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摘 要:當今社會報道了許多初中生由于法治意識不強,屢屢發(fā)生違法犯罪行為的事件。鑒于此,提升初中學生的法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從當今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對學生法治意識教育存在的不足進行論述,從而探討出實際的有效施教辦法,從而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法治意識。
關鍵詞:法治意識;初中生;教育現(xiàn)狀;整改措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要深化依法治國的實踐,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提升全民的法治素養(yǎng)。初中生作為國家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提升他們的法治觀念顯得意義重大。而且近年來,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青少年由于法律意識淡薄,而屢屢觸碰高壓線的事跡,甚至有的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如果我們的校園能夠為學生筑好第一道堅固的防線,讓他們懂得準確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那么就會將這些不恰當?shù)乃枷牒托袨橄麥缭诿妊繝顟B(tài)。因此,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意識的滲透和培養(yǎng)確實是太必要了,而對他們進行正確方向的引導是提升法治觀念的必要手段和途徑。我們應該緊密結合學校教育,依托校園這個法治教育的大平臺,著力發(fā)揮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育作用,促使學生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嚴格履行義務,行使個人正當權利,合理合法地規(guī)范個人行為,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教材的編排意圖,且精心設計教學思路,為學生呈現(xiàn)出豐富生動的課堂,讓學生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意識。
一、當今法治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不加深入,太流于形式
雖然從國家層面上已經(jīng)對法治意識的滲透和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依然對這部分內容未加以必要的重視,他們總認為這部分內容和提升考試分數(shù)無關,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只是簡單地給學生放視頻,或者呈現(xiàn)出配套的課件而已,不加解讀,教學過于膚淺,流于形式。這樣帶來的后果便是學生對法治教育也不重視,對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這一塊也是淺嘗輒止,根本建立不起系統(tǒng)性的法治意識。
2.教學紙上談兵,離現(xiàn)實太遠
綜觀我們的道德與法治的教材,里面所展示的內容大都是對法律法規(guī)的介紹,這種條條框框的說明對于學生來說,未免顯得生疏和沒有溫度,所以學生對內容不感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生動案例進行講解,也沒有按照教參要求,為學生提供提升法治意識的步驟和實際方法,最后呈現(xiàn)在課堂上的教學只會是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因為遠離現(xiàn)實,沒有切身體會,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障礙也是在所難免的。
二、滲透法治教育措施探討
1.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提升學生法治意識
鑒于在教學過程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不良傾向,我們應該仔細分析問題,然后提出整改措施。首先就要認識到法治教育的真正內涵,法治不同于法制,“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總和和簡稱,但是“法治”所包含的內容要寬泛得多。它是指治理社會的方法,是法律統(tǒng)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指任何一個國家的所有人在內,都必須要遵守法律規(guī)定,依照法律規(guī)范自身行為。而初中學生所需要具備的法治意識則是對自己應該如何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的明確意識,需要逐步培養(yǎng)。
而我們在新課改的促進下,課堂上要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不再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教室里、書本上,而是要積極拓展教學途徑,積極借助周圍的力量,輔助自己的教學。例如,在學習“與法同行”這一單元教材時,我們便積極聯(lián)系轄區(qū)內的派出所民警,熱情邀請他們?yōu)槌踔猩狭松鷦拥囊惶梅烧n。在警察叔叔繪聲繪色的演講中,學生通過一幕幕實際的案例說明,對法治觀念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認識到位,也樹立了一定要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的志向。
2.依托教材文本依據(jù),拓展教學內容和形式
法治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視,并努力發(fā)現(xiàn)積極有利的教學因素,緊密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拓展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例如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思想認識已經(jīng)日趨成熟,不妨為他們設置一些如辯論賽、演講會、情景劇等多樣的形式,把教材中的法治內容通過這些活潑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例如在教學“如何在集體中生活”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摒棄了原本那種照本宣科的形式,把學生平時在宿舍中的生活加以戲化,以情境舞臺劇的形式搬上了教室的舞臺,劇情由宿舍里,同學們因為一瓶熱水而發(fā)生爭吵展開,在表演完之后,積極組織學生討論劇中同學們存在的意識問題,并進一步探討該如何說服他們。同學們討論得不亦樂乎,自我的認識也在提升。
3.緊密結合現(xiàn)實生活,在實際運用中提升意識
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不僅僅是需要我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夠教會學生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能夠及時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或者是知道如何在集體中合理提出自己的訴求,而不與群體中的成員發(fā)生矛盾和爭吵,即以合理的方式表達合理的訴求。
因此,我平時在教學中,便積極引入現(xiàn)實生活中的話題,引發(fā)同學們的深入思考,例如當你在校門口的小賣部買到了過期食品,該怎么辦?或者以普遍性的話題引發(fā)同學思考:有人在公共場合違規(guī)抽煙,你該怎么爭取自身權利等。在為學生精心設計的現(xiàn)實問題中,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
總之,學以致用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希望教師對學生進行法治意識的滲透和培養(yǎng),并積極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以此提升全體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銀花.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J].文化研究,2018(3).
[2]李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法治意識的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8(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