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琴
摘要:引導學生心靈成長意味著要幫助他們樹立恒定的成長方向和成長目標,使他們感到他們的生活是有目的、有意義的,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的信心,最終使問題在不知不覺間消失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為此,以小浩(化名)同學為例,探討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實現(xiàn)自我成長的方法。
關鍵詞:問題學生;心靈成長;案例分析
一、前言
我在多年的小學教學實踐中,遇到過一些問題學生,有時用常規(guī)的方法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相當困難,僅通過思想教育很難真正觸動他們,更難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和處世態(tài)度。在不斷的實踐摸索中,我逐漸意識到要改變這些學生,必須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必須摸清他們性格方面的特點,只有找到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才能設計有效的教育方案。
以下是我的一個學生小浩的案例,我嘗試從分析問題現(xiàn)象、探索問題根源、尋求解決方案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總結(jié),以期能給讀者帶來一點啟發(fā)。
二、案例情況介紹
小浩同學是我在三年級遇到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學生,坦率地講,在三年級之前,我從來沒有感覺他有比較大的問題。小浩自身基礎是比較好的,人比較聰明,從外貌看也是比較討喜的那種,所以無論是誰初見到他時都會對他有些好感??墒且贿M入三年級,他各方面的表現(xiàn)卻出現(xiàn)了巨大反差,常常讓人嘆息他不應該如此才對,我也為他的表現(xiàn)感到非??上?。所以我希望能通過對小浩進行了解和分析,幫助他盡快改變現(xiàn)狀。
(一)學生在校表現(xiàn)
小浩同學進入三年級以后,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和成績都快速下降,在學習上非常懶散,測試、考試成績很快排在了班級尾部,基本穩(wěn)定在倒數(shù)一二,似乎他的心思完全沒有放在學習上。但是,到了課間的時候他卻像變了個人,立馬成為了“積極分子”,凡是課間出現(xiàn)什么意外事故常常有他的份。每當老師詢問他時,他總是一臉不服氣的樣子,不停地數(shù)落別人的不是,從來沒有主動說過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更是從來沒有主動承認過錯誤,這個時候怎么看他都是個極端自我、自私自利的孩子。
根據(jù)小浩家長反映,他在家里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做作業(yè)太拖拉,需要家長在身邊監(jiān)督才能寫作業(yè),經(jīng)常晚上要陪到11、12點才能寫完(不是因為作業(yè)量大,而是太拖拉)。
(二)家庭情況調(diào)查
為了充分了解小浩的情況,在小浩父母的配合下,我對小浩的家庭情況進行了多方詢問,獲得的信息概括如下:
1.小浩是獨子,父母對他有些溺愛,從小嬌生慣養(yǎng)。
2.小浩從小由爺爺帶大,日常由爺爺接送上下學。
3.小浩從小跟父母睡在一起,三年級才自己分房單獨睡覺。
4.小浩個性懶散,課堂上不愿意讀書、不愿意寫字,經(jīng)常趴在桌上,無所事事。
5. 小浩獨立性差,做作業(yè)時需要家長陪同,甚至出現(xiàn)家長代為完成的情況。
6. 小浩家庭環(huán)境比較好,物質(zhì)生活優(yōu)裕,很少有滿足不了他要求的情況發(fā)生。
三、問題分析
(一)問題學生的性格特點
問題學生的心理穩(wěn)定性較差,情緒易受外部因素影響。不少學生由于一直身處在比較順利的環(huán)境中,導致好勝心較強,但心理韌性較差,無論在學習生活中還是社會生活中,都一心想通過“贏別人”來證明自己,但在做事的過程中卻經(jīng)不起挫折。一點小小的失敗,他們都會覺得難以忍受,大發(fā)脾氣。
(二)小浩的心理特點
經(jīng)過對小浩同學家庭情況的了解,我似乎明白了他在學校表現(xiàn)差的一些原因。他不僅有著問題學生常見的特點,甚至還要多出一些。作為獨子的小浩在家一直得到溺愛,從小到現(xiàn)在一直由爺爺照顧,在中國這種隔代親情的副作用下,小浩在家里從來沒受到過委屈,這讓小浩養(yǎng)成了不接受批評教育的個性。他的性格中缺乏韌性,他的抗挫折能力非常羸弱。由于很多事情由家長包辦,這導致了小浩依賴心理強、動手能力差、動手習慣差。低年級的時候,小浩的自我意識還比較弱,所有事情都是聽著大人的安排,勉強照著做就可以應付日常教育需求,現(xiàn)在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就不怎么聽大人的安排了。三年級的變化讓他不適應,他自己沒辦法主動適應這些變化,于是更多地選擇消極對待和逃避。小浩不接受批評,老師的耐心教育會導致他出現(xiàn)抵觸情緒,他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四、針對性的教育實踐
通過以上分析,我知曉了小浩性格滋生的土壤及其性格弱點,要解決這些問題,很難通過簡單的思想教育取得效果。因此,我針對小浩的情況,設計了一組對策,希望通過這個方案逐步解決小浩的成長問題,具體對策如下:
(一)針對小浩抗挫折能力弱的情況,我鼓勵他參加團體對抗的體育活動,幫助他打破現(xiàn)有的認知現(xiàn)狀。具體可行的體育項目如籃球隊、跆拳道、羽毛球隊等。體育運動是男孩們非常喜歡和最容易接受的團體活動,所以很容易堅持。
(二)為了幫助小浩找到合適的位置,我跟體育老師進行了溝通,最終在體育老師的幫助下,小浩被允許作為臨時隊員參加籃球隊的訓練,體育老師答應他如果能夠堅持下來,達到要求,便可以正式進入籃球隊。在籃球運動的吸引下,小浩堅持了下來。每天的訓練不斷鍛煉著小浩的意志力,每天的比賽加強了小浩的對抗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性格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很多時候他開始主動起來了。
(三)在小浩的精神面貌發(fā)生明顯改變以后,我在班級里給他安排了一個四人組的組長職務,經(jīng)常把一些簡單的小任務交代給他,并鼓勵他要擔負起組長的責任,在完成小任務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表揚,進一步激發(fā)他的自豪感。正是這個小組長的任命,使小浩的責任感越來越強。在以小組為單位的課文復述比賽中,他也能夠站出來帶領全組順利完成比賽。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很強大的,通過大膽地將任務壓在他的肩上,他就能不斷地展現(xiàn)出驚喜給你。
(四)針對小浩作業(yè)拖拉的毛病,我要求小浩采用作業(yè)計時法,就是做每項作業(yè)時都在記錄本上記下開始時間,在完成的時候記下完成時間并計算出耗時長度。這樣,小浩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心里會一直有著一個不停走動的時鐘,堅持下來,對于提高小浩的作業(yè)效率非常有效。
(五)最后,我通過與小浩父母溝通,建立起與他們溝通的良好渠道。在學校加大教育的同時,我要求家長及時了解老師的意圖,配合和監(jiān)督執(zhí)行好老師采取的特殊教育方案。
五、實踐效果檢驗
按照以上教育方案,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小浩的面貌取得了很大的改變。他的學習成績由原來的D或C變成了B,有三次單元測試還得到A。他的學習態(tài)度也逐漸端正了很多,回家能主動寫作業(yè),并力求寫字工整漂亮了。
在科技節(jié)上,他甚至積極參加小制作比賽,還獲得了校二等獎。
在參觀“科技強國愛國體驗活動”后,他破天荒地主動開始寫話,他寫道:“迫擊炮真帥呀,只要把小炮彈輕輕放到炮管,就轟的一聲打出來?!蔽页脽岽蜩F,讓他站在全班同學的面前大聲朗讀他的寫話。小浩帶著激情朗讀完,同學們都為他的進步熱烈鼓掌。這個時候我看到了小浩的臉上充滿了紅光,這個時候,我知道小浩的內(nèi)心一定充滿了對進步的渴望。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