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錦興 陳靜芳
【摘要】? 讓學困生在游戲中認識自己 讓學困生“每天九問”改變自我? 讓學困生對照目標提高自己 讓學困生有了進步獎勵自己? 關注學困生的進步。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認識自我 改變自我 提高自己 獎勵自己
【中圖分類號】? G63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8-021-01
我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中學,學生的起點較低,學困生比較突出,一年來,我們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有關知識試圖改變班級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選取學困生為突破口,進行了一些嘗試,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讓學困生在游戲中認識自我
有的學困生不夠自信,在經(jīng)歷多次失敗后感到迷惘,甚至失望。有的學困生缺乏的是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但是他們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我們通過玩游戲“穿越警戒線”來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首先蒙住他們的眼睛,然后拉上繩子,讓他們一個一個穿越繩子。他們知道那里有一條線擋住前進的路,要小心穿越它;接著讓他們回到原位,去掉繩子,再按上次一樣穿越一次,這時候幾位同學都感到前面有障礙,盡力地避開“那條線”;最后坐下來談感受,小宗說,我以為那里有一條線,要盡力避開它,結果走的很慢。我說,阻礙你前進的,是心中無形的束縛,只要你拋開它,你的進步會更大!小宗肯定的點頭,表現(xiàn)同意。小樂說,也走得很慢,走著走著偏離了方向,好在老師帶我走回游戲區(qū)。我說,你平時表現(xiàn)暫時落后,只是你做的跟學習關系不大,結果成績暫時落后,又因為落后地太多,以致失去學習的信心!小樂,也點頭表現(xiàn)同意……通過游戲讓幾位同學正確的人生自己的不足,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意愿,為下一步轉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作準備。
二、讓學困生“每天九問”改變自我
學困生各有各“困”的原因,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是消極對待自己學習,消極對待自己未來。我們設計一本小冊子“每天九問”,在封面印有“孩子,請?zhí)鹉愀哔F的頭顱”,每天自己問自己九個問題,也請同伴監(jiān)督,老師每天寫寄語,鼓勵他們進步,讓他們獲得信心。第一問,今天按時上學、做好值日工作了嗎?第二問,今天的功課有按時上交了嗎?第三問今天上課有開小差或睡覺、發(fā)呆嗎?第四問,今天影響同學學習沒有?第五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了問題沒有?第六問,今天做過不文明的事沒有?第七問,今天又為班集體做過好事嗎?第八問,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嗎?第九問,今天有沒有什么遺憾?這些同學明天關注自己,看看自己哪些地方有進步,哪些地方還不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老師每天寫寄語,多為鼓勵的話,這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需要老師同學的鼓勵和支持。一年來每個同學都有轉變,特別是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小鐘原來愛玩手機,不重視學習,跟家長的關系不好,也就是說,玩手機“這條線”阻礙的小鐘的進步。通過“每天九問”,小鐘在不斷改變,對手機的依賴少了,學習的時間多了,人的精神面貌有好轉,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讓學困生對照目標提高自己
(一)我的目標(在相應的項打“√”或“×”):
我的中考目標:
1. 上好的高中? ? ? □
2. 上一般高中? ? ? □
3. 上好的職中? ? ? □
4. 上一般職中? ? ? □
(二)我的品格目標:
1. 公平? ? ? ?□
2. 勇氣? ? ? ?□
3. 人道? ? ? ?□
4. 超越? ? ? ?□
5. 智慧? ? ? ?□
6. 節(jié)制? ? ? ?□
制作上面的表格,讓他們填選,把目標貼在書桌右上角,時刻對照。定了目標,不一定能達到,但有了目標,有了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一定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荚嚦煽兛赡苡懈叩椭郑粋€人的品德應該沒有高低之分,所以我們引導每位同學在“我的品格”都要打“√”,要從嚴從高要求,讓孩子記?。禾焐也谋赜杏?,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多次與家長聯(lián)系,跟家長說明孩子的目標,聽取家長的意見,監(jiān)督孩子向目標進發(fā),要求孩子有進步,及時表揚,多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少責備。紐約市著名企業(yè)家尤金.貝貝托先生曾經(jīng)一次應邀為一群學生演講。這些孩子幾乎不可能有進大學的希望,事實上,他們大部分高中能否畢業(yè)都還是個問題。但是貝貝托先生卻對他們說:“任何由這所高中畢業(yè)的學生只要愿意進大學,我都會資助他完成大學教育。”結果,當時的48位同學中,幾乎全部順利由高中畢業(yè),其中42位進入大學繼續(xù)深造。目標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一年的努力,選取的學困生都有進步,小宗多次獲得“學習進步獎”。每位同學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讓學困生有了進步獎勵自己
小科原來作業(yè)不認真,上課不專心,不斷的鼓勵,從基礎做起,不斷有進步,在進步的時候,在每天的“老師寄語”中表揚,小科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學習的勁頭更足。原來暴躁的性格改變了,臉上的笑容多了。每周小結,選出每周進步之星,向家長發(fā)喜報,有了進步就是最大的獎勵。這些孩子在初中階段都沒有多少獎勵,把喜報帶回家,那是莫大的喜訊。積極心理學很注重引發(fā)內在動機,契克森米哈提出,福流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投入到整個過程中,享受過程。在一年的個案研究中,我們每月總結,用多種形式的獎勵,獲得進步的同學,心態(tài)開朗,自信大方,成績也有提高。
一年來的個案研究,深深感受到,農村初中有部分同學缺乏上進心,缺乏積極性,跟長期的學習習慣,跟遠大的的目標,跟學習的積極性等有很大的關系。我們選取的九個學困生,他們本質是要求進步的,但找不到進步的動力,找不到方法,在經(jīng)歷多次的失敗之后,消極懈怠,得過且過。老師的介入指導,他們都非常愿意參加到每項的活動中,每天自評,得到老師和同伴鼓勵,時刻得到關注,前進有了動力,有了方向,小宗、小寶等同學考上的心儀的學校,。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學生有一點進步,就是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覺得,一年的辛苦并不算什么,我們愿意從現(xiàn)在開始,關注學困生,走進學困生的世界,聆聽他們心里的需求,繼續(xù)研究、繼續(xù)探索,為學生的成長出一份力。
[ 參? 考? 文? 獻 ]
[1]摘引自《人性的弱點》戴爾.卡內基,著.
[2]摘引自《幸福的科學》.曾光,趙昱鯤,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