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冰
摘要:德育對于個體成長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任何教學的開展都要以品德作為重要基礎,然而近幾年在農村教學領域中,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并不順利,效果也不夠理想。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缺乏對于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足夠關注,本文將主要探討當前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過程等現狀,并針對問題提出提高德育成效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096-01
前言:我國作為農業(yè)大國,農村是助力國力發(fā)展的重要根本,農村人口也占據了中國人口比重的絕大部分。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也獲得了相應提升,但是城鄉(xiāng)發(fā)展差距也在逐漸加大,尤其是在教育資源以及教育效果上,農村小學在德育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尚存在一定的問題急需解決,只有將德育教育置于所有教育的重要前提,才能夠在農村教育領域中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
1.當前我國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現狀
1.1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功利性過強
整體來看,雖然在農村地區(qū)開展德育教育已有較長時間,然而德育教育的效果卻不盡人意,這也和城鄉(xiāng)發(fā)展差距過大有著直接關系。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qū),尤其是西北和西南農村的小學教師,無論是收入還是待遇上,都和城市教師有著較大的差別。很多農村小學為教師提供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以及職稱評定體系也不夠完善,很多教師都會因此降低了教學的興趣以及主動性,為了提高收入,教師會更注重功利性的學科教學,以此爭取提升收入的機會。由于教師只關注和自身利益相關的學生以及班級的學習成績,則會忽略了德育方面的授課以及培養(yǎng),很多農村學校也會更看重學生的升學率,而沒有認識到德育對于個體終身的影響。
1.2德育工作方法較為陳舊
很多農村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是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中,教師是絕對的課堂中心,忽略了讓學生參與到德育實踐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農村學校認為,只要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遵守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實際上,這種高壓式的管理模式,反而會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德育教育的初衷相違背,在教學手段上,教師由于長期以來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也會忽視和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思想品德以及內在修養(yǎng),最為主要的是,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以及觀念會直接影響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效果以及質量。
1.3德育教育資源缺乏整合
在農村小學生德育教育往往和家庭教育是脫節(jié)的,很多農村小學生的家庭都是由隔輩老人照顧,家庭教育環(huán)節(jié)缺失。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也常常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從而導致在教學上學校和家庭之間銜接少,而且學校也經常會忽視和學生家庭的溝通,導致德育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的40分鐘,德育教育的效果自然不高,而且缺乏資源整合的德育教育,也不利于學生實際德育認知的改善,讓德育教育僅僅停留在形式上。
2.完善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相關對策
2.1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
為了提高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學校和教師是決定德育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德育教師都需要強化對德育教育的認知,對于學校來說,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為教師樹立正確的德育教育目標,并有效推動德育管理工作向前發(fā)展。在這方面,學校要多組織教師進行相關德育學習的培訓,讓教師能夠有更多機會提升業(yè)務能力,并在參與培訓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根據自己班級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對應的提升策略,教師自身也要認識到,除了接受培訓能夠獲得業(yè)務能力的提升之外,也要將自身作為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了解到自身的品行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德育成長以及認知。例如,在實際教學德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自覺向優(yōu)秀的行為靠攏,從而提升德育教學的水平以及質量。
2.2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活動
為了提高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成效,教師也要認識到德育課堂的教學時間較短,只有將教學和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帶著知識走出課堂,才能夠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德育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德育教育的完善以及提高也需要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得以鍛煉,教師在組織相應的德育實踐活動時,要和學生的實際特點相結合。例如,很多農村小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在組織德育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父母打一個電話,說幾句溫暖的話,表達自己對父母在外的體貼和關懷,將之作為一項德育活動,不僅能夠拉近學生和自己原生家庭之間的距離,也是運用德育知識進行實踐的良好機會。
2.3加強和家長之間的聯系
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需要聯動家庭,農村小學生的成長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熏陶的,可以說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更為全面,父母作為小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其行為的影響更為深刻,所以在開展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時,教師要能夠認識到聯動家庭的重要性,將家庭作為實踐德育知識的重要根據地,學校也要注重整合好課堂以及家庭這兩塊教學資源,讓教師多和學生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也要教給家長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引導。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邀請家長參與到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農村留守兒童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加微信的方式和學生的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在微信群中向家長多分享一些關于德育教育的文章以及技巧,共同商議教育的良策,讓小學生能夠獲得德育教育方面的更多關懷。
3.結語
綜上,在農村小學中開展德育教育需要關注到個體的具體特征,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將塑造農村小學生完善的人格以及優(yōu)良品質作為德育教育開展的重要目標,很多農村小學對于德育教育的忽視也需要得以矯正,共同促進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向前發(fā)展,讓德育教育成為塑造個體綜合能力的重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