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無論是哪一門科目的學習,學生的有意識和無意識心理因素都會對學習過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英語科目,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與無意識和直覺相關的語感的形成更是對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有著“神秘莫測”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就是學習的方式方法上,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明顯的“催化劑”效果。所以,從培養(yǎng)英語語感、提升教學方法和發(fā)揮情感因素三方面談談如何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口語能力;語感;學習方法
一、學生英語語言的培養(yǎng)辦法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的無意識和直覺發(fā)揮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英語語感,提升語言能力。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辦法。
1.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
說話是一種輸出的過程,沒有輸入的積累,輸出自然就會變得“捉襟見肘”,所以,想要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大量的語言材料積累是基礎也是保障。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情況中,學生由于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生活中很少有英語輸入和輸出的機會,“啞巴英語”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學生可以做題,但不能開口“說話”。在課堂上,我會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與學生交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為學生提供各種對話的場景,如角色扮演、對話游戲等,讓學生一邊說,一邊積累。朗讀和背誦也是輸出和輸入必不可少的途徑,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朗讀和背誦是提升他們詞匯量和口語能力的有效辦法,同時,也可能克服“啞巴英語”的禁錮。此外,對于朗讀和背誦的時間,除了課堂上教師為學生規(guī)劃的時間之外,課下,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由選擇朗讀和背誦的時間。如在課下活動時間,飯前飯后,回家或者上學的路上……都可以是學生進行英語朗讀或者被動的時機。
2.進行更純正的英語語音糾正
經過長時間的、大量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學生不僅知識儲備增加,而且眼界也逐漸開闊。再加上堅持不懈地朗讀和背誦,學生的語言連貫性、流暢性增強,口語表達和英語語感也逐漸形成。一旦英語語感形成,后續(xù)的學習中,很多英語的句子就會脫口而出,這時,學生也會顯示出比較濃郁的英語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加入標準的語音訓練,通過讓學生聽磁帶或者是觀看多媒體音頻設備,幫助學生改進語音,說出更加地道的英語,掌握英語表達的技巧和習慣,迅速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整理一些常用的英語句子,讓學生多讀、多背,形成語感。
二、教師教學方法的提升策略
除了日積月累的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和語感之外,教師還應該注重課堂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優(yōu)化課堂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優(yōu)化教學模式,聽說講練多措并舉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另外,課內外的有效結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復習課的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具體教學措施。
1.加強復習課的計劃性
很多時候,對于復習課,教師經常會采用串講知識,練習鞏固的固定“套路”,很多時候,復習課甚至就是簡單的練習課,教學效果平平。為了讓復習課更加高效,我在授課之前會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甚至會比新授課還要詳細寫出復習的教案,并更加注重知識之間的前后聯系,盡量把相關的知識系統給學生“構建”,歸納起來,方便學生學習。
2.加強復習課的針對性
既然是復習課,就不能像新授課那樣面面俱到,而應該把重點放在知識的重難點上和一些學生經常犯錯的,產生失誤的知識點上,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把新授課上未能掌握牢固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加強。
3.實施精講多練的方法
在復習課上,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學生的練習,教師能及時收到學生的反饋,從而準確找到學生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但是在學生練習和教師講解的時間比例安排上,教師要把握好,既不能讓復習課變成練習課,又不能讓復習課變成講解課。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教師要注重英語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做過題之后就能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關系,獲得更加系統的語法知識。
三、有效發(fā)揮教學情感因素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促進師生之間情感的共鳴,建立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質量,更好地提升學習質量。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更有認同感,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配合老師,而且更積極主動。學生主動了,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就會增加,教師的情感期待也會被學生發(fā)現,進而實現更好的雙向交流,它作為一種強大的動力,會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所以在英語教學中,一方面會傾注自己的全部愛心和耐心,拉近師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另一方面會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放下心理負擔,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英語學習上。另外,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變換,給予學生各種“新鮮”的刺激,保持學習興趣。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手段,以滿腔熱情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想方設法為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愉快的情緒下,人的智力活動可以達到最佳狀態(tài),因而教學必然產生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璐.淺談英語交際法教學[J].農家參謀,2016.
[2]王瑩.論聽說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策略[J].文學教育,201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