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審視小學到大學整個教育階段,思政課貫穿始終,特別是大學校園,相對輕松的學業(yè)任務和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加上大學生自身心理年齡特點,思維跳躍,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思政課堂理論知識的傳播面臨困境,這對思政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實到具體提升路徑,思政課教師還是要課外加深自身理論水平,課堂內(nèi)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開發(fā)多樣化傳播模式。
關鍵詞:高校教師;思政課堂;理論傳播
高校思政課堂的任務主要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幫助大學生樹立三觀,堅定理想信念,高校思政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青年學子心靈的滋養(yǎng)者,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召開的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大意義予以肯定,關于如何開展思政課也進行了深刻探討,思政課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課程,關系到國家未來命運,講好思政課,思政課教師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關鍵在于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1]。
一、課外加深理論研究水平
中國有句古語:打鐵還需自身硬,用在教育傳播方面同樣適用,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從心里面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真理性,緊跟黨的步伐,關注最新動態(tài)及時傳播新時代新思想,課堂上敢于發(fā)表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言論,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避免學生受到不實言論的誤導,當然這一切都要求思政課教師自身理論水平過硬,因此思政課老師想要獲得理想傳播效果,必須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水平。
(一)研讀經(jīng)典著作
高校思政教師想要獲得提升思政課堂,首要還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諸如《共產(chǎn)黨宣言》、《1844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而不是為了省時省力,只去瀏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的評論,這樣會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存在偏差,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人眼中的馬克思是建立在研讀原著基礎之上的,如果想要教好這門學科,還是要自己親力親為,仔細研讀,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理解偏差,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相對準確化,此外,從內(nèi)心里熱愛這一學科才能教好這一學科。列寧曾明確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2]
(二)貫徹十九大精神
想要加強理論研究水平,思政課教師還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里程碑和劃時代的重大意義的十九大報告,弄清楚十九大精神的實質(zhì)要義既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任務,也是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傳播者自覺遵循的行為習慣。高校思政教師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思想,堅持不懈地實現(xiàn)十九大精神“同步”進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精學深,參透悟透,在課堂上才能在原文基礎之上深刻解讀好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講話精神,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人,不斷幫助同學們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與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歷史使命、奮斗目標與整體戰(zhàn)略,發(fā)揚優(yōu)秀紅色文化。
(三)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此外,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也是一個思政課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利于思政課堂的提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高校思政教師要加以研究學習,因為它客觀肯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地位作用,科學闡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指明國家未來方向,清晰定位了從哪里來、往哪里去以及現(xiàn)在所處在什么時期的重大問題,是我們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上的思想武器和理論武器。我們理解重要講話不能把它和整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割裂開來,要放在整體中加以分析,把馬克思主義推到一個新的歷史維度去豐富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增磚添瓦。
二、課內(nèi)積極進行課堂改革
高校思政課老師想要上好思政課,除了課外下足功夫,回到課堂更要積極發(fā)揮能動性,擔起課堂的主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正確思考,變更思維創(chuàng)新課堂。在教科書文本的基礎之上加以創(chuàng)新,講課最主要的還是情感的互動,而不是冰冷的文字符號,增加感情認同,在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過程中聯(lián)系大學生實際生活,運用原理進行生活闡釋,語言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
思政課要努力推動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從教材內(nèi)容體系為重點逐漸轉變?yōu)橐越虒W內(nèi)容體系為重點。朗誦文本式的課堂絕不能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主要方法,科學、正確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更應當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教學內(nèi)容不能僅依托教科書,教科書內(nèi)容的修訂受到時間限制,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因此思政課教師要緊跟時事,將最新訊息帶入課堂并持續(xù)關注跟進,有效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也應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需要關注的方面,找準學生的疑惑點,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會使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更加生動、有效。對于當下中國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熱點問題與矛盾,教師也應當直面科學分析、恰到好處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認真回應講通講透。大學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具有思辨精神的,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闡述絕不能模棱兩可,要理直氣壯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想,在思政課堂上滲透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采用生動準確的教學語言與典型案例,深刻剖析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解答困惑,在不斷提高高校青年學子精神層次過程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革新教學方式與手段
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課堂不僅是要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實現(xiàn)有效性革新,還應當采取與教學內(nèi)容相匹配的教學方式,這也是思政課改革的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的“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三因”理念為改進思政課教學水平提供科學指南。思政課教學應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將“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才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方式。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摒棄自上而下灌輸式教學方式,轉向師生雙向交流教學方式。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課教師也要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務必掌握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形式,提高思政課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思政課教師還要善于抓住歷史契機,在歷史重大紀念活動、周年活動中鼓動學生積極參與主題征文比賽或研討活動,在活動中做好引導工作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思想價值理念。總之,教學形式與手段的創(chuàng)新在當前思政課中是必要的,能夠增強高校學生對思政課主動參與感與認同感,從而提升思政課堂傳播效果。
(三)靈活選取教學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3]。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針對性教學方法,要充分研究不同類型學生的獨特之處,深入分析每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專業(yè)學習狀況與思想政治素養(yǎng),因材施教。對于人文社會科類高校在校生,要充分采用“說服教育”的方法,并尋找他們的興趣點作為說理教育的切入點,激發(fā)其主動思考。而對于自然科學類高校在校生,應當廣泛采用案列分析教學法,充分、細致、深入地分析實例,用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形式來增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在認同感與外在獲得感。當然,只采用說教的教學方式顯現(xiàn)出教學形式的單調(diào)性,因此在理論講解時,思政教師必須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對學生的“同理心”,尋找共同話題,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拉近自己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思政課堂思政教師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師不能辜負新時代賦予自身的重任,必須深刻認識自己的角色、地位與作用,以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承擔起身上的民族大任,課外汲取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武裝頭腦,課堂上言傳身教,關愛學生,積極主動與學生架起情感的橋梁,通過多種方法創(chuàng)新課堂,這樣才能獲得學生情感認同,有利于思政課堂提升。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3-18(01).
[2] 列寧全集,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5-17(01).
作者簡介:薛世彥(1995.03- ),女,河南社旗人,廣西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