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勤
摘要:在小學階段,體育是一門基礎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新課改實行以后,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更加的重視了。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首先就要對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和疏導。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疏導。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興趣;培養(yǎng);疏導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要求小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離不開對其興趣的培養(yǎng)。學校體育是教育工作者運用身體健康和衛(wèi)生保健等知識技能,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來促進學生的身心有目的、有計劃的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1】。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范圍為6-12歲,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并且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學習的興趣,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正好可以讓小學生活撥好動的一面進行釋放,所以,學校應該重視對小學生體育課程興趣的培養(yǎng)。因為小學生對體育教學中的一些運動還是感興趣的,雖然這種興趣并不是固定在某一項或者幾項運動,而是對一些新的奇異的項目感興趣,但同樣可以使體育教學老師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從而在以后的課程教育中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yǎng)和疏導,使他們能樹立起正確的興趣觀,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樹立起良好的觀念【2】。
二、小學生缺少學習體育興趣的原因
(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存在弊端
對于很多小學教師來說,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沒有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使得體育教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不能夠進行正常的體育鍛煉。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考察模式是不相同的,它要求考察者能全面且靈活的對學生做出全方面的評價,而這樣評價與傳統(tǒng)的考察模式是背道而馳的。這也使得應試教育模式嚴重的阻礙了體育教學課程的發(fā)展,使得現(xiàn)代的小學體育教學理念在處于背離的情況下,大大的打擊了學生對體育教學課程的興趣。而體育老師也無法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fā),去制定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方案,激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使得學生在接受體育教學課程內容時無法很好的融入到課程項目中去,從而導致學生的身心健康無法得到鍛煉和塑造。
(二)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能力較低,教學方式落后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是需要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面對的對象都是小學生,所以,傳統(tǒng)的、毫無新意的體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興趣。但一些小學的體育老師無法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且他們當中有一些也并非科班出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課程傳授時導致學生的身心得不到很好的鍛煉【3】。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
(一)進行語言激勵,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不夠完善,所以需要進行鼓勵。對小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會促使小學生表現(xiàn)的更好,對小學生進行語言上的打擊,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小學體育教師來說,需要對小學生采用鼓勵的語言進行評價,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保持甚至加深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當發(fā)現(xiàn)某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而沮喪時,要積極進行言語疏導加以鼓勵,找出問題所在并協(xié)助解決,讓學生保持對體育的學習熱情。在生活中,朋友比老師更好交流溝通,更好相處。所以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朋友,與其一起研究體育技巧,積極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避免學生因為受到挫折對學習體育失去信心而產生畏懼退縮心理。
(二)豐富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
體育課與文化課相比,具有很高的娛樂性,進行游戲化教學,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體育教師進行游戲化教學,能夠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如上快速跑的體育課程時,體育教師可以變換多種上課內容,讓學生進行接力賽跑、“二人三足跑”、背向跑等多種姿勢的跑,避免單一的跑步,讓學生享受跑步的樂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使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學生分組的標準可以按學生自身的興趣和學習能力進行,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募尤胍恍┣榫敖虒W。如時下娛樂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很受小學生喜愛,很多小學體育課堂上也加入了“撕名牌”的游戲課程。這些貼近小學生心理的課程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而且教學效果也更加顯著【4】。
(三)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新課改實行時候,越來越多的教學形式被應用到教學中,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有助于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研究,運用更多的教學形式進行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夠極大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單方面教學的形式,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程中。教師可用相關體育器材布置場地,這種新鮮感,會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如在上障礙跑的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彎腰擺成“高山”,幾個學生圍起來做“山洞”,用墊子制造“沙灘”。學生在障礙跑的過程中翻越“高山”,鉆進“山洞”,踏過“沙灘”,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增加學生集體的參與感,提升練習的樂趣,并鍛煉了身體。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人生中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對學生體育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和疏導,能夠幫助小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要體育老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適時增添小游戲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胡美.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好家長,2017(46):108-108.
[2]臧磊.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63-163.
[3]儲偉.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新課程(小學),2014(3):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