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物理教學中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這些模式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了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的大幅度提升,物理教師要對此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模式、理念促進學生更為高效地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技能?;趯W習共同體的物理課堂小模塊教學進行研究和討論,希望能給各位同行教師的有效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啟迪。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初中物理;模塊化教學;研究
隨著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在物理小模塊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能有了較大的提升,但由于我們對學習共同體理念、應用方式的理解和認知還不夠深入,在應用該模式實施物理課堂教學中走了一些彎路,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并積極探索該模式有效應用的方法策略,以全面發(fā)揮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效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本文將在探討學習共同體本質(zhì)內(nèi)涵、學習共同體在模塊學習中的作用基礎上,基于學習共同體的物理課堂小模塊有效教學策略進行討論。
一、什么是學習共同體
所謂學習共同體是指由教師和學生一起組成的學習性團體,在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進行順暢高效的溝通與交流,分享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一起為完成某一特定的學習任務而努力,并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而將學習共同體和物理教學相結(jié)合,則主要體現(xiàn)在讓師生圍坐在一起,平等、友好地就某一共同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而展開學習、討論和研究,這顯然不同于傳統(tǒng)的一言堂式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和參與性,物理教師要對學習共同體的概念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和把握,為更好地應用該模式促進物理課堂高效教學奠定基礎。
二、學習共同體在模塊學習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學習共同體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是基于教師和學生大量的溝通與交流中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這也是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最大特色,教師通過溝通向?qū)W生傳授一定的知識技能,學生通過交流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這種良性的課堂互動自然有助于強化師生之間彼此的了解,從而讓教師不斷根據(jù)良性的互動了解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較強的指導,自然能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升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授課,而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式地聽講,這種形式很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而學習共同體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坐在一起商討學習的方法、問題的解決策略,一同就某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去努力,這顯然有助于提升學生在物理課堂的積極性和主體性。
三、基于學習共同體的物理課堂小模塊有效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指引正確方向
共同體模式下的小模塊教學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來開展和進行的,如果這個任務模棱兩可、模糊不清,則師生在討論學習中就沒有具體的方向,自然不利于課堂的學習和研究,因此,只有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為課堂的學習指引具體的方向,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模塊化學習機械能和內(nèi)能相關內(nèi)容時,其教學目標可以設定為:①了解內(nèi)能、機械能勢能的概念、特征;②掌握機械能與內(nèi)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③知道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zhuǎn)化或轉(zhuǎn)移的過程等等,讓明確的小模塊學習任務,為課堂的高效學習指引具體的方向。
(二)尊重學生差異,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共同體模式下的小模塊教學是有一定的任務劃分的,每個人需要完成指定的任務,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但不同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能力、知識的儲備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物理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和照顧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并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等為其設置有針對性的模塊學習任務,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共同體模式下的學習中有所得、有所獲,不斷提升課堂學習的效能,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三)積極開展評價,不斷查漏補缺
當模塊化學習接近尾聲時,教師可以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就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習基本狀況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同時教師給予總結(jié)性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能結(jié)合評價中所指出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策略,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查漏補缺,不斷發(fā)揮學生學習中的優(yōu)勢,全面補足學生學習上的短板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快速全面地發(fā)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物理教師要全面深化對學習共同體理念與模式的認知和理解,有效了解學習共同體在小模塊學習中的作用,并積極在學習共同體理念的支撐和指引下開展物理課堂小模塊教學,有效明確教學目標,尊重學生存在的差異性,積極開展教學評價,讓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不斷的提升,促進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姬小莉.任務驅(qū)動型初中物理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楊卉.農(nóng)村初中物理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09(2):24-2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