術知識及能力化為己用,提升幼兒核心素養(yǎng);第二,構建幼兒為主體的個性化講堂,滿足幼兒藝術學習需求;第三,積累幼兒教育改革經驗,豐富藝術教育模式,調配育兒資源,助力幼兒藝術教育事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诖?,為充分發(fā)揮藝術教育能效,探析讓幼兒在藝術教育中感受真正快樂之良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讓幼兒在藝術教育中體驗真正快樂的要點
(一)以幼兒為主
不同年齡段幼兒認知能力、喜好、學習能力不盡相同,為此幼兒教師應跳脫主觀式育兒框架,從幼兒視角著眼思考何為真正的快樂,以此為由構建藝術教育講堂,開展藝術教育活動,確保幼兒可體會真正的快樂。
(二)以創(chuàng)新為核
單一化育兒模式容易讓幼兒感到厭倦,為此幼兒教師應以創(chuàng)新為核,豐富藝術教育形式,多維度輸出藝術知識,引導幼兒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例如,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閱讀繪本時可鼓勵幼兒為繪本人物設計服裝,有的幼兒為小人魚設計了一件連衣裙,還有的幼兒為賣火柴的小女孩設計了一雙溫暖的鞋子,將藝術教育與幼兒思想關聯(lián)在一起,確保幼兒可以在動手實踐進程中感到快樂,使幼兒藝術教育更富成效[1]。
二、讓幼兒在藝術教育中體驗真正快樂的阻力
(一)育兒思想滯后
有些幼兒教師未能在藝術教育中較為關注幼兒,習慣按照現(xiàn)有教育規(guī)劃開展育兒活動,幼兒與教師互動不及時,幼兒學習心理波動情況未能被幼兒教師感知到,使幼兒藝術教育質量大打折扣,快樂因素隨之減少,影響幼兒藝術素養(yǎng)培育成效。
(二)育兒方式較為僵化
良好的育兒方式是助力幼兒教師輸出教育資源,完成“快樂教育”任務的載體,一旦育兒方式陷入模式化誤區(qū),將降低藝術教育質量,無法打造生動且具有趣味性的快樂講堂。基于此,幼兒教師需端正育兒態(tài)度,主動接納“快樂教育”理念,以讓幼兒感到真正快樂為導向創(chuàng)新藝術教育形式,提高藝術教育表現(xiàn)力、感染力、參與力,為完成藝術教育任務,落實快樂教育目標奠定基礎。
(三)育兒體系不健全
當前有些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目標較為模糊,育兒行為較為盲目,通常情況下按照育兒大綱開展相關活動,這雖能保障幼兒教師如期完成育人任務,但卻無法滿足幼兒快樂學習需求,使幼兒教育質量隨之降低,育兒體系不夠健全,阻滯幼兒藝術教育事業(yè)良性發(fā)展[2]。
三、讓幼兒在藝術教育中體驗真正快樂的方略
(一)轉變幼兒教師育兒思想
首先幼兒教師需推行融合式育兒思想,將藝術教育、快樂教育、素養(yǎng)提升等教育初衷關聯(lián)在一起,賦予藝術教育綜合性,使幼兒可以多角度感受到樂趣,其次幼兒教師需推行以人為本育兒思想,時刻關注幼兒并感受幼兒情緒,了解幼兒藝術教育需求,以此為由打造快樂教育講堂。例如,幼兒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采用“奧爾夫”教學理念,讓幼兒放開手腳跟隨音樂旋律舞動身體,將身體視為樂器,感受音樂節(jié)奏,理解音樂語言,使幼兒在舞蹈中感到樂趣?;谟變何璧改芰Σ槐M相同,幼兒教師不應強求幼兒一定要節(jié)奏感強、律動優(yōu)美,通過引導鼓勵幼兒通過拍手、左右搖擺等簡單的形式感受音樂,體現(xiàn)幼兒藝術教育主體地位,助力幼兒體驗真正的快樂。
(二)革新幼兒藝術教育模式
幼兒教師需立足教改新常態(tài),學習先進藝術教育方法,根據(jù)本園幼兒學習需求,以“快樂教育”為出發(fā)點,豐富幼兒藝術教育模式,確保幼兒能夠在藝術教育中感到快樂。例如,幼兒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應用信息化教學法,為幼兒播放相關音樂作品的MV,基于幼兒音樂視頻形象生動、趣味橫生,使幼兒猶如瀏覽動畫電影般順利融入音樂世界,同時幼兒教師鼓勵幼兒跟隨視頻字幕哼唱,提升幼兒自學能力,削減音樂育兒阻力,繼而助力幼兒體會音樂藝術教育樂趣。再如,幼兒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鼓勵幼兒利用石塊、樹枝、細沙、樹葉、花瓣等自然界中常見的物品作畫,開拓幼兒想象力,在藝術教育中滲透自然科學教育內容,使幼兒藝術教育更為充實,美術教育模式隨之豐富,為幼兒體驗真正的快樂奠定基礎。
(三)健全幼兒藝術教育體系
首先,幼兒教師需明確“快樂教育”目標,以此為由統(tǒng)籌相關育兒素材,編設富有趣味性、參與性、知識性的教案,為開展快樂教育活動鋪平道路;其次,幼兒教師應根據(jù)幼兒性格特點、學習狀態(tài)、互動情況靈活調整藝術教育計劃。例如,幼兒教師在鼓勵幼兒利用樹葉、石塊等物品進行繪畫時發(fā)現(xiàn)幼兒較為積極且能夠感到快樂,為此幼兒教師可適當增設相關課時,并設計與之相關衍生課題,如“利用廢棄物品繪畫”等,使藝術教育表現(xiàn)形式更為多樣,幼兒能夠體會到更多的藝術教育樂趣;最后,幼兒教師應開展教學研究,反觀其“快樂教育”實況,通過教研彌補藝術教育缺失,使幼兒能夠在藝術教育中體驗真正的快樂。
綜上所述,為助推幼兒藝術教育事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需轉變幼兒教師育兒思想,革新幼兒藝術教育模式,健全幼兒藝術教育體系,優(yōu)化配置藝術教育資源,使幼兒教師得以完成“快樂教育”任務,使幼兒能夠在樂中學、學中樂。
參考文獻:
[1]周少瓊.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高甲戲藝術啟蒙教育[J].考試周刊,2019(5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