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蘭
摘? ? 要: 學習共同體可以體現(xiàn)師生之間平等合作、共同成長,促進師生情感交流與溝通。學習共同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構建追尋共同愿景的教學目標,二是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習情境,三是展開對話體驗式的教學策略,四是恪守主體間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學習共同體? ? “管理學基礎”
學習共同體主要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大學與社區(qū)學院共同研發(fā)推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實行效果很好。因此,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與任務驅動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并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
1.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特點
(1)高職院校的“管理學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靈魂,以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基層管理者的基本素質為主要教學目標。
(2)高職院?!肮芾韺W基礎”課程選擇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標準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是經(jīng)過社會調查和行業(yè)崗位分析之后選擇的,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與學習價值。這門課程主要強調學習領域的學習內(nèi)容是由多種項目組合在一起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分為應用知識點、職業(yè)技能要點和職業(yè)素質訓練三個部分,從這三個部分綜合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
(3)“管理學基礎”主要采用以提高學生積極性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通過互動式教學、合作式教學與模擬教學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4)“管理學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育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而且綜合采用教師與企業(yè)家及學校與企業(yè)共建,講授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5)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教學特色。例如在教學設計上采用的是一體化教學,主張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知識傳授與動手操作一體化等。
2.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傳統(tǒng)教學弊端
(1)“管理學基礎”這門課程在教學目標設置上,以單純發(fā)展學生的管理思想及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為主,并沒有注重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尤其忽略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以及對于工作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管理思維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這些方面不被重視的話,可能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存在問題。例如不能很好地開展工作,或者不能與團隊合作,導致工作效率不會很高。
(2)教師在開展管理學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對這門課程的引導不是很充分,導致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不是特別感興趣,加上教師可能過于深奧的講解,導致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感覺難度大,從而失去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感覺管理學與自己遙不可及,使學生一開始就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管理學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感到困難。
(3)教師在開展管理學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按照創(chuàng)新精神開展教學,尤其是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能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照本宣科為主,學生對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
3.建構“學習共同體”對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的意義
(1)注重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高職院校開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通過學習共同體教學加強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力。采用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強調師生之間的平等信任,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使學生回歸課堂,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生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共同體式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相似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走進學習內(nèi)容,更好地提高學習興趣。例如,讓學生親自體驗仿真的教學實踐,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通過在課堂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似的教學情境,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工作環(huán)境,更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
(3)注重教學方式的體驗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開展學習共同體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體驗,先讓學生投身到真實的實踐場景中,認識社會崗位的需求,更多地體驗職業(yè)現(xiàn)場的工作情景,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實踐能力。
二、學習共同體
1.什么是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強調師生之間平等合作、相互信任、共同進步。通過構建學習共同體形成學生對于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學習共同體指師生之間追尋共同的學習愿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共同學習知識。
2.課堂“學習共同體”的特點與優(yōu)勢
(1)課堂“學習共同體”體現(xiàn)平等合作。學習共同體主要強調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高職院校在課堂中構建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方式,指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學習共同的知識,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及學習愿景。在師生之間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個性,強調一種師生平等的關系,尊重彼此的內(nèi)心想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之間通過學習共同體學習,主要強調一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沒有任何一位同學屬于從屬地位,強調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
(2)課堂“學習共同體”彰顯和諧共生。學習共同體強調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進行學習,在平等的基礎上學習,主要是為了獲得共同的成長,是為了在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獲取新知識。師生之間開展學習共同體的生態(tài)學習系統(tǒng),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展開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為了共同增長彼此的知識經(jīng)驗與新的智慧,體現(xiàn)出一種共生的學習關系。
(3)課堂“學習共同體”促進情感交融。學習共同體指師生之間有著共同的學習愿景,通過共同的教學情境,達到共同的學習成長。因此,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可以幫助師生之間促進關系發(fā)展,不斷在知識共享中促進師生關系的升華。
三、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學習共同體”的建構策略
1.組織形式的建構
學習共同體主要強調一種師生平等的關系,所以應當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可以采用師生共同參與式、體驗式與模擬教學式的方法開展共同學習。例如多媒體教學法、管理游戲教學法、管理沙龍教學法及頭腦風暴等多種教學模式。只有通過不同的課堂組織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師生之間的共同學習質量。
2.學習內(nèi)容的建構
開展共同學習體,主要有學習專業(yè)理論,提高人文修養(yǎng)及鍛煉技能技巧等。高職院校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jù)專業(yè)要求既結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又采用學生身邊的案例展開教學。例如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身邊的生活情境,例如如何度過大學生活,如何進行有效的交流,共同促進同學之間的友好關系等。通過熟悉的案例,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
3.活動模式的建構
為了幫助學生適應工作環(huán)境,一定要為學生開展情境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提前了解工作環(huán)境與職業(yè)要求,提高工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辦活動或教學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理論基礎的過程中結合實踐培養(yǎng)綜合能力。例如舉辦專業(yè)講座,聘請相關的企業(yè)人員,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市場需求。還可以讓學生親自與企業(yè)工作人員接觸,通過現(xiàn)場溝通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就自己不懂的問題向管理工作人員提問,幫助學生學習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效率。學??梢詫iT組織相關管理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工作經(jīng)驗,提高綜合素質,以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求。
總而言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教師要構建學習共同體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幫助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平等的交流,進而豐富學生管理方面的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教師在開展學習共同體時,應當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興趣所在,根據(jù)學生特點開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徐樹.高職院?!肮芾韺W基礎”“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8(22):413.
[2]鄭艷.高職院校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納稅,2018(14):125.
[3]關秋燕.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管理學基礎”課程改革實踐[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27(01):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