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要求以及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以往傳統(tǒng)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行為中,教師多采用單一授課形式,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一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文章對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了分析,探討一至四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行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基礎教育;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新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使素質教育觀念逐漸重要起來,新型課堂模式轉變的需要,要求身處基礎教育環(huán)節(jié)的小學教師,加快轉變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轉換教學思維。教師要在把握傳統(tǒng)教學的精髓的基礎上,開拓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
一、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科興趣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中,對于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基礎薄弱、甚至抵觸數學課的學生來說,數學課程十分枯燥無聊。因此教師應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要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學習行為的心理特征,根據學生的個體意識和能動性,進一步使學生能夠通過積極的思考和具體的課堂實踐解決他們的問題。對于基礎數學知識的教學活動設計,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設計趣味教學活動。例如,學習到關于“角”的知識模塊時,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中感知角、認識角、進一步擴展知識,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利用教具、學具做一個活動的角,讓學生體驗角的產生變化過程和構成角的基本要素。又例如,在“數一數”的教學設計或課堂實踐中,教師可發(fā)動學生們進行“數數”的游戲,具體是由班級學生隨機的組成臨時性小組,再由隨機抽取產生的一名學生對小組中的人數進行各種分類目的統(tǒng)計,另外,教師還可創(chuàng)新形式,準備一些相關的短視頻,播放前告知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注意力和觀察力在此基礎上的不斷提升,是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并且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
如此設計課程,當完成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通過觀察學生的行為,可以發(fā)現學生們會呈現出對數學的態(tài)度上的改觀和濃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自主探索課程內容或合作交流學習目標中的其他內容,同時,教師應及時觀察學生動態(tài),及時干預不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小組間、同學間的展示交流活動,學生們會發(fā)現關于“角”的其他有趣的現象,如角度與邊長是否有關系等。通過在課堂中積極將學生放置于主體地位后,往往教學會收獲較為滿意的效果。這些結果,是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得到的正反饋,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正反饋。在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獲得成就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氛圍與效率,同時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得到較大提升。豐富多樣且多變的數學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綜合能力的一把利劍,能夠給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帶來很大的幫助。
二、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維持獨立學習氛圍
現代的教育概念是倡導在學習中,學生占主要位置,在構筑低年級數學知識系統(tǒng)時要強調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主動性。教師則應將自己處于輔助和指導的立場上。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要使學生有參與感,是參與者而不是接受者。例如:學習《認識厘米和米》之后,量一量鉛筆、橡皮、文具盒的長度;又例如: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之后,可以到戶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量一量地磚的面積、籃球場的面積等等。這樣切合實際的問題不僅能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而且又能著實提高他們動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于低年級學生需要構建良好習慣方面來講,是極為重要的。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分離于前面的環(huán)節(jié)來談,在數學課堂里,這是一個讓學生充分準備自主學習和提高對數學課程內容感興趣的重要方法。在教育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轉換為生活例子是刺激學習興趣,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完成教學目標的優(yōu)秀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將數學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斷地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實踐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精妙的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和優(yōu)質的課外實踐課程也同樣能夠引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了“克與千克”的課程后,可以讓學生去去通過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大致推算出一粒米的重量是多少?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們在生活中鞏固聯(lián)系枯燥的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是占據主動地位的??梢哉f,教師在師生關系中如何拿捏與學生們的關系與距離,直接體現出教師所秉持的教育觀念。在小學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改善師生之間的交流問題,為溝通學習中的問題做好鋪墊。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膜淡化,正所謂“良師益友”,教師與學生達成亦師亦友的關系,更能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提供極大的便利。
五、結束語
數學是各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小學數學處于數學學習過程的初級階段,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正確建設起良好的學習觀念,在數學的教學行為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琴.淺議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建構[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49-150.
[2]李樹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114.
[3]甘琦.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路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7):131-132.
[4]杜鵬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7(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