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潔
【摘 要】在小學英語的教學實施中,教師可以逐漸融入更多的混合式學習,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得到鍛煉。這種開放多元的教學實施方法能夠更好的為課堂注入活力,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能更深入的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形成與構建多元教學體系,能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模式;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教育教學輔助工具的不斷產生,不僅革新了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方法,也將更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引入課堂,給混合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實踐依托。在小學英語的教學實施中,教師可以逐漸融入更多的混合式學習,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得到鍛煉。這種開放多元的教學實施方法能夠更好的為課堂注入活力,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能更深入的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
一、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
在采取混合式學習模式時,教師首先要發(fā)揮自身良好的引導作用。教師要給學生構建更加多元的課堂,將更多趣味化和具備實踐性的游戲活動和知識教學進行結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混合式學習才能被良好開展,才能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綜合學科能力與素養(yǎng)。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有效構建各類課堂活動,不僅要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也要善于靈活處理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比如,當學生的語言交際陷入誤區(qū)時,教師可以及時做引導提示;或當學生對于設計的綜合學習活動缺乏參與興趣時,教師要及時就教學實施內容做調整與轉變等。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才能夠讓混合式學習更好的融入課堂,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讓教學的效果更好。
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的交流狀況,比如,了解學生交流的內容是否緊密貼合這個主題,捕捉學生在語言應用中的一些典型問題,留意學生在語言交際中存在的誤區(qū)。教師要做學生混合學習行為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構建支架,讓學生在這種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實現多方面語言能力素養(yǎng)的鍛煉。打造高質量課堂,讓這種教學方法的功效能充分發(fā)揮。
二、形成與構建多元教學體系
混合式學習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教師更加科學合理的組織與構建教學實施過程。教師要基于混合式學習的特點,形成與構建多元教學體系。英語課程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的語言積累逐漸豐富,也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應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空間,讓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都得到鍛煉,并且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尤其是在將混合式學習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時,要有意識的形成與構建多元教學體系。要從各個方面和不同層面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鍛煉與提升的空間。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混合式學習給課堂教學帶來的益處,這也會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
教師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進行判定。在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些都應成為教師判斷學生學習表現的依據,而不是完全由最后的結果來定。
比如,一些學生的練習結果不太好,但一直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思維的主動性很強,課堂融入度也很高,那么即使最終的結果不理想,但是學生在過程中的表現還是應當被肯定。這種開放式的教學體系構建和教學評價標準的形成,更加符合混合式學習的教學特點,也能夠促進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升他們的綜合語言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
在綜合式學習的展開與實施中,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打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放松,對于各種學習活動都有更強的參與熱情,讓混合式學習的訓練效果也更加理想。營造良好語言學習氛圍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活動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學生語言能力的慢慢提升,教師在設計混合式學習活動時的出發(fā)點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轉變,將更多的學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形式作為混合式學習的主導。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有更強的思維獨立性,逐漸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素養(yǎng)。
比如,在講解“Family members”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自由組成群組,分別扮演家庭中的一個成員,用對話的形式展示一個家庭情景。每展示一個家庭情景,教師要利用電子教學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組,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不同的練習空間和機會。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考慮合作,在合作的同時考慮競爭,不僅能讓課堂的整體氣氛輕松融洽,同時又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谶@樣的教學組織與創(chuàng)設,才能更好的發(fā)揮這種教學形式的優(yōu)點,讓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得到更好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陸嬪嬪.小學英語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探討[J].校園英語,2016年34期
[2]謝巖.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03期
[3]朱光將.芻議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活動的作用[J].新課程(上),2019年03期
[4]張愛愛.合理有效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結對教學[J].教育革新,2008年01期
[5]蔡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寧夏教育科研,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