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娟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化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這樣能充分突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能引導他們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诖吮尘?,本文對設計細化問題,指明合作方向;突顯學生本位,組建合作小組;進行有效指導,推進合作進程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優(yōu)化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形式有了更多的關注度。《數學課程標準》將合作學習作為其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成為學校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合作學習可以很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互幫互助的意識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盡管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有這么多好處,還是還有很多一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在實際實施時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確立正確的合作目標,確定合適的合作內容,給予學生及時的合作指導。
一、設計細化問題,指明合作方向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首先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細化導學問題,只有細化了問題才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有目標的探究和學習則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正確方式。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圖形的旋轉”一課時,首先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了車輪旋轉、摩天輪旋轉等視頻,引導學生對視頻中事物的特性和共性進行概括分析。學生基于自己實際生活經驗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視頻中的內容,很快便對教師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視頻中的事物都是在運動和旋轉著的。”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風車作為研究對象,并且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視頻中的事物都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2)風車的運動情況和哪些物體的運動情況相似?(3)同桌之間合作探究風車運動的狀態(tài)和特點。
在上述問題的指導下,學生以同桌為單位,兩兩結為一組,開展了對教學內容的相關探究活動,上述問題給予了學生非常清晰明了的實踐步驟,學生探究學習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同時,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充分開發(fā)了自己的智力,提升了自己的思維品質。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問題情境,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可見,細化合作學習目標是合作學習順利、有效開展的有力保障。
二、突顯學生本位,組建合作小組
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性學習開展的基礎,是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教師要基于學生學情組建合作小組,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順利地開展合作學習,以此促進合作學習的高效化。
1.基于學生學情,組建合作小組
開展合作探究時,需要教師積極貫徹落實學生的教育主體位置,通過教學過程的引導,幫助學生逐步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正式開展之前,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涉及的相關理念,在此基礎上再探究問題則可以提高效率和進度。小組化的形式對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拓展都大有裨益。學生會在思想的碰撞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反比例函數”開展教學時,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根據教學需要將學生劃分為4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舉例反比例的使用情境,并開展相應活動,教師提出了4個問題供學生參考:
(1)小組A為班級舉辦活動購買相關物品,總共有300元班費,所購買的物品的單價和數量是反比例函數關系。
(2)小組B在植樹節(jié)代表班級到公園里進行植樹活動,一共有60棵小樹苗,每列種的樹的棵數與種的列數之間成反比例函數關系。
(3)小組C幫助快遞員哥哥運送快遞,一共有40件快遞,已經送出的快遞數量與還未送出的快遞數量成反比例函數關系。
(4)小組D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幫助老人洗衣服,一共有30件要洗的衣服,已經洗完的衣服和沒有洗完的衣服就是反比例函數的關系。
各個小組學生很好地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了相關的活動開展,在參與實際活動的過程中對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通過活動中的相互幫助,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友誼,對合作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刻認識。
2.基于學生能力,組建合作小組
數學作為一個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格外注重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應該遵循由易到難、由簡至繁的原則,依據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開展有層次的教學,有效率地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多邊形以及內角和”展開教學時,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的不同開展了富有層次的教學,對不同的小組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布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在理解能力較為薄弱的小組內布置了這樣的問題:將一個八邊形的一個角切掉之后,該多邊形的內角和為多少度?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很快開展了積極的探究學習,對其中不了解的點也主動向教師求助,在教師的幫助下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
以上案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組內與小組人員進行探討交流,提高數學知識的儲備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在組與組之間進行溝通和比較,在對比中明確自我的優(yōu)勢與不足,找到發(fā)展的方向,最終通過努力和合作完美完成課堂學習的要求。
三、進行有效指導,推進合作進程
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悟性有一定的要求,思維發(fā)展較快的學生可能學習起來更加的輕松。特別是一些具有主動探究欲望和精神的學生,在教學開展之前就對將要教學的內容進行了自主學習,這就使得其在課堂中學習起來游刃有余,學習成果顯著。小組合作探究則是引導學生預習教學內容的有效途徑。
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勾股定理”一課展開教學時,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展之前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對課堂知識的預習,使其初步了解課堂教學的知識和內容,了解勾股定理的原理和原理應用所必須的前提條件,并要求學生將預習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在教學過程中一起探討研究,也鼓勵不同的小組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對于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先主動嘗試解決。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理解有困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一起探討,征求他人的意見,綜合他人優(yōu)秀的解題方式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開展時,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專注聽講,進一步提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在上述的教學過程和內容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課前預習,在預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解決問題,對于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然后將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對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巨大幫助,對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也有一定的功效。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時應當有意識地細化問題,依據教學內容確立正確的合作目標,確定合適的合作內容,給予學生及時的合作指導,從而使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