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寶儀
【摘要】英語口語交際一直都是英語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一個重點,甚至是難點,其根本的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如今,根據社會發(fā)展形勢,英語教學已經擴展到整個小學階段,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已得到各教學階段的熱切關注。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觀和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英語口語交際依然停留于機械朗讀,學生依然處于嬰兒階段牙牙學語的無意識模仿階段,不能根據真實情景進行口語交際。所以,怎么把口語交際由死變活,其有效提高的操作模式成了廣大英語教師共同研究的關鍵課題?;诳谡Z交際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口語交際現狀問題和英語新課程的總體目標,本文將分四章進行論述:一,敘述國內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與現狀;二,闡述情境創(chuàng)設與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三,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的有效使用;四、對本文的結論與啟示。
【關鍵詞】情境創(chuàng)設;小學各年級;英語口語交際;興趣
一、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與現狀
1.英語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口語交際,就是聽與說的有意義的相互交流,交際者運用語言搭配符合情景的姿勢眼神等進行信息交流的一種有目的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展示學生語言素養(yǎng),交際能力,文明程度的平臺。在當今資源全球化的社會形態(tài)下,人才都講求全球化,高的英語水平首當其沖是讓自身在競爭中站穩(wěn)腳步的一把利刃。顯然,流利的口語是你淵博學識的直接的外在的最佳展示,是成功的催化劑。所以英語口語交際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形式,是學生學習語言和感受語言的核心方法,是促進聽力和提高口語能力的主要形式,更是提高閱讀的主要手段。
2.小學生口語交際現狀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英語的基礎教育階段明確規(guī)定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技能包括了聽、說、讀、寫,其中說排列第二。但在當前的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明顯的存在重筆頭,輕嘴皮的現狀。缺少口語交際運用的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缺少豐富的視聽材料的吸收學習,沒有豐富的語言輸入,那意義的語言輸出就顯得更加困難;缺少形式多樣的課外口語實踐機會。以至于出現學生出現卷面高分,口語卻表達不清,有的在課堂上羞于開口表達,消極處理老師安排的課堂口語交際任務;有的積極性頗高,心中也自信滿滿,可到發(fā)言就表達不流暢,到嘴的話卻不知道怎么結結巴巴,吞吞吐吐,更不說頻繁出現的語法錯誤了。
在前人的調查以及本論文的查閱下,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1)口語材料范圍局限于教材,沒有根據教材以及學生興趣特點或生活素材等補充或利用相關材料;(2)小學語言技能中的說收到新課標的重視,卻不夠引起校方的正確對待;(3)傳統(tǒng)教學觀念、應試教育影響部分教師,教師對單詞和句型語法的講解較為注重,教師對口語交際的不重視間接導致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致不高;(4)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設計過分強調以活動為中心;(5)在情景創(chuàng)設中,部分教師設定口語任務目標過高,學生未能具備良好的口語能力,導致學生產生恐懼,更直接降低學生興趣。
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下,我們可以發(fā)現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情景能符合學生興趣特點和心理特征,符合真實的客觀語言環(huán)境,彌補環(huán)境不足的缺陷,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和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教師在訓練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真實生活情況創(chuàng)設情景,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興趣與能力。
3.本校學生口語現狀
過去,我們在學生讀和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上,在詞匯與語法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希望通過加強學生輸入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本校教師開始認識到聽說力量的擴大能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從而改變思想,正確認識到通過多種聽的訓練的語言輸入來提高說的語言輸出。口語交際并不是單純的語言輸出的過程,它更是以豐富多樣的聽的語言輸入作為堅實的基礎,以生活的真實情景來做有意義的語言輸出作為操練的平臺。所以,針對上述狀況,本校英語科組在設置課堂模式為真實情境創(chuàng)設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教材與貼近學生生活材料,更考慮學生興趣,口語水平,心理發(fā)展等。
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客觀限制,本校學生口語交際的機會僅限于課堂,時間缺乏,加之學生語言輸入機會也少,學生與家長在家補充聽力訓練的自覺意識較弱,應試心理讓學生甚至教師在聽力訓練中忽視對話的整體理解,而選擇注意力集中去聽重要信息,讓學生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出現誤區(qū)。所以,情境創(chuàng)設對提高學生了解語言背景,提高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敢說、想說。
二、情境創(chuàng)設與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
1.情境創(chuàng)設的定義
情境創(chuàng)設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本課教學重點,實現教學效果和目標而設計,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形成良好的求知驅動心理狀態(tài)下,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直白地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定貼近實際的,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形象生動的場景,學生產生一定經驗體會,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它以直觀的方法再現教材知識和生活經驗,能將抽象和具體結合,讓理論轉為實際,不再讓學生紙上談兵,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2.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
隨著新課標改革以來,情境創(chuàng)設的內涵已日益增厚,具備自身獨特的教法,它需要學生觀察與聆聽。在與課本和生活相符的情境中,學生融入其中,邊看邊聽邊模仿發(fā)音,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的場景下意義操練此場合常用句子,掌握生活用語。
情境創(chuàng)設是個充滿感情色彩的教學環(huán)境,依靠教師用自身的情感來激發(fā)和調控學生的學習欲望,是學習的重要前提。在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中強調課本為主,教學過程以教材安排的內容與順序進行,盡管教師精心準備了一番句子講解,詞句教讀等,學生也只是麻木機械的操練口語,完全脫離學習主體應當是學生。語言一旦脫離有意義的口語環(huán)境,教學就顯得枯燥無趣,甚至是可笑,漸漸地令學生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情緒進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寓樂于學,學有所獲。
三、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的有效使用
在實際教學中,受課堂教學時空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將生活搬進課堂,只能借助教學手段,通過圖片、食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木偶等,引出教學內容,從而創(chuàng)造出模擬生活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眼觀耳聽中,根據他們的生活體驗,已有的語言知識來揣摩,領悟語言材料的發(fā)音,意義及其使用場合。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情景與教材內容的關系,情境創(chuàng)設是課堂教學重點的鋪墊與延伸;二是情境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情境創(chuàng)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有助于學生把教材內容過渡到真實生活中去,讓口語交際落實到位,發(fā)揮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幫助下,教師可以情境創(chuàng)設做最合適的處理,符合以上兩個原則,從而使情景創(chuàng)設在小學口語交際中得到有效使用。針對此方面,以下提出利用多種手段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
1.利用影音視像導入
小學生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具有注意范圍少,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弱,注意力強度低,注意時間短,不穩(wěn)定等心理特征,可根據教學內容在情景導入中恰當使用,讓學生從視聽上直接進入情景。如,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PEP Book 6的Unit 3 season,筆者通過播放四季景色變化讓學生感知本課內容,自然進入課堂情景當中。又如PEP Book 4 Unit4 At the farm運用播放已學過動物聲音來讓學生猜動物品種,激發(fā)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由易到難,讓學生敢說、樂說,在不知不覺當中開口說英語。
2.自制教具導入增加課堂趣味性
教師自制教具能豐富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有型有色,有情有景,可以師生共同制作課文主要人物頭飾,在教學過程當中更好的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角色扮演,操練口語。不僅大大增加了課堂趣味性,還更直接地讓學生體會真實的語言交際。如,課本當中的let's talk 部分,在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內容可以是相關的已學對話,以舊入新,此環(huán)節(jié)既有復習功能,也有導入作用,一開始就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
3.利用繪本故事述說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具有圖文并茂,語言簡潔通俗,故事性強,趣味感強等特點。教師可將繪本擺放在恰當位置,邊翻邊投入的陳述繪本小故事,利用自身豐富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語調,配合動作,幫助學生進入故事氣氛,大致明白故事梗概。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種新穎有趣的繪本講故事更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情景,同樣為后面口語交際做鋪墊。既訓練了學生的聽力,也拉進師生距離,觀察老師動作與神情也能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這比影像導入更靈活與人性化。
4.學生模擬情景導入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學應使學生產生發(fā)現驚奇、滿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創(chuàng)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習者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活動?!薄队⒄Z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要全面發(fā)展,尊重個體差異,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新型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當今的學生都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看準這一點,教師可利用學生表演短劇或小對話作為情境導入,可適當地加入當地元素或文化做出調整,如,PEP Book7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B Let's talk,學生詢問的地點可自由發(fā)揮,可問真實生活的地方,又如PEP Book5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學生可回答本土著名小吃“倫教糕”等。加入生活元素,貼近生活氣息,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口語交際,而非蒼白的英文對話。
以上的各種情景導入方式都是為了下面開展教學的口語交際做鋪墊,在如此形式多樣的導入方式下,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被引發(fā),讓他們心有所想,腦有所悟,繼而有話想說。如此激起學生學習主動性,便為緊接而來的口語交際帶來一個良好的驅動。
四、結論與啟示
小學英語的口語交際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要部分與環(huán)節(jié),是初中乃至以后更高級語言輸出的基礎。小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輸出發(fā)展還不成熟,缺少語言環(huán)境是關鍵問題,從而引發(fā)口語交際機會少,交際缺乏膽量。面對如此困窘的局面,英語教師更應當為學生的口語交際做出有效的提高,缺少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40分鐘的課堂作用,提高效率,里有多種方式進行情境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卸下說英語的恐懼與不安;讓口語交際內容貼近生活,讓對話內容有血有肉,讓對話更加有意義,讓學生更容易體會真實情景的口語交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張文忠.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的定性研究[J].現代外語,2000(03).
[3]趙厚剛.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才智,2008(24).
[4]承華.影視英語聽說教學法的探索和實踐[J].立信會計高等??茖W校學報,2002(3).
[5]劉焱.把自制玩教具推廣深入[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7-31.
[6]許惠貞.英語圖畫書在幼兒英語教學上之應用[D].朝陽科技大學,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