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摘 要】加強對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培養(yǎng),是《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新要求。運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六個要素,指導高中的英語閱讀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習活動觀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0-0064-02
《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閱讀要求[1]。加大學生對英語文本的閱讀理解,是讓學生增加生活感受,提升意識與情懷的有效途徑。學生以文本為載體的有效閱讀,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文本內容的概括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把英語知識轉化成英語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
新時期的英語閱讀教學倡導“六要素為一體的綜合活動”。這種閱讀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在形成英語學習活動觀思想意識下,以某一要素為主線根據學生閱讀的文本內容,合理地融入閱讀的方向,即:相關文本的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使學生在閱讀目標明確的前提下,發(fā)揮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作用和載體功能,實現(xiàn)知識向技能轉換[2]。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實踐應用中的策略
(一)教學理念的積極跟進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有益于學生學習的教學觀念。在長期的單一學習活動觀的影響下,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接受起來相對比較困難。但是“六要素整合的學習活動觀”是新時期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從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培養(yǎng)角度出發(fā),本著終身學習的教學態(tài)度自主學習理論知識,如研讀《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等英語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書籍,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把教學方法的改革作為自己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從而在思想深處抱著積極學習和有效應用的態(tài)度,在完善理論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提高實際教學水平,提高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落地實踐效果。
(二)閱讀教學中踐行學習活動觀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提高綜合內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習活動觀的應用要以六要素的有效實施為閱讀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任務,發(fā)揮現(xiàn)有文本閱讀內容的載體作用,踐行理論指導閱讀實踐的觀念。如主題語境的運用。主題語境在學習活動觀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綜合性的教學活動,對文本學習有著主導地位。以主題語境為主線,設計閱讀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思考。學生的思維根據教師設計的語境,明確了對文本內容學習的方向,能夠在閱讀內容中有目的的提煉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文化元素,為下一步的探究奠定基礎。如“Natural Disaster”這個模塊學習時,就是在主題語境的引領下,創(chuàng)設正確面對災害、應對災害的態(tài)度的主題,在以敘事的語篇中,通過災難場景的圖片或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根據有關自然災害的資料,提煉自然災害相關用語知識,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語境中,對災害中需要的問題處理方法急于掌握,為自主學習的思想融入情感因素。救災現(xiàn)場需要的救生包清單、安慰災難中遇到困難的人的語言、調整在災難中的心態(tài)等英語詞句,學生都希望能夠完全掌握,以備生活中發(fā)生意外時的準確運用。學生在文本主題語境的創(chuàng)設引領下,積極獲取文本提供的數(shù)據、信息、文化元素,既豐富了知識,又提高了生活經驗。
(三)聽說教學中踐行學習活動觀
聽說教學是學習活動觀的六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文本的特點,以六要素中的語篇類型作為主線,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體裁和語篇所蘊含的文化元素等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聽說教學中的踐行學習活動觀,可以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完成對閱讀內容中的高頻率句式結構與詞匯的掌握,并提高口語正確輸出的水平。這種學習活動觀的教學方式,是通過綜合活動設計之后,在實際教學中加以實施的過程。教學活動的設計可以通過對文本標題的預設,猜想文本涉及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尋求預設問題的答案,以此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如聽力材料“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的學前預測。教師在給出材料之后,采用談話的方法,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My Dreaming Invention”,學生在運用英語回答“我夢寐以求的發(fā)明”時,在思想上對發(fā)明東西的特征和發(fā)明帶來的益處等內容進行深刻的思考,同時與語篇的發(fā)明信息形成對比,提高學生的核查能力。為了提高聽力材料教學的實施效果,在對題目預測后,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討論,為口語輸出做好組織語言的準備。基于發(fā)明的內容,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探討的核心要圍繞著“人與社會”中的“發(fā)明”為主題,建議學習小組在討論的內容中融入“人與自我”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語法教學中踐行學習活動觀
設計語法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語用意識。在實踐學習活動觀的樹立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經驗,引導學生對自己生活的回憶,進行語法應用的對比,如現(xiàn)在完成時的特點。加深對這類知識的理解,必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思考后形成反思意識,指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現(xiàn)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在語法中的區(qū)別。教學實踐表明,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既是單一性的使用,也是綜合性的穿插運用。在閱讀教學、聽說教學以及語法教學中都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融語言、文化和思維為一體的教學實踐活動。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學習活動觀的應用,需要教師轉變單一的教學觀念,正確理解新的教學方法中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六要素。以堅實的理論,指導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促進學習活動觀真正地落地實踐,為教師打開一扇課程改革的大門,從而更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駱北剛,朱瓊碧.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