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星
摘要:伴隨我國經(jīng)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fā)展,小學教育開始成為了全社會所關注的主要對象之一。音樂一直都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對學生們的整體素養(yǎng)提升有著諸多幫助。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理應嘗試采用音樂范唱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們的樂感,促使其提高對于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進而增強自身水平。本篇文章將闡述范唱教學的重要性,探討范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對于主要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小學音樂;范唱;教學策略;探究
引言:從現(xiàn)階段發(fā)展而言,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采取范唱的方式,幫助學生們有效完成音樂知識學習,增強自身音樂能力,進而為之后的學習工作奠定優(yōu)良的基礎。
一、范唱教學的重要性
相比于音頻播放的形式,范唱教學可以有效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氛圍,引導學生們投入其中,感受歌曲中包含的情感內涵。之后學生們再根據(jù)教師的表現(xiàn)進行模仿,促使自身歌唱水平能夠有效得到提升[1]。
二、范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多媒體過于依賴
在范唱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理應引導學生們充分了解歌曲本身。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取相關音樂資料。然而,絕大多數(shù)教師仍然選擇多媒體設備的方式進行范唱。相比于教師的親自范唱,這種音頻雖然效果較好,但是卻沒有蘊含情感價值,使得歌曲描述的形象不夠真實,學生們很難做到充分理解。
(二)教師對樂器過于依賴
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鍵盤可以看作是一類最為常用的樂器。教材中的某些歌曲難度較高,很容易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的情況,而通過鍵盤便能夠做到有效改進和調整。但是,如果教師每一節(jié)課都使用鍵盤,很容易對其變得過于一來,從而忽視了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性,導致課堂教學質量未能達到預期。
三、范唱教學的主要方法
(一)對學生們的主體性價值予以充分發(fā)揮
由于常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使得音樂教師自己也不愿嘗試一些新型教學模式,造成課堂教學變得過于單一化。教師認為自己是課堂的中心人物,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們逐漸對音樂課程失去了興趣。因此,基于課程改革的背景,教師便需要積極應用范唱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改進早期教學的不足。
例如,將學生們當做是課堂的主體人物,并與其積極展開交流工作,了解學生們當前學習存在的不足,并及時予以指出,并提供自己的意見,幫助其逐步克服均能。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們對音樂學習能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變得更為積極和活躍,進而提升學習效果[2]。
(二)通過多樣性范唱展開教學
一般來說,音樂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往往總是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先為學生們演唱一遍,之后再讓其進行模仿。這種模式顯然十分死板,無法將樂曲的情感有效傳遞給學生們,使得學生自己很難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所在。為此,教師便需要盡可能嘗試采用各種具有多樣化特點的教學模式,以此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例如,在進行歌曲《讓我蕩起雙槳》學習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先為學生們進行范唱,讓其對歌曲本身包含的情感內涵有所認知。之后,再將其中一些難度偏高的片段單獨提取出來,以此展開重點分析和講解,向學生們講述在演唱過程中需要注重的相關技巧。在學生們大致有所掌握之后,再讓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演唱。不同學生的理解有著差異化特點,因此唱出的效果自然也完全不一樣。此外,教師還可以基于班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將其分成高聲組和低聲組,讓兩組學生通過分聲部的方式展開合唱練習。學生們一邊演唱一邊聆聽,從而能夠充分感知和聲的樂趣所在。當學生們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其中有任何問題存在,理應在第一時間予以指出,并重新給予正確的示范,促使其快速掌握,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三)通過時機把握加深歌曲理解
在進行范唱教學的時候,教師同樣需要提高對于范唱的時機的重視程度。一般來說,音樂課堂能夠分成多個階段,在不同階段展開示范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們的理解程度有著明顯差異,從而直接對課堂教學的質量帶來影響。為此,教師便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促使學生們能夠逐步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由原本的排斥逐漸變成喜歡,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實際理解的效果[3]。
例如,在對于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一些有關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相關視頻。而在進入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最為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以此展開歌曲背景知識的分析和講解,促使學生們能夠加深對于歌曲的理解效果,為之后的學習工作奠定優(yōu)良的基礎。同時,教師還能夠為學生們播放一些彝族的民歌,促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更為火熱。此時,教師便可以展開歌曲范唱,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之中。如此不但能夠有效課堂教學的質量,而且還能讓學生們對歌曲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為未來的音樂學習奠定優(yōu)良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標背景,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理應積極應用范唱的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促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以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樂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范唱的教學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2):00045-00046.
[2]孫麗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探析[J].新校園:學習版,2017(5):00108-00108.
[3]張永忠.論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J].都市家教月刊,2017(5):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