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梅
良好的課堂導入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導入,就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運用良好的教學手段巧妙地引入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知識點.良好的課堂引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從渙散的狀態(tài)下“抓”起來,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選擇合適、恰當的導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堂導入的方法有許多,那么哪些方法適用于化學教學呢?筆者根據自身的化學教學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給廣大化學教師提供借鑒.
直觀導入法,顧名思義是教師可以將所學內容直接展示給學生,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端.學生通過觀察物體、圖片等,會對所學內容產生一定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借助這些直觀的物體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理論真實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然后再自然過渡到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而直觀的化學物品、模型、圖片等的大量存在,也能方便我們的化學教學.
直觀導入法一般被應用于講解一些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例如,我在講解《豐富多彩的生活材料》這一課時,由于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材料,這些生活材料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內容,我將一些課本中講述到的金屬材料制品、復合材料模型等帶入課堂,如我們生活常見的電線、首飾、硬幣等.學生見到這些東西,自然地對今天的學習內容有所猜測.于是,我讓學生先觀察我所帶的物品是由什么材質的,然后給他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交流.學生都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最后,我引出今天所學的生活材料化學知識.由于學生已經對今天所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學習時就非常高質量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實踐證明,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對課堂教學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采取師生問答的方式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端.問答式引入教學需要學生的參與.因此,教師所提問題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趣味問答的方法一步步地引出所學內容,學生不會對所學內容產生反感情緒.與此同時,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也能使學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感興趣的問題上,從而有效利用短暫的課堂時間.
例如,在學習《多樣化的水處理技術》時,我就以趣味問答的方式作為課堂開端.在課堂開始時,我拿著一瓶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純凈水,問學生:“為什么這瓶水叫純凈水,而不是礦泉水,這瓶水難道做了什么處理嗎?”學生們立馬被這個問題吸引,我緊接著問:“礦泉水和純凈水哪個對我們的身體更好呢?”由于關系到自身安全,所以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整節(jié)課中,我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聽講,不斷思考,而這些有趣的問題與我們所講的水處理內容密切相關.我將“水是如何做純凈處理”的問題貫穿于整個課堂,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充滿了好奇,直到得出答案前,學生的注意力都在課堂所學內容上.在課堂最后,我教育學生要珍惜水資源,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
學生通常會對未知的化學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可將有趣的化學實驗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步引出所學內容.有趣的化學實驗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探索真知的欲望,而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也會使學生記憶猶新,比死記硬背、抽象理解更高效.
如在學習《海帶中的碘元素的分離及檢驗》時,我以實驗作為課堂開端,讓學生進行了海帶分離的實驗.學生通過實驗,親自檢驗海帶中是否含有碘,既學習并掌握了課本的知識點,又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使他們對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如果一味枯燥地講解理論知識,就會使化學課堂平淡乏味,而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其中,會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在實驗過程中,我首先演示海帶分離實驗.學生為了讓自己的實驗能夠順利進行,都非常認真地觀察.我演示完后學生再親自檢驗海帶中的碘,探究實驗成果與所學內容是否吻合.在這種探究式的實驗下,學生的動手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實現了課堂的高效而有趣.
總之,教無定法,有效的教學方式在等著我們去開拓,為給社會提供更多優(yōu)秀人才,我們應該不斷去探索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吸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有思維、有能力的學生,而非單純地去應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