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在新形勢下,各個學校都在進行著教育創(chuàng)新,以求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及人才的發(fā)展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做學教合一”理念深刻闡述了“做”的重要性。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建立多位一體的教學方式,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及相應的情境教學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將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和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政治;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且直觀,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將政治思想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有助于促進信息之間的交流與學習。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普遍增加,政治教學屬于比較宏觀的學科,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有些吃力,如果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無法有效內化知識,從而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新鮮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具是教學的必備品,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結合傳統(tǒng)教具,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特征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需要對高中政治的教學特征有充分了解,根據(jù)政治教學的特點對教學手段的應用進行分析。
1.教學目的
陶行知曾說:“教師的任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备咧兴枷胝谓虒W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在家庭及社會中受到的教育都會影響到其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如果教育不當很容易造成人格扭曲。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是讓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防止學生接受一些負面的思想。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奠定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正確走向。
2.教學目標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采用“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著手,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政治課產(chǎn)生興趣并投入到學習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思想政治,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價值取向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學生的價值觀也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新鮮事物的不斷涌現(xiàn)讓學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高中政治教育能夠為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能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高中政治多媒體教學背景下的教學方法
1.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法作為研究性學習專題中的基本方法,結合了歷史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及調查問卷等科學方式,對社會中存在的現(xiàn)象進行有計劃的調查,從而對其有周密且系統(tǒng)的了解,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及時發(fā)現(xiàn)調查中存在的社會問題,探索出一套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解決問題。將社會調查法應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政治教學的嚴謹性與系統(tǒng)性。比如,教學關于“影響價格的因素”的內容時就可以采用社會調查法,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調查任務,讓學生調查市場上豬肉的價格,調查的對象有飼養(yǎng)員、銷售員、消費對象、市場管理員及政府的稅收人員等,讓學生通過調查制訂出一份詳細的豬肉價格表,搜集市場人員對豬肉價格的看法,對影響豬肉價格變動的因素進行整理,為新課的學習提供真實的調查數(shù)據(jù),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精彩。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學生的調查結果進行展示,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了解到市場上關于價格的變動因素。社會調查法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是樹立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xiàn),整個調查過程都由學生親自參與,每位學生都有發(fā)言權,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將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在課堂上共同解決,從而達到了政治教學的目標。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具體場景,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讓學生的心智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多媒體技術為情境教學提供了直觀的平臺,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情境教學,通過生活展現(xiàn)、實物演示、視頻動畫的方式再現(xiàn)場景,使用音樂渲染氣氛。比如,教學關于“國家權力機關”的相關內容時,因為學生對國家權力機關的了解很少,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讓情景再現(xiàn),如播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部分視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上的知識。此外,開展情境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啟迪,從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集中討論,以獲取知識真?zhèn)蔚姆椒ǎ鋬?yōu)點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討論被廣泛應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討論的主題,然后為學生留下十分鐘的自由討論時間,再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探討,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這種方式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了課堂討論中,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多媒體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由不同的因素構成,如學習信念、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而興趣是最關鍵的學習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越來越注重快樂學習,而決定快樂學習的關鍵因素就是興趣。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總是以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為主,會加重學生的厭煩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多媒體輔助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是教學中的催化劑,利用多媒體可以將高中政治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師不能濫用多媒體技術,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必須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轉變既有的教學方式,對教學媒介進行創(chuàng)新與應用,同時,應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讓高中政治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進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曉麗.多媒體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9):138-140.
潘超.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要權衡利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