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芳
摘 要:“對話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被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我們嘗試在主動對話、有效對話、多層對話的過程中,轉(zhuǎn)變家長教育觀念,解決家長育兒困惑,提升家長育兒水平。
關鍵詞:對話教育; 家園同步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1-116-001
“對話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被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我們嘗試運用“對話教育”,實現(xiàn)家園有效互動,力求在主動、平等、開放、智慧、有效的“對話”過程中,轉(zhuǎn)變家長教育觀念,解決家長育兒困惑,提升家長育兒水平。
一、理清主客體關系,主動對話,轉(zhuǎn)變個別家長的教育觀念
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對話”教師是主導,幼兒園要主動創(chuàng)造“對話”機會,同時又要改變教師權威的傳統(tǒng)現(xiàn)象,進行平等、自由而開放的“對話”。比如遇到單親家庭不允許另一方來園觀看孩子時,我們便主動溝通,拋開家庭成員之間復雜的關系和事件,從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一共同目標入手,從孩子健康心理生理角度進行剖析,快速找到共同話題,有效解決問題。
二、講究智慧策略,有效對話,解決部分家庭的育兒困惑
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90%以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困惑,因此我們從解決家長困惑入手,不斷提高家長教育智慧。
1.做忠實的聽眾,在傾聽中了解家長需求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過:要使“對話”有成效,提問是關鍵,為了能及時了解家長教育困惑,我們在班級群、幼兒網(wǎng)站都開設了《育兒困惑大家談》欄目,認真傾聽家長朋友的教育需求,找到家長育兒經(jīng)驗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2.做真誠的朋友,在對話中尋求教育策略
認真梳理家長的教育困惑,通過園本沙龍、閱讀分享、班級群聊等方式,圍繞話題自由發(fā)言,探討研究,深度對話,尋求最佳教育策略,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家長育兒的實際問題。
(1)為經(jīng)??摁[的媽媽支招。中班漫漫近期來園總是哭鬧,不肯來園。我們認真分析原因:漫漫家有個能干的奶奶,退休后一直照顧漫漫,前階段漫漫生病了,在家休養(yǎng)后,就產(chǎn)生了依戀強勢奶奶的情感,不愿上幼兒園了。找到原因后,我們就商量對策,打電話告訴漫漫媽媽,全家統(tǒng)一口徑:漫漫長大上中班了,奶奶找到了新工作,奶奶送完漫漫后就去上班。這招真靈,聰明的漫漫從此高高興興上園了。
(2)為活潑好動的幼兒謀策。中班華華,父母離異,跟隨媽媽與外公外婆居住,媽媽下班后喜歡玩電腦,外公下班后很早休息,外婆經(jīng)常讓孩子寫字,華華在家不聽話,經(jīng)常發(fā)脾氣。
策略一:運用心理學,釋放多余精力
建議外婆帶孫子到小區(qū)里打球,跑步,送孩子去學跆拳道。過了不久,外婆說:“華華每天打球、跑步,累得滿頭大汗,回到家很早就入睡了,脾氣也有了好轉(zhuǎn)?!?/p>
策略二:以退為進,避免沖突弄僵
當孩子不接受家長建議時,家長可以采取迂回策略。例如離園時,外婆讓孩子穿一件外套,而孩子不要,如果兩人各不相讓,便會僵持。這時,外婆可以對孩子說:“那我們把衣服圍在腰上,好嗎?”走到半路,當孩子感受到冷的時候再幫孩子穿上衣服。
策略三:走出家庭,體驗親子樂趣
建議華華媽媽多陪孩子一同游戲,帶孩子去鄰居家串門、公園游玩、影院看電影、書店買書等,讓孩子體驗親子樂趣。
(3)為雙親缺失的家庭獻愛。她叫琳煜, 在她讀小班的那年,父母不幸意外死亡,留下年邁的爺爺和這個4歲的孩子。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們決定:將愛進行到底。
當師生捐獻的一萬五千多元錢交到了爺爺手中,并告知給予學費減免時,年過花甲的爺爺愣愣的站在原地,雙眼流出了感動的淚滴,嘴中不停的說著“謝謝!謝謝!”。全體老師開始一周一輪的“愛心媽媽接力棒”,為其講故事、梳頭,買生活、學習用品等,給予她一份媽媽般的呵護。老師精心挑選繪本,買好簡易圖書架,來到了孩子家,布置圖書角,讓孩子從小與書做伴,在童話故事中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明天。
三、探索方式途徑,多層對話,滿足全園家長的育兒需求
對于全體家長一些共同的話題,我們便通過閱讀、講座、沙龍等活動,讓家長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與書本、專家、名師的溝通互動中,普及教育理論知識,提高育兒水平,使家園對話成為一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過程。
1.與書本的對話——汲取理論知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苯逃髱煹慕?jīng)典名著永遠是我們景仰的高度,更是汲取“營養(yǎng)”的不竭甘泉。因此,每學期我們都會推薦家長閱讀一本好書,例如《葉圣陶教育名篇》,蘇霍姆林斯《愛的三部曲》,瑞吉歐《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等。
2.與專家的對話——站上領域高度
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家長育兒困惑中有些涉及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方面的內(nèi)容,比如如何改變幼兒多動癥?怎樣選擇適合幼兒的圖書并進行指導?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則邀請相應心理學專家、幼兒文學作家、主任醫(yī)生來園講座,讓家長在與專家的對話中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習得專業(yè)技能。
3.與名師的對話——學習教育藝術
對于教育方面的熱點話題,幼兒園則邀請名師來園與家長對話,比如召開新生家長會時,普及“如何幫助小孩快速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知識;針對困惑“入小學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邀請小學校長來園講座;邀請?zhí)丶壗處焷韴@作關于“怎樣幫助大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家長朋友在與名師的對話中理解教育的真諦。
4.與家長的對話——共享育兒經(jīng)驗
家長之間的對話是最平等、親切的,班級沙龍可以讓家長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提高。比如有一位家長,她在外資企業(yè)工作,平時她會有意識地帶領孩子到外國員工家中生活,參加一些聚會,讓孩子學會與外國人交往的一些西方禮儀和文明。我們就邀請她來介紹經(jīng)驗,讓全班家長學會了一些有效的交往語言和方式。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對話教育”使教師由“主宰者”轉(zhuǎn)為“平等中的首席”,最佳的效果,是在“對話教育中”教師和家長產(chǎn)生“共振”運動,在對話過程中產(chǎn)生智慧火花,讓教師和家長共同收獲喜悅,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文娟.《家園合作需要把握“和諧”的音符》,早期教育(教師),2013(3)
[2]《家園共育 提高家長科學育兒水平》,北京家園教育共育中心網(wǎng)站
[3]劉華初.《對話,解釋和解釋者》,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