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初中生對學習的需求,幫助學生摸索出更多的學習技巧和步驟,使他們更容易掌握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重點。按照學生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fā)展狀況構建的教學方法符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排特點,因此探究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9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92
(一)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和課程改革訴求
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構建主義理論,是教材中固定的知識通過不斷探索和發(fā)現(xiàn),構建出新的知識體系,它主要遵循個體知識構建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初中教學當中,由于初中生的身體發(fā)育還未完全成熟,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還沒有得到完全開發(fā),而且他們對新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對教材上枯燥乏味的知識內容很難接受,這就需要教師變換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進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說教式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主導,自主學習。而探究式教學正好滿足了課程改革的訴求,它通過不斷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使他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根本上的提高。
(二)探究式教學符合初中教材特點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內容總體編排都是以生活中的案例為切入點,進而引發(fā)學生感悟和理解,通過關注初中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進而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問題,從而做到明德明法。探究式教學也是通過先設立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分析和討論搜集資料,進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與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材編排思路高度吻合,這也滿足了初中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要求。
(一)教師更新教育觀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缺乏學習的主體性。而且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及時更新,他們的教學觀念停滯不前,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當中,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使教育事業(yè)能夠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育工作者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使教育改革能夠更加深入。而且教師應該精確把握探究式教學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實現(xiàn)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學策略的轉變,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而言,教師更應該利用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因此在利用探究式教學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實際、學生的愛好等設立情境,使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融入到課堂當中。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也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當然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一些視頻、圖片,設計出趣味橫生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欣賞過程中也學習到了很多關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使其始終以積極良好的態(tài)度和旺盛的精力參與到探究中來,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占主導地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共同探討,從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必須要確保探究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在設置探究問題上,既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又要求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握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預想到學生能夠達到的水平。
(三)角色體驗,指導行為
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通過角色獲得深層體驗,從而引發(fā)思考,進一步探究和分析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判斷周圍事物的優(yōu)點與缺點,進而培養(yǎng)他們在復雜的社會中辨別是非的能力。學生在角色扮演當中切身去體驗,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認同,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理解這門課程所要教授的內容,而且在角色扮演中也能夠規(guī)范學生的自身行為,指導學生判斷。教師讓學生親自體驗,不僅使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之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與總結,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有助于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我提高。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的教學當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尤為重要,它關乎學生的品德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探究式教學在這門課程中的應用,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質量,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李長彬.淺議新課改下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20).
[2]高志雄,王敏.探究教學中“放”與“不放”的智慧[J].上海教育科研,2017(4).
[3]阮曉鶯.體驗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探究與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安志旺(1970— ),男,土家族,甘肅敦煌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部編版道德法治課的教材、教法研究與高效課堂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