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琴
【摘要】腦卒中是我國第三大慢性病,發(fā)病率較高,給醫(yī)療領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為提高腦卒中的救治效果,我國已經(jīng)開始了醫(yī)療機構的卒中中心建設,并針對腦卒中各階段的救治制定了具體方法,但是卒中中心的救治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與腦卒中救治效果密切相關,因而必須提高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而加快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是當前研究的重點,為此有必要針對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關鍵詞】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進展綜述;過程質量;過程質量;結果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221-02
腦卒中的護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國腦卒中患者群體以老年人為主,因而合并基礎疾病較多,臨床護理難度大、風險,必須對護理全程實施嚴格的管理。為此,我國卒中中心針對患者的護理方式、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護理質量有所提升,但是目前尚缺乏準確、高效的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因而有必要深入的探究與分析。
1 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
我國針對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晚,但近年來我國護理質量評價工作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但是針對具體疾病或科室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尚不完善,卒中中心尚無完整、專業(yè)的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無法客觀評價腦卒中護理的質量水平。發(fā)達國家在腦卒中護理質量評價方面,普遍采用三維質量結構理論(結構一過程一結果),通過該模式可維持相對穩(wěn)定、良好的護理質量,這一模式也成為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重要參與依據(jù)[1]。目前,國家衛(wèi)生健康促進委員會已經(jīng)開始了卒中中心建設單位的建設和完善,這也迫使臨床領域積極開始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提升卒中中心護理質量水平。
2 擬定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方法
文獻回顧是擬定該評價指標體系的第一步,利用中國知網(wǎng)PuhMed、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查閱相關文獻,選擇其中的最新、最權威的研究成果用于擬定質量指標。由神經(jīng)內(nèi)科、外科醫(yī)師和??谱o理人員組成評估效果,共同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并評價證據(jù)等級與質量,共同核定重要決策。國外,國內(nèi)及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和規(guī)范也是指標建立的重要參照物,其中美國心臟學會和卒中學會對相關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研究較多,此外,我國衛(wèi)計委發(fā)布的《護理敏感質量評價指標實用手冊(2016版)》和《中國腦卒中護理指導規(guī)范護理》〕也是卒中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選擇的重要證據(jù)[2]。卒中中心護理質量影響因素較多,如人力資源、硬件設施、專業(yè)技能、護理風險、多學科合作等多個方面,因而要循證據(jù)下結論,確立目前,從問題入手,將具體的質量管理要求轉化為具體指標,此外應認清事實與現(xiàn)實,結合本地區(qū)、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指標進行修改。關于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的相關指標選出后,需進一步遴選指標,該階段需選擇整體權威程度較高的咨詢專家作為評估者和選擇者,具有深厚的卒中專業(yè)知識和??谱o理知識的專家可作為首選,以保證指標體系有效性。德爾菲專家函詢法是臨床醫(yī)學相關質量評價指標遴選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專家對評價指標構建的結構一過程一結果進行評估,確定其是否有助于提升卒中中心的護理質量,經(jīng)過多輪的問卷調(diào)研后,統(tǒng)計、分類和歸類匯總最終結果,并參考相關專家在期間提出的意見,確定最終的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3]。
3 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基本內(nèi)容
當前,我國臨床護理領域將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擬定為三個級別,采用了“三級質控”的方式進行管理。根據(jù)我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促進委員會關于卒中中心建設的基本要求,其一級指標應包括結構質量、過程質量和結果三部分。結構質量的二級指標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綠色通道設備、急救專業(yè)知識技能、??谱o理知識和規(guī)范制度等指標。
過程質量的二級指標主要包括護理評估、急救技能、觀察鑒別、多學科合作、健康教育和風險(安全)管理等指標[4]。結果部分的二級指標主要包括護理操作與服務質量、醫(yī)療費用等指標。結構質量對應的三級指標可具體分為護患比例、職稱/能級比、平均護理時數(shù)/患者/24 h
搶救設備、卒中中心、急救??浦R和技能、業(yè)務培訓與知識技更新、卒中護理制度、操作流程、輔助工作人員卒中知識培訓等[5]。過程質量對應的三級質量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tài)/瞳孔評估、血糖評估、格拉斯哥評分、體位管理、靜脈通道建立、心電監(jiān)護、吸氧、呼吸道管理、頭部低溫、血樣采集與送檢、生命體征監(jiān)測、氣道與呼吸監(jiān)測、氧飽和度監(jiān)測、體溫監(jiān)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tài)/瞳孔觀察記錄、靜脈注射種類與速度、出血監(jiān)測、尿量及尿液性狀監(jiān)測、患者/家屬的主訴收集、影像學檢測配合、快速檢驗報告、床旁心電圖、搬運/轉運安全、用藥安全、患者/家屬治療依從性等。結果對應的三級指標主要包括:
接診時間、啟動卒中單元/介入/手術的時間、初診時間、預檢分診率、搶救成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健康宣教結果、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護理記錄與書寫、結算方式與數(shù)額等[6]。
4 小結
當前,臨床領域對于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需求較為迫切,但擬定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較為復雜,需要多方面的多環(huán)節(jié)的分析、評估與選擇,因而需加快其建設進程,同時突出其特異性和實用性,以便更好的為腦卒中護理質量評價提供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鐘代曲,康麗娟,王英,等.腦卒中專科護理團隊的建設與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04):583-588.
[2] 王隴德,劉建民,楊弋,等.我國腦卒中防治仍面臨巨大挑戰(zhàn)——《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9,34(02):105-119.
[3] 彭蕾,陳雪妹,龔海燕,等.急性腦卒中患者接診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9,26(02):9-12.
[4] 吳麗麗,黃麗華.基于德爾菲法構建急性腦卒中護理質量指標的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7,16(09):919-923+927.
[5] 于文琦,魏琳,張廣清.腦卒中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J].重慶醫(yī)學,2017,46(12):1720-1723.
[6] 陳靜,寧陽,王月麗.腦卒中康復護理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04):59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