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宏
摘 要: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物質分類觀念;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結構觀念;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守恒思想;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元素;化合物;學科素養(yǎng)
第一: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物質分類觀念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性質、變化、組成、用途、制備的自然科學。人類認識的化合物的種類已經達到3700萬種,種類這么龐大的的物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認識和學習它們,了解這些物質的性質,用途和制備,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困難的。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化學方程式繁多,復雜,難以記憶,面對這種情況,化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物質的性質和組成具有相似性,將這些性質類似的物質放在一起進行研究,比較他們性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根據(jù)研究結果,對龐大的物質家族進行分類,根據(jù)物質的類別進行研究和學習,為了在短時間內認識和了解物質的本性,我們必須掌握物質分類的方法和思想。所以,教師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必須教會學生對物質進行分類,培養(yǎng)學生的物質分類觀念,只要學生會對物質進行分類,根據(jù)每一類別物質的性質,預測未知物質的性質,并且運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預測,從而學習新的物質。學生有了這樣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學習內容。
第二、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結構觀念
在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學生普遍感覺,許多物質雖屬于同一類,但是性質確有很大的差別,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反應物質的結構。所以在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貫穿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結構這一學科思想,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真正體現(xiàn)和落實這種結構觀念,使學生真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思想,理解物質性質的差異的本質原因,掌握化學的學科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想,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高中化學。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硅的性質》時,學生都知道碳和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二氧化硅的性質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應該特別相似,但是事實上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具有很大的差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結構不同,二氧化碳是分子構成的,分子之間以密堆積的方式形成,二氧化硅是有原子構成的,原子之間以空間網(wǎng)狀結構形式堆積,微粒間的作用力也不同,所以導致這兩種物質盡管是同類物質,但是他們的性質卻差別很大。事實上,在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有許多物質都是由于物質的結構不同,性質差異很大。
因此學生只有具有了這種物質結構觀,才能從本質上認識物質的性質,才能夠理解物質性質差異的本質原因,真正掌握化學學習的學科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第三、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守恒思想
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遵循質量守恒,質量守恒的本質是原子守恒和元素種類的守恒。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會生成各種各樣的物質,但是始終遵循元素種類的守恒,原子個數(shù)的守恒,也遵循電子守恒。所以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許多的問題都要用守恒的觀念來理解和解決例如:在學習硝酸與銅的反應中,已知濃硝酸與銅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生成氮的氧化物和硝酸銅的物質的量,計算需要的硝酸的物質的量。解決這類問題,我們必須明白濃硝酸與銅發(fā)生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硝酸銅,水,其中含氮元素的化合物有NO和NO2,Cu(NO3)2
反應物中只有硝酸含有氮元素,根據(jù)氮元素守恒,可以列出方程硝酸的物質的量等于氮的氧化物的物質的量加上2倍的硝酸銅的物質的量,從而解決這類問題。在比較粒子濃度大小時,我們通常要運用三個守恒原理,物料守恒、質子守恒、電荷守恒,其中物料守恒的實質就是原子守恒。物質不論發(fā)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始終元素的種類不會反生改變,所以,對于多步反應的計算,還是要應用原子守恒規(guī)律,尋找目標物質和已知物質之間的關系,從而簡化計算,解決問題。同樣,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總數(shù)等于失電子總數(shù),利用這類電子守恒的規(guī)律,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轉移電子數(shù)目的計算、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的比值計算。這些內容的學習,也必須遵循守恒規(guī)律,所以高中化學的學習,就是元素守恒,電子守恒的學習和應用。守恒思想是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學生只有深入理解,掌握守恒思想在元素化合物中的應用,才能夠從本質上理解化學反應的變化規(guī)律,掌握學習元素化合物的思想方法,學會學習化學,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通過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離不開實驗教學。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除了利用實驗來驗證物質的化學性質之外,更多的是實驗的綜合應用和考察,實驗既考察物質的制備、性質,又考察物質的凈化,尾氣吸收,排除實驗的干擾因素等等。這些綜合內容的考察,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制備方法、及其實驗的簡單連接順序,實驗流程。所以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中,一定要做好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制備的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實驗方法、實驗流程的設計,指導學生動手實驗,尋找實驗設計的優(yōu)勢與不足,探索實驗的改進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增強學生學生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綜上所述,利用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從以上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運用化學思維解決化學學習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習能力,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