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彩紅
【摘要】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單方面地向?qū)W生灌輸知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師生互動較少,制約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因此,為了全面提升教學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需要增強師生互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通過師生互動的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得到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能得到激發(fā),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與教學效果。此外,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因此,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
一、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第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激發(fā)。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特別是語文課程不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學生很容易感覺到厭倦和枯燥。通過師生互動,則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具有較大的幫助。
第二,語文教學效率可以得到提升?,F(xiàn)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而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qū)W生的想法、意見等深入了解,進而針對性地調(diào)整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流程與內(nèi)容,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達到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目標。
二、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就需要對教學理念大力革新,通過教學氛圍的優(yōu)化和營造,調(diào)動學生的互動意識。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時,教師可以將師生共讀的方式運用過來,教師朗讀一句詩詞后,由其他學生接力讀出下一句內(nèi)容,這樣教師的范讀作用得到了發(fā)揮,同時在互動過程中,又可以對學生閱讀存在的不足及時發(fā)現(xiàn),進而幫助學生正確的閱讀。
2. 凸顯主體地位,提升預習效果
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教師僅僅發(fā)揮組織引導等輔助功能。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鳥的天堂》一文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nèi)容,對預習方法合理掌握,這樣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得到增強,自主學習意識也可以得到提升。學生預習過課文之后,教師適時進行互動,提出一些問題,如“巴金一共經(jīng)過了幾次鳥的天堂?每一次有什么樣的感受”等等。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即可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3. 優(yōu)化提問環(huán)節(jié),提升教學質(zhì)量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推動教學的深入,也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就需要將班級學生的認知情況納入考慮范圍,緊密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計課堂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下冊《桂林山水》一文時,教師即可將多媒體技術運用過來,通過聲音、圖片和視頻等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桂林山水的魅力,然后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適時提出問題,如“桂林山的特點、水的特點是怎樣的?”等。引導學生對本文的段落內(nèi)容進行閱讀,在師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將課文內(nèi)容深入講解給學生,幫助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對本文的段落知識整體感知和理解,找出問題的答案,提高師生互動效果。
4. 開展合作探究,強化師生互動
在新課程理念下,除了要將基本的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實施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融合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模式,鼓勵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文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剖析,通過深化互動,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答案,對課文教學內(nèi)容充分理解和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文思維也可以得到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師生互動得到強化。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一文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同學們談一談自己眼中的幸福是什么,這樣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可以得到增強。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對文章中的段落內(nèi)容進行閱讀和賞析,適時提出問題,如三個孩子眼中的幸福分別是什么?由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和合作探究活動的實施,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同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得到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
5. 開展語文實踐,提升師生互動效果
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夠的,還需要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通過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促使語文教學得到拓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師生互動效果得到增強。例如,在學習四年級語文上冊《爬山虎的腳》一文時,完成課文內(nèi)容教學工作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植物等,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鍛煉。也可以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對學校周邊的爬山虎進行實際觀察,通過實踐活動感悟文章內(nèi)容以及寫作手法的精妙。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內(nèi)化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深度。因此,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認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nèi)容要求,選擇科學的互動策略,通過師生互動的增強,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新芳.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23-125.
[2]向艷.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新課程,2016(1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