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曌輝
摘 要:寫作,是語文學習中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項目,也成了很多學生的絆腳石,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標。那如何達成目標,讓學生對作文更有興趣呢?課堂小練筆,是一個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的好方法。它能有效打通閱讀與作文的壁壘,通過激發(fā)興趣,降低難度,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將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滲透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關(guān)鍵詞:課堂 小練筆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71-01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語言規(guī)范生動,思想內(nèi)涵豐富,是學生練筆的最佳材料。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抓好“小練筆”訓練,讀寫結(jié)合,既達到練筆的目的,又減緩了大作文訓練的難度,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起到較好的效果。如何在教學中設置小練筆,又在何處設置呢?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對如何把握時機,就文取材,用好小練筆談談自己的認識。
1.在文章精彩處練筆
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仿寫是小學生學寫作文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訓練學生的寫作可以先從仿寫開始。課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語句,朗讀這些經(jīng)典優(yōu)美的語段是一種享受,同樣,我們可以學習它們的語言表達。比如蘇教版三下的《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工整,是同學們可以學習模仿的一篇佳作,尤其是課文的第二、三小節(jié),分別圍繞中心句“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和“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把廬山云霧的特點寫得形象具體。在教學這個部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著圍繞一個中心句,用上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進行小練筆。
2.在文章留白處練筆
由于作者的構(gòu)思立意、謀篇布局,教材中有不少課文留有空白和懸念,這就是課文中的“留白”,這些地方留給人以思考和想象?!缎抡n程標準》中提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如果教師能在教學時抓住這些別具匠心的“留白處”,創(chuàng)設巧妙的小練筆,讓學生對“留白處”進行再創(chuàng)造,相信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更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擁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在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中,課文第十三小節(jié)只有一句話:“彭德懷背過臉去”。這句話留給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彭德懷這個時候會想寫什么呢?他臉上又會是怎樣的表情呢?這些留白處都可以留給學生去盡情的想象發(fā)揮。在學生展示了小練筆后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學生:既然你們寫的這么精彩,作者為什么不像你們一樣寫出來呢?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練筆,又讓學生更深入的思考作者行文的奧妙。
在這篇課文的第十九小節(jié)寫道:“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這里的省略號也留給學生很多的想象和思考。彭德懷看到斜倒下的大黑騾子,他仿佛看到什么?面對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彭德懷緩緩地摘下軍帽,他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只有抓住這些留白處讓學生練筆,讓學生設身處地的與人物角色進行互換,細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才能更深入、真切地體會到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是更愛戰(zhàn)士的這份情感。
這樣的小練筆不但填補了課文的留白,而且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全面,對其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受。
3.在文章觸情處練筆
我們所學的課文不僅文筆生動,而且立意鮮明,從多方面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所謂“文章不是無情物”,課文更是情感的載體。讓學生入情入境,自然會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這時讓學生練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第一次抱母親》一文時,我?guī)W生一起學習“母親挑擔圖”,錘煉重點詞語“翻山越嶺”、“年復一年”,讓學生感受“我”的愧疚,體會母親的偉大。接著帶學生體會“我”的孝心,感受母親的欣慰。其中重點理解“無數(shù)次”,提問學生:小時候,母親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抱過我們,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這么激動、高興呢?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兒子的這份回報?。槭裁催€會這樣呢?最后教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到濃濃的母子情。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自己的媽媽說,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題目的旁邊。播放歌曲《母親》讓學生練筆。這樣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感悟,讓學生入情入境,學生也自然被感染,有所觸動,這時讓他們練筆,他們會更容易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在文章結(jié)尾處練筆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苯滩闹泻芏嗾n文雖已結(jié)尾,但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可以說是文已盡而意無窮。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課文結(jié)尾,引導學生領悟,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行練筆。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結(jié)尾寫道“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的走開了?!痹诮虒W到這里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這時洪教頭心里會怎么想?他會有怎樣的神態(tài)、舉動?別人又會說什么?回去后的洪教頭又會有什么變化?
由此可見,這樣的小練筆,不僅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懂得如何讓作文內(nèi)容表達得更豐富。將原文結(jié)尾與續(xù)寫后結(jié)尾進行比較,學生還能進一步領悟意猶未盡的結(jié)尾方法的妙處。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善于利用手邊的文本資源,深入課文,找準切入點,挖掘課文中的練筆之處,巧妙設計,適時適度安排小練筆,讓學生在練寫中學會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體會寫作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卓紅華.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時機的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4(26)
[2]孫標雙.讓課堂練筆成為一道風景[J].小學教學參考,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