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華
【摘要】德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做好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從正面和側面著手,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本文以五年級學生的德育教育出發(fā),分析傳統(tǒng)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德育;有效途徑
班級是組成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學校管理的質量。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承擔著重要的德育工作,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負有直接責任。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小學班主任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適度調整,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是一門藝術,培養(yǎng)有素質、有道德的小學生不能急于求成,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小學階段的高年級,認知能力較低年級階段有所發(fā)展,情感的內容也逐漸豐富,但逐漸發(fā)展的自我意識對于德育教育是把“雙刃劍”,對學生的狀況把握不當導致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中出現(xiàn)了以下幾點問題。
1.德育教育中缺乏人文關懷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小學班主任將教育的重點放在考試成績的提升上,對學生個人興趣、愛好和偏好的關注度不高,德育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缺失,導致班級學生情感冷漠,集體主義意識缺失,與班主任的溝通匱乏。
2.重理論,輕實踐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重理論,輕實踐是一個普遍問題,大部分班主任以班會作為主要的德育陣地,在班會中用一些理論上的說教實施形式化的德育教育,甚至用其他課程取代德育教育課程,小學生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產生一種對德育課堂的反感,德育的實效性大大降低。
3.忽視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
小學班級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但同時又可能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誠然,培養(yǎng)班干部對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意義。在班級選拔班干部過程中,全體學生民主參與和選舉學生認為能夠勝任職務的學生。單純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班主任老師不能時時刻刻與學生相處,給予班干部充分的空間和自主權,能夠及時向班主任反饋班級中學生的思想問題與道德問題,及時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身心發(fā)展正在從幼稚走向自覺,由依賴走向獨立,處于半幼稚與半成熟交錯的特殊階段,這一階段的小學班主任引導正確,能夠讓小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成為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注重實效的德育方式
學校評價班主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主任評價學生的方式,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斷標準有失公平,班主任要提升對德育工作的認知水平,在班級內構建和諧且積極的氛圍,小學生能夠在班集體形成榮譽感,在日常生活與實踐中注重個人言行舉止,提升德育的實效性。誠然,注重實效性的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能夠針對小學生的具體問題“對癥下藥”。不同問題的德育教育方式決定了班主任要適當調整德育策略,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2.關注學生成長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個人在智慧活動中不直接參與到認知環(huán)節(jié)的心理因素,包含了動機、需要、情感以及性格等等多個方面。小學班主任需要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勵,推動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從調節(jié)方式上來看,小學班主任也要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小學班主任需要了解五年級學生的基本心理常識,按照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且能夠自我調節(jié)情緒,克服因非智力因素而產生的生活和學習方面的不利影響。
3.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學生自我管理制度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將班級歸還給學生能夠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建立學生自我管理的制度并不意味著班主任放任不管,而是在運作正常的前提下給予學生自我管理的權利。讓班級上的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原有的利己主義思想在實踐中逐漸淡化,擾亂班級紀律的行為也越來越少。班主任作為學生的老師和朋友,需要做好協(xié)調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會耐心處理問題。小學生的自我管理中主要有學生的自我定向、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幾個部分,做好這一階段的自我管理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的良好道德水平,對學生終生發(fā)展產生有利影響。
4.善于利用各種機會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科任老師溝通交流
班主任是教育體制當中重要的橋梁,是聯(lián)結學生與學校的橋梁,是聯(lián)結學生與其他任課老師的重要橋梁,也是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橋梁?;诖耍W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要注重和家長、任課教師的溝通。一些學生家長反映學生逐漸走向叛逆期,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少,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班主任面對學生家長的“控訴”,需要引導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如此一來,學生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同時也是對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支持。
5.做好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發(fā)揮隱形教育作用
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是一種隱形的教育。學校文化建設需要不斷更新,傳遞給學生有價值的信息,以合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合理的布局為學生提供舒適美觀的環(huán)境。在教室內張貼一些名人名言能夠時刻提醒學生,用德育細則的滲透逐漸內化為學生的規(guī)則認同。隱形資源的力量是無窮的且容易被忽視的,需要班主任深層次地挖掘和探討。
6.強化教師魅力,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小學生視角下班主任是具有權威性的角色,作為德育教育的落實者,班主任也是學生爭相模仿的對象。班主任要想構建和諧的班集體,首先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教師的魅力是影響班級中“風氣”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班主任要求學生做的事情首先要保障自身能夠做到,要求學生書寫工整的前提是個人書寫的工整。班主任是學生最好的榜樣,能夠潛移默化地引導與幫助學生,使其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教育中做好德育是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德育實踐中要尊重小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規(guī)律,考慮到小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需要,在觀察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德育存在的問題,解決德育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相長中提升班級德育教育水平,真正發(fā)揮班級自主管理在促進班主任和學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大鵬.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J].人生十六七,2017(11):16.
[2]劉娜輝.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