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嬌
摘要: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為基礎模式,更注重英語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中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雙向交流與知識建構,要求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小組合作;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9-0266-02
職業(yè)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更承擔著提高學生專業(yè)文化素養(yǎng)的任務。英語是人們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社會高級從業(yè)人員必備技能之一。然而,中職學生大都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缺少積極性。班級學生成績分級明顯,后進生占多數(shù),英語學習存在明顯困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對中職學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1.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中職學校注重專業(yè)課的學習,輕視文化課的學習,而英語屬于基礎文化課程。大部分中職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有畏難情緒,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學生因英語基礎薄弱而缺乏英語學習能力;教師教學方法陳舊,知識更新緩慢,相關行業(yè)知識匱乏,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中職學校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教師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提供幫助。面對合作學習,即使教師提供學習方向和手段,學生們通常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盡管教師對小組成員進行了粗略劃分,但仍有一些學生沒有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出貢獻。
筆者認為,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緩解師生關系,樹立學生信心,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基于人文主義理論,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以小組合作績效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考評價為基本手段;改善課堂上的社會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交能力。
社會相互依存理論起源于20世紀初的塔式心理學,是合作學習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論基礎。創(chuàng)始人是卡夫卡和勒溫。該理論認為,群體成員之間緊張關系的內在狀態(tài)可以激勵群體達到共同的預期目的。英語學習能力弱的中等職業(yè)學生可以依靠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小組動機,增強個人信心。
3.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3.1 科學有效地劃分小組
教師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學好英語。首先,要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好的小組可以激發(fā)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在分組前準確評估學生,對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進行分析和分類,然后進行科學的分組。小組成員進行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習熱情。
每個小組的組長負責監(jiān)督組員的英語學習,并及時與教師溝通,以便教師可以準確掌握班級每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在教學設計,教學進度和教材難度等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小組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改進。科學分組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因此,這是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點。
3.2 中職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中職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提供更多形式的小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師總認為學生基礎差,所以很少涉及較難的詞匯及語法知識。學生還沒有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的學習模式。
學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角色需要準確定位。首先,教師是合作學習的組織者,需要結合教科書內容,設計實際的合作任務,引導學生科學分組。其次,教師是合作學習的控制者,應監(jiān)督合作過程,減少無效溝通,避免偏離主題。最后,教師必須控制課堂時間,以確保每個小組都有平等的展示機會。同時,教師還是學生的堅強后盾,鼓勵學生提問,及時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并幫助學生共同完成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不止一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例如,第六單元要求學生掌握食物和訂購表達。教師要求小組為餐廳設計海報,并要求小組使用該單元中學到的英語單詞和句型來演繹對話。此環(huán)節(jié)要求較高,所以一般由基礎較好的學生搭配組內成員完成。為學生分配角色,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對話中的內容。學生遇到較難的詞匯時往往就會失去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角色扮演活動,讓每個小組進行展示。學生通過交流、演繹來加深對英語對話的理解,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會更強烈。小組成員可以相互合作、學習。第一階段,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基礎較好的學生指導朗讀上存在困難的學生,促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達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二階段,展示環(huán)節(jié),每組派出若干名組員較為流利地朗讀對話或者課文,展示較好的練習效果。第三階段,表演階段,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充分檢驗學生在前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課堂上教師會留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將對話場景中所涉及的詞匯、短語及句型提示給學生,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合作,并聯(lián)系本單元所學內容,以及本課話題所涉及的詞匯、短語及句型,自編與場景相關的對話。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參與到各個小組,觀察小組中每位成員的學習狀態(tài),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參與,了解小組合作進程,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S捎诟餍〗M間會有評比,因此在每堂課結束后,各小組會針對自己在該堂課的表現(xiàn)及時總結,爭取在第二次的課堂上能有更好的表現(xiàn)。
劃分英語合作學習小組后,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英語學習交流,以便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從而積極溝通,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通過討論,學生將有更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將會加深。同時,團隊成員還可以監(jiān)督對方的英語學習,并經常進行單詞朗誦檢查,因此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受到學生成績好的影響,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是一門需要記憶大量知識的學科,要求學生必須及時復習,因此,在各小組內設立測試機制,定期審查和鞏固小組成員的英語知識,鼓勵學生學習英語。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更快地促進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必須更多地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注重英語學習,更好地學習英語。
4.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讓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熱情。傳統(tǒng)英語課程由教師授課,“填鴨式”教學,學生缺乏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尤其是中職學校的英語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允許學生相互交流,能增加學習興趣,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通過小組學習,提高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既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又提高了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
5.結語
中職英語教師需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逐步提高交際中的個人英語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建立了師生關系的和諧友好,營造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中職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值得在中職學校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張先琳.中職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222-223.
[2]劉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2019,08:108-109.
[3]馬曉.中職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18-119.
[4]王麗芳.“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現(xiàn)代農業(yè),2018,03:106.
[5]劉琴.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14-215.
[6]羅慧.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技術,2017,1605:100-102+124.
[7]柳一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5,21:111.
[8]唐世君.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11:76.
[9]李秋雯.中職英語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03;119-122.
[10]張華瓊.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