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惠
【摘 要】小學數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相較于其他常規(guī)題型,應用題的分值大、解題耗時長,是所有數學題型中最易丟分的一類題型。對小學生而言,由于感性思維高于理性思維,在解題時往往缺少理性分析過程與解題耐心,導致解題錯誤率升高,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應用題就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實例,就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所采取的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34-0241-02
小學數學應用題屬于必考題型,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直觀講授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消化數學知識點,容易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對數學應用題產生厭煩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應積極轉換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著眼點,讓學生逐步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技巧,準確計算出最后結果。
1? ?寓教于樂,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尤其對低年級學生而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常有的現象。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有的學生因為分析能力差、聽課時注意力分散,而忽略了關鍵知識點,加之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大部分由文字構成,使學生失去讀題和解題的興趣[1]。因此,數學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設置一些集體性的小游戲和小活動,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學到應用題的解題技巧。
如教學小學低年級的排隊問題,題目如下:小華排隊買東西,小華的前面有4個人,小華的后面有5個人,問:這個隊里一共有多少人?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應用題,文字量不大,難度不高,但是,有的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卻直接用4+5得出最后的答案。為了避免這種錯誤,教師可以在學生中間選擇10名代表到講臺前,將其中一位同學賦予小華的角色,然后該同學的前面站4個人,后面站5個人,這時學生能夠快速觀察出最后的正確答案。即4+5+1=10,之所以有的學生計算出9的答案,是因為遺漏了小華自己。通過這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簡單排隊問題的解題技巧。
2? ?視覺沖擊,構建和諧互動課堂
目前,多媒體教學設備已在教學課堂中普及應用,數學教師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知識點,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文字敘述形式的應用題轉換為圖片或者短視頻的形式,這樣易于理解。同時,教師可以針對某一題型,對照圖片內容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構建一個互動交流的和諧課堂。
如下面這道應用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球,紅球和黃球一共有21個,黃球和白球一共有20個,紅球和白球一共有19個。三種球各有多少個?該題的難點就在于如果將三個已知條件相加得到球的數量是不是三種顏色的球的總數。為了解開學生心頭的疑惑,數學教師可以將事先制作好的動畫演示視頻呈現給學生。按照已知條件分別將這三種球依次分為三種情況考慮,第一種情況是紅球與黃球的數量分為一組;第二種情況是黃球與白球的數量分為一組;第三種情況是紅球與白球的數量分為一組,當用動畫視頻清晰演示完畢后,學生立刻會發(fā)現,當這三個數字相加后,就得到了兩份紅球、兩份黃球和兩份白球,如果將三個數相加的結果除以2,就得到了三種球的總數量,再用總數量分別減去相應已知條件,就得到了每種球的數量。計算式如下:總球數:(21+20+19)÷2=30(個);白球:30-21=9(個);紅球:30-20=10(個);黃球:30-19=11(個)。
由于動畫視頻畫面立體感強,極易對學生的視覺造成強烈沖擊,進而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將關注目光聚焦在三種球數量的變化上。數學教師這時可以趁熱打鐵,再提出一些與該類型題相關的應用題。如增加球的顏色,或者將球變換成其他的物體,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提出的新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學好應用題大有幫助。
3? ?題型拓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為了挖掘小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數學教師在講授應用題的題型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拓展能力,并利用競爭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的個人榮譽感[2]。
如下面這道應用題:一桶油連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連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因此,最后的解題答案是:9-(16-9)=9-7=2(千克)。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于該題型,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這一題型,自行設置應用題。比一比哪位同學說的數量多,教師根據回答數量的多少,評選出前三名,并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獎勵。如學生甲回答:一盆水連盆重20千克,倒出一半水后,連盆重12千克,問盆重多少千克?學生乙回答:一桶油連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連桶重5.5千克,原來有油多少千克?這兩位同學創(chuàng)設問題的思路不同,一種思路是結合原題,改變了文字和數字。另一種思路是在原題的基礎上,改變了最后的問題。由此可見,思路不同,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設的問題也各不相同。通過這種方法,既提升了學生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 ?結合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知識來源于生活,尤其是數學應用題,與現實生活密切關聯。
如下面這三道應用題,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場景再現。第一題:一列火車長600米,通過一條長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車的速度是每分700米,問火車通過隧道需要幾分鐘?第二題:學校舉辦歌舞晚會,共有80人參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第三題:學校買了4張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張桌子和5把椅子的價錢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上面的三道應用題屬于常見題型,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度也比較高,如果學生在乘坐火車、參加大型活動或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買東西,都能夠結合數學應用題,并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養(yǎng)成日積月累的好習慣,再遇到類似的應用題型時就會迎刃而解。
5? ?結束語
掌握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不但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根基,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只有借助“興趣教學”理念,才能逐步攻克數學難點,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葉銀娥.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開展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9(30).
[2]陳朝林.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實踐策略[J].南北橋,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