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梓含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逐步完善,國家對于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仍然有許多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問題難以完成學業(yè),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對此,我國出臺了高校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和高校精準資助育人政策,以此幫助學生完成學業(yè),使其能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針對該類政策,高校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實處,促進教育體系的完善。本文主要圍繞高校研究生資助育人工作進行探討,希望可以促進其長遠化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 ?研究生 ?資助育人
當前,我國經濟及教育事業(yè)都在迅速發(fā)展,但是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仍然存在經濟條件較為困難的學生,如果不對其加以資助,就非常容易出現(xiàn)優(yōu)秀人才缺失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對獎助學金制度作出了調整并出臺了相關政策,同時,許多高校也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逐步完善了自身的資助學金制度,完善了資助育人的職能,其中最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在高校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作用。為了能有效發(fā)揮資助育人功能,各個高校應該加強對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及資助育人職能的研究。
目前,在現(xiàn)階段的高等教育中,國家對于高校研究生都有著明確的獎助學金制度,該制度在高校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重要的經濟幫助[1]。高校研究生的生活補助大都來源于獎助學金制度,可以使研究生減輕經濟方面的壓力,將所有的精力用于學習、研究當中,使其能夠得到更好的研究成果,從而不負國家、人民及家人的厚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可為國家發(fā)展及社會建設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近幾年,我國對于研究生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也不斷被完善,獎助學金的種類逐漸增多,從而使高校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資助育人職能。研究生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國家獎學金、社會及企業(yè)獎學金、研究生獎學金和助學金等。國家為了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了使高校資助育人的作用能夠更全面地發(fā)揮出來,出臺了許多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形成了完善的政策體系。與此同時,為了使該體系不斷完善,能給研究生提供最基礎的保障,國家對該系列政策作出了調整。就研究生獎助學金而言,近期調整是在2014年,其主要調整方向是將原有的普通獎學金更換成國家助學金,而且相關部門就國家助學金的適用對象問題進行了明確,同時對其使用途徑及補助標準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就國家研究生助學金適用對象而言,其主要資助對象是在計劃內全日制的研究生,不包括在職研究生。同時,相關部門對研究生助學資金的使用用途及獎學金數量有著相關明確,其用途主要用于研究生的日常開銷,其開銷主要以生活為主,且補助標準(獎學金的數量)也存在一定區(qū)別。就碩士研究生而言,其每年的補助標準要高于六千元,而博士研究生的補助標準是每年不能低于一萬元。
1.研究生資助等級評定應公平、公正、公開
研究生獲得的資金資助通常情況下都是以獎學金和助學金為主。獎學金資助和評選的對象主要針對一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助學金資助與評選的覆蓋面會更廣一些[2]。由于獎學金的評選方向較為明確,以研究生的品德及成績而定,所以,獎學金評選工作較為明了,不會造成過多的爭議。助學金的評審需要學生具備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表現(xiàn)優(yōu)秀,另一方面是學生要有良好的學術表現(xiàn)。高校針對助學金評選有著一套特有的評測手段,這種手段就是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評,既要評定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又要對其真實狀況進行了解,該評定需要綜合多方信息。此外,高校對于研究生助學金及獎學金的評比,要做到公平、公正及公開的認定,第一,要根據研究生的在校表現(xiàn)進行合理分析,具體考核標準是在校研究生的實際成績,這需要通過研究生導師的反饋進行評選。第二,在評定研究生的獎助學金等級時,要本著公正的態(tài)度,全面分析各研究生的資料,通過綜合的分析結果確定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相關等級。第三,在獎助學金登記評定結束之后,要對評定結果進行公示,使研究生了解自己的獎助學金情況,同時還能夠激發(fā)研究生學習及開展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另外,部分研究生可以通過評選結果總結自身的不足,使其在今后能樹立正確的目標,在以后的學習及研究過程中更加積極,為其成績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力度,更好地發(fā)揮資助育人政策的引導與激勵作用
目前,為了使研究生資助工作進展得更為順利,高校應該對相關工作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整。就當前的工作力度、監(jiān)督力度及管理力度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高校對各項工作力度進行加強,尤其對跟蹤、監(jiān)督和管理等工作要進行完善和提高[3]。對于助學金的跟蹤工作,高校需要引導相關受助研究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對其進行正確指導,使其理財意識能夠得到提高。同時,高校要對研究生助學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及時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從而促進跟蹤工作的有效進展。高校相關教師還可以與受助研究生關系密切的同學以及相關學生干部多交流,從側面了解研究生助學金的使用情況,以此實現(xiàn)跟蹤工作的全面性。教師在了解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研究生有違規(guī)使用助學金的情況,就要及時對其進行引導、教育、批評或處理,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高校在開展資助活動時,要對受助研究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其心理健康成長,讓他們懂得機會來之不易,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用自己所學回報國家和社會[4]。同時,高校要完善相關制度,使之能得以有效傳承,促進資助育人政策的長遠發(fā)展。
高校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應對后期工作進行完善,做好調研和回訪。為了進一步促進資助育人政策的激勵作用,高校應該樹立受助學生的榜樣形象,以其先進的事跡為依據進行宣傳,并且要提高宣傳力度,讓正能量在學生之間傳播。通過宣傳和教育喚醒部分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的學生,使其能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中健康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資助育人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3.注重感恩教育,促進資助育人工作健康發(fā)展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我國對感恩就有著正確理解和傳承,感恩也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之一。古語有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盵5]研究生要有正確的責任意識,在獲得受助之后,要刻苦學習并能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回饋社會。感恩教育也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將感恩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尤其是在當下學生情感問題多發(fā)的情況下,高校更應該將感恩教育落實到實處。通過感恩教育的實施,提升學生的思想觀念,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回報學校、回報家庭,使其能有更好的發(fā)展,從而真正體現(xiàn)資助育人的作用。
綜上所述,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在高等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能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還能夠促進資助育人工作的實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觀念。本文對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進行了簡單描述,并提出相關改進措施,以促進資助育人工作更加完善,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
參考文獻:
[1]張娟:《構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資助育人模式芻議》,《江蘇教育研究》2014年第30期,第52-54頁。
[2]陳雯:《論“全程式多樣化”高校貧困生資助育人工作體系的構建》,《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10卷第1期,第92-97頁。
[3]顧現(xiàn)朋、劉麟:《高校研究生資助育人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年第31卷第3期,第53-54頁。
[4]溫麗馨:《高校研究生資助育人效果提升的新媒體研究》,《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年第8期,第69-70頁。
[5]徐剛:《綜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研究生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