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梅 羅潤萍
關鍵詞:解決;激發(fā);改變;優(yōu)化
一、使用媒體信息技術平臺的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明確指出:“要讓學生熟練掌握使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的方法。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口頭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队⒄Z課程標準》也對初中學生的聽力提出如下要求: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在所設日常交際情景中聽懂對話和小故事,能聽懂教師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
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訓練不收環(huán)境的限制。“媒體信息技術平臺”具備完整的智能糾音系統(tǒng),通過學生模仿真人外教的跟讀,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具體使用形式
(一)創(chuàng)設語境,為學生英語聽、說訓練提供機會,從而促進能力提升
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上有 “專用教室”這一模塊,里面有 “影視配音”的子板塊訓練,它收集了如《白雪公主》《極地特快》《粉紅豬小妹》《飛屋環(huán)游記》等等各種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年齡心理的原版英文電影,這些電影畫面美,人物角色美,人物之間的對白聽起來地道,簡單易懂,學生非常感興趣。通過配音訓練,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有效提升。
(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上競賽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斗志
(1)單人PK賽
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上有一個“單詞兩分鐘”的訓練系統(tǒng)。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選擇學生必須掌握的單詞,設定一個兩分鐘的檢測,要求學生根據(jù)所提示的漢語意思,以最快的速度選出正確的單詞,根據(jù)正確率和所用時間來評判分數(shù)。學生可以根據(jù)所用時間和正確率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達到越來越高的分數(shù)。
(2)校園詞匯之星的競技賽
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上的“單詞兩分鐘”的訓練系統(tǒng),既可以進行單人的PK,還可以向全年級,全學校的使用者發(fā)起PK。學生在練習單詞的時候可以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和對手,對手可以是不同的學生,如果挑戰(zhàn)的學生足夠多,而起被挑戰(zhàn)者都是losers時,向別人發(fā)起挑戰(zhàn)的人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winner。人工智能平臺就會自動地向全體使用者公布,誰是校園詞匯之星。畫面配以鮮花和獎杯,這個時候的獲勝者學生應當是無比自豪和自信的,這種成就感又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3)與智能機器人之間的語音競技賽
多媒體系統(tǒng)平臺有智能語音評價,學生們在跟讀的過程中,總會有語音不斷提醒或是鼓勵。當學生們跟讀得很好的時候,智能語音就會說“讀得真好,美國回來的吧!”若稍差些,智能語音就會評價“不錯,注意 XXX的讀音”。若學生讀得不好,智能語音就會提醒“你XXX沒讀對,請注意。”如果學生不服氣,必然會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模仿,一直到得到表揚為止。學生的這種不服輸?shù)木?,會帶動學生不斷地進步,顯然會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當學生出色的完成一段任務,花瓣就向天女散花般飄落下來。學生在這樣鼓勵下,自信心滿滿,自然對聽說有興趣。
(4)學生之間學習時間和效果競技賽
媒體信息技術平臺是人工智能控制的,學生在平臺上學習的時間,平臺會自動保存,它會以周和學期為時間單位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時間,如果學習時間周第一,就會在本周得到一份“勤學苦練”獎狀。當學生練習的效果在同學們得分為首,就會得到“口語之星金牌”獎狀,拿到一張張高大上的獎狀,學生總會喜滋滋的,這就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檢測學生聽、說能力,讓檢測途徑便捷有效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一般情況下并沒有檢測學生的說,至于聽,大多數(shù)時候是利用磁帶播放機,或者媒體播放機,以做聽力題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水平,以分數(shù)來評估學生聽力水平的高低。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上有“聽說測試”板塊,里面有與教材同步的聽力測試題,老師或者學校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直接借助媒體信息技術平臺對學生進行聽說測試,這就讓全校聽、說測試變得簡單高效。
(四)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拓展學生課外閱讀
《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要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方法,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內容健康豐富的課程資源;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之中,以推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泵襟w信息技術平臺上有“測試”板塊,里面不僅有聽力測試題,還有不同版本,適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題。這就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提供了便利的有效資源。
(五)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
“以往的傳統(tǒng)聽說訓練方式,往往造成“尖子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信息技術模式下的英語聽說訓練可以進行異步的交流和學習,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基礎與能力自定進度,進行個性化學習,對于某些知識基礎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并回答問題,同時也能得到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而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通過網絡去獲得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聽力理解和口語訓練的機會”。(師麗娉《教師教育研究(教學版)》2013年02月06日)
四、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使用后師生的收獲
(一)學生方面
(1)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
啞巴式的英語學習,學生只注重讀和寫,但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聽說才是學生最直接的交流方式,這種聽說訓練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敢于開口說英語,敢于表達和表演。
(2)學生自信心增強
以我校年級九年級四班馮敏同學為例:馮敏同學剛進校時,是一個極其靦腆而不自信的女生。老師抽她回答問題,或者是讓她到老師面前面批作業(yè),她都會非常害怕,偶爾還會被嚇哭。但是,在接觸到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之后,馮敏同學總是在家積極進行跟讀練習,每次老師布置的平臺上的家庭作業(yè),她經常是第一個完成的,班級的勤學榜和口語之星榜單上,也總是出現(xiàn)她的名字,有一個周,她甚至同時獲得學??谡Z之星和勤學苦練榜的獎狀。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馮敏同學的各方面行為有了極大的改觀。
(3)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在聽讀某些文章時,會遇到一些與英美人的禮儀、習俗有關的詞、習語和句子,當學生不懂時,就會急切的想知道而文老師或查閱資料。如老師向他們介紹了“DOVE”巧克力的故事,青春期的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他們認識到了英語的美,增加了對英語的喜愛。
(二)教師方面
1.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
要利用平臺提高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教師必須首先有將信息化教學與英語學科深度融合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從而探索在信息時代,結合媒體信息技術平臺的英語教與學。
2.教師地位及角色的改變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聽說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被牽著鼻子走。而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的作用不是減弱了,而是加強了。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宰,而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能力提高的引導者,學生學習動力的促進者。
3.教師的科研能力提高了,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老師們平時積極鉆研,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推廣科研成果。老師們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深化與優(yōu)化,科研素養(yǎng)與教育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如袁老師的《China dream,my dream》課件在全國教師教學設計創(chuàng)意大賽中榮獲二等獎,《Why do you like pandas?》在四川省2014年度“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中榮獲二等獎。如曾老師的《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技巧初探》獲全國教師教學設計創(chuàng)意大賽論文一等獎,并在英語周報第052期上發(fā)表。
五、反思與感悟
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偶爾會出現(xiàn)網速問題和技術故障,影響學生跟讀進度與成績。媒體信息技術平臺促進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有部分學生不夠重視,布置的作業(yè),老師不能做到及時檢查和評價,有時就影響了訓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初中英語學科素養(yǎng)》來自互聯(lián)網
[3] 《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馬曉輝:2009? 來自互聯(lián)網
[4]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師麗娉 2013 來自互聯(lián)網
[5] 《中小學英語教學》2014年第6期
(作者單位:瀘州市梓橦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