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云
摘 要:在新型素質教育改革中,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將不再只是負責講課,而是要更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們做課堂的主角,堅決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老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實踐策略
引言:
初中英語是一個十分關鍵的過渡時期,既不同于小學英語的以單詞學習為主,又不像高中那么注重閱讀理解和語法。在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前提下,英語作為使用率最高的國際語種,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英語也得到了普遍重視。然而在農村地區(qū)由于教學習慣、硬件設施等多方面條件限制的原因,農村地區(qū)的英語教學效率普遍不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很差。如何提升農村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英語教學的局限性
我國英語教學的地域差距很大。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教育水平尚且天差地別,更何況農村與城市。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基本都是老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在新課標改革到來之際,部分農村教師的教學觀念仍尚未轉型,固守老三樣,缺少現(xiàn)代化的新型教學理念。而且受老式應試教育的觀念影響,過于追求考試成績和應試技巧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普遍存在的“硬傷”。筆者認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是素質教育的一大重點。此外,教師往往只按照課本要求的內容進行教學,不注重課外知識的延伸拓展,不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課外活動,沒有口語訓練,學生甚至沒有機會接觸到標準的英語口語。而且由于農村條件相比于城市較為落后,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不到位是普遍現(xiàn)象,甚至有的農村學校全校只有一臺錄音機。正是因為這種種不足條件的限制,才導致了農村英語教學水平普遍不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差。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掃除學生心理障礙
除卻少部分一線大城市之外,大部分地方對英語口語的態(tài)度依然是可有可無的不重視。英語成為我國學生的必修課程已有數十個年頭,然而英語的教學水平卻遠遠不夠。很大一部分農村學生對于英語學習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抵觸心理。所以,在進行新的教育之前一定要先掃清學生們對英語的抵觸心理,沒有了心理障礙才能毫無負擔地去學英語,去講英語。掃除心理障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教育者們應注重這一步的實行,為日后的英語教學打好基礎。
例如,農村學生很少有機會聽到標準的英倫腔口語,而且也沒有機會講,所以往往對“講英語”很排斥,有抵觸心理。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帶頭講英語,或者搜集一些英語聽力資料來播放給學生。有了教師的模范帶頭,學生自然也會跟著講英語,學英語。英語本來就是在多講多練中潛移默化地提高,無形中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和鍛煉[1]。
(二)轉變師生觀念
之所以在農村地區(qū)會出現(xiàn)一言堂的教學現(xiàn)象,往往是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任程度不夠。教師認為農村學生水平一般,沒有那么多的問題和想法,只管“填鴨”就完事了;而學生也認為老師不夠認真,再加上農村條件的種種限制,很容易對英語科目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應當找到問題的根源,改變教師觀念。在我國現(xiàn)階段推行的新教育觀念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不再是“教”,而是要鼓勵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多講,多練,多交流,英語水平才能提高。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正所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農村學生是基礎差了點,但勤是能夠補拙的。若是師生一心,提高了課堂效率,再培養(yǎng)好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能力,誰說教學成就就一定不如城市呢?
例如,教師不應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農村學生。學生都是白紙,最終能作出什么樣的畫作,大部分都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和本事。因此,身為教師的我們首先態(tài)度一定要端正。無論學生能力如何,能學會多少,但我們一定要做到教師所能做到的一切。教師的態(tài)度端正了,學生看在眼里自然也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能力來講是大有裨益的。
(三)應用互動教學模式
課堂互動教學,顧名思義是要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互動。筆者認為可簡單分為兩個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巧妙應用,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提高課堂利用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2]。
在新課改建設中,小組式學習正在被逐漸推廣普及。筆者是十分贊同這種學習方式的。就英語科目而言,小組學習的效率是遠遠大于自己學習的。語言類科目的學習本來就是在不斷的交流和積累學習中慢慢提高的。不僅可以互相使用英語交流互動,還能彼此指出錯誤,進行糾正,長此以往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huán)。此外,初中的課堂容量和課后作業(yè)量遠遠高于小學,無形中給教師增添了很多負擔和壓力。同時,初中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水平參差不齊,老師只能了解到大多數同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這樣一來,就會造成進度超前的同學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進度落后的同學不能從普遍問題中得到解答和提升[3]。而成立學習小組,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習,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增進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將成績水平相似的同學分配進不同的學習小組中,這樣使每個學習小組中都有“領頭羊”。通過組內自行學習討論,就可以解決很多基礎性的、少部分學習落后的同學不懂的問題。將問題先組內解答,再由老師解答更深層次的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既能給學生解決更多的學習問題,也能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量。而且在課下完成作業(yè)時,同學們可以運用課上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二次討論,這是對所學知識再一次鞏固的過程,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過程。如此進行的課堂教學,學習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
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情景式教學、舉辦課外英語活動等。本文所寫的是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總結出的幾點經驗和反思,希望能幫助廣大教育者們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君美.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 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67(2):78-79.
[2]蔡彥武. 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7,23(9):67-68.
★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C類課題。課題編號:2019C485 課題名稱: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