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瑤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對中職中專教學越來越重視,中職中專院校也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了新型的教學模式。本文將針對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教學意義及可行的教學策略展開闡述。
關鍵詞:翻轉課堂 中職形象設計 新課堂構建
人物形象設計是中職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對于學生培養(yǎng)新時期的應用型與技能型人才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審美情趣。因此中職教育教學應該以就業(yè)為目的,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改變傳統(tǒng)中職學生面對單一的教學手法與枯燥的教學氛圍,消除學生厭學等消極心理。因此,中職人物形象設計課程應當結合當今時代的發(fā)展特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法,調動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意義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是將教學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調整課堂教學與課下學習的教學方式和時間,讓學生不再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來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是在課外時間自主地學習、預習基礎知識,通過電子課件、網絡教學資源等多樣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可以針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散漫、學習效率不高的學習特點,讓其將課下的時間充分利用,自主學習,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能夠得到提升。所以,這就凸顯了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目前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及原因
首先,課程長期延續(xù)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教學模式,教師在基礎知識的講解上占據(jù)大量時間,導致學生課前不預習而降低了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其次,教學目標是盡快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術,促進學生順利就業(yè),導致教學中部分學生在還沒有扎實基礎能力的情況下,仍然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向前,雖然最終的成績是合格的,但基礎能力不扎實始終是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最后,許多學生在進行設計的學習過程中總想發(fā)揮自己的與眾不同,卻背離了學習目標是生活化而非創(chuàng)意化的理念,過于創(chuàng)意的學習結果只會影響學生的就業(yè)狀況。
三、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理念策略探究
(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要首先從認知上轉變觀念,認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重要性,進而發(fā)揮出翻轉課堂的教學作用。例如,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不要急于收獲教學成果或者直接推翻之前的教學模式,而是要給學生一個平緩的過渡時間,先從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開始,適當減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基礎知識、技巧講解的時間,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設定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最大的教學特色就是將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放到課外預習,大大節(jié)省課堂時間,同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學習,協(xié)助學生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并能夠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可以以更大的積極性投入其中,不斷提升個人的自主探究能力,確保教學課堂應用翻轉課堂后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日?;瘖y造型教學時,將今年或者本季度最流行眼影顏色、口紅顏色和基本的腮紅色等知識,總結成一份供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學習的教學資料,讓學生根據(jù)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程度進行課前預習,并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和自己搜集的資料,寫一份關于《××年流行妝容顏色之我見》的學習總結,保證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
(三)豐富教學手法,運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設備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是基于當今時代發(fā)展而產生的,需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設備,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翻轉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給學生講解“空氣劉海”發(fā)型設計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運用微課教學,在微課教學中進行視頻播放,展現(xiàn)其功能,提前錄制教學的詳細視頻,彌補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不能滿足每一位學生詳細學習觀察需求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下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學習,應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便利性,進一步提高現(xiàn)在課堂的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在中職人物形象設計教學中的運用,既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與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的最佳途徑。為了促進中職學生的學習與就業(yè),教師應當及時認識到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彌補,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法,全面促進中職學生專業(y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實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
[2]龍映宏,楊紅衛(wèi),陳明銳,宋晏.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探討[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
作者單位:深圳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