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森
摘 要:在小學講堂上老師擁有最多的課堂時間,偶爾問學生問題又不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思索,導致學生沒有真正地理解學習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如何改進,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確確實實地掌握理解數學知識。
關鍵詞: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行為,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去發(fā)現數學知識間的關聯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小學講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擁有最多的課堂時間,課堂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教師在書寫板書和講解知識,偶爾提問學生但是又不給他們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在教師看來整個課堂講解了很多知識,但是對學生而言卻沒有真正地理解學習內容。所以教師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時間給學生思考,讓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你問我答的教學活動,而是應該注意鍛煉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指導學生自己考慮分析問題,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思考方式來設計問題。此外,在小學課堂中有一種教學方法往往敷衍了事,那就是小組討論。教師在提出問題,給了規(guī)定時間后,學生便展開討論,當時間一到,教師提問個別同學來解答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到此結束。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仿佛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認真觀察學習者在小組互助合作時的發(fā)生的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牢牢掌握自主探究式模式教學的關鍵點,讓學生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思考來解決問題。
二、教師如何運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1、優(yōu)化教學氛圍,營造探究環(huán)境
教師如果想在講堂上將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就要引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這要求教師一定要掌握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習者在課堂上勇敢地去探究實驗,對他們保持充分的信任,當他們獲得一點進步時,教師要立刻表揚鼓勵他們,讓學生對自己擁有信心。如果學習者在探究實驗里碰到了問題,教師應該認真聽取他們的疑問,對他們耐心指導,教學生如何去分析問題,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學生相處,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式的朋友關系,仔細聽取學生的建議和回答。當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己表達想法,不用顧忌是否會被老師責罵時,那么教師就真正地建立了寬松信任的教學氛圍。
教師在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情境,確保營造的探究環(huán)境能讓學生自主合作,獨立思考。
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把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帶入課堂,讓學生自主探索如何解決問題。比如教師提出問題“菜站運來60筐黃瓜,食堂拉走了30筐,剩下的黃瓜分給6個小店,請問平均每個小店分到多少筐?”學生在計算時通過自主探索,先計算食堂拉走黃瓜以后還剩下多少筐,再計算剩下的黃瓜平均分給6個小店能分得多少筐。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fā)現數學,讓學習者結合教學情境來思考問題,有利于鍛煉學生真真正正地理解數學知識。
2、聯系實際生活,強化探究體驗
教師不能將數學教學局限在單一的課堂學習,因為數學是開放的,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教師在講堂上應該勉勵學生多觀看洞察生活,看看生活中有哪些數學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認識周長”這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一個塑料盒放在桌子上,用卷尺沿著塑料盒的底部量一圈;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后,可以讓學生回家算算家里裝東西的小盒子表面積是多少;在學習了統(tǒng)計圖表知識后,可讓學生回家后采訪全家人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類型,并做成統(tǒng)計圖表。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會讓學生逐漸習慣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學習的好習慣,而且能讓學生真正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3、改善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小組學習
在之前教學現狀分析中,我們提到現在課堂上教師擁有絕大多數的時間,所以課堂氛圍總是沉悶的,學習者不能真正地參加到課堂中來,所以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促進教師的教學開展。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呢?教師可以利用創(chuàng)建互助學習小組,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習者共同解決問題 。比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中,當學生確定好探究方向以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4~6人為一組,讓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內多和同學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區(qū)別,從而讓學生學會相互合作。如果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了新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組內或者全班將自己發(fā)現的疑惑說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學生經過小組互助學習,不僅學會了和同學共同觀察討論問題,還學會了和同學一起交流思考,因此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后,是充滿喜悅和自豪的,教師也真正地將數學課堂的魅力傳遞給了學生。為了能讓學習者積極獨立地思考,這需要教師在培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愛好的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去發(fā)現數學知識間的關聯性。
三、結語
目前社會需要培養(yǎng)新型人才,但是在小學數學階段,學生對掌握自主合作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占據著講堂上的大部分時間,而是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課堂中來。教師怎樣才能培育學生對數學的愛好,讓他們喜歡上數學呢?教師怎樣才能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呢?這要求教師將自己看作是課堂上的引導者,為學生創(chuàng)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多和同學交流合作,
參考文獻:
[1]徐進.加強交流,強化學習:論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合作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4(5):54.
[2]程玲紅.構建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策略[J].新課程,2016(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