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健
【摘要】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中明確了運動與保健課程的目標與內容,強調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四方面協(xié)調統(tǒng)一發(fā)展。隨著“足球進校園”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作為一項能全面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提升學生的團結合作品質,促進兒童各種身體動作、運動素質和意志品質發(fā)展的運動,足球越來越受到兒童的歡迎。但在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中,由于學生的特殊性,以及教學的難度性,足球運動未能在培智學校中廣泛推廣以及深受學生的喜愛。那么如何將足球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與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內容有效結合,在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加入足球基本動作、基本戰(zhàn)略和基本素質,并利用內容游戲化,環(huán)節(jié)活動化的教學策略讓智力障礙兒童愛上足球運動,在培智學校中推廣足球運動,在運動中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在足球運動中體現(xiàn)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協(xié)調統(tǒng)一發(fā)展,值得我們思考與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和探索出了在培智學校運動保健課程中面對學生應分層教學,注重個別化教育,在教學設計上應融入游戲,融合其他學科,讓學生做到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提升,在游戲中愛上足球運動。
【關鍵詞】 ?培智學校 運動與保健 課程 校園足球
【中圖分類號】 ?G76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05-02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運動與保健課程提出,培智學校的運動與保健課程應根據(jù)培智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重視學生運動潛能的開發(fā)與功能改善,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運動與保健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為學生終身運動與保健學習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更好地融入社會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培智學校的運動與保健課堂上,教師往往要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流程的設計上針對智力障礙兒童的特點,設計符合他們認知特點的內容,要將對課程本身有益的多種資源注入到運動與保健課堂中,已達到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效果。沈玲君(2013)、王晶(2015)均對幼兒足球教學進行了實踐探索,研究結果顯示足球運動對兒童身體動作、運動素質及意志品質的發(fā)展作用顯著。而目前針對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堂開展足球運動的實踐研究還相對匱乏。為豐富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可充分利用足球運動的優(yōu)勢,加入足球的基本技術動作,通過足球游戲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體素質、意志品質及團隊協(xié)作意識,優(yōu)化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堂。
1.足球運動在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中實施的意義
1.1促進學生掌握運動與保健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體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基本狀態(tài)和功能能力。智力障礙兒童的生理發(fā)展狀況總體水平較低,往往伴有運動功能方面的障礙,在50米跑、立定跳遠以及握力的成績和同齡普通兒童相比均有極其顯著的差異。而在足球運動中包含多種形式的奔跑、轉身、跳躍及技能動作,這些都對兒童的速度、力量、敏捷、柔韌、耐力等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紀仲秋等(2016)通過12周的足球教學,分別對9-11歲男、女生的動作發(fā)展進行了追蹤研究,結果表明足球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姿勢控制能力,對其動態(tài)平衡能力有顯著性提高。所以,在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堂中加入足球運動的內容,也能較為有針對性地提高智力障礙兒童的平衡、動作協(xié)調、力量、耐力,敏捷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其身體素質。
1.2提高學生相互合作意識,建立自我約束與規(guī)則意識
智力障礙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水平低,且個體差異較大。足球是一項多人進行的團隊型運動與保健項目,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智力障礙兒童對于較為抽象的概念,諸如“團結”、“合作”的概念難以理解,而足球運動恰巧可以在運動實踐的過程中讓孩子理解、踐行這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另外,通過在群體活動中與其他個體的接觸與互動,智力障礙兒童能夠承擔相應角色的一定任務,正確對待周圍的人,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在足球運動之前,教師應充分尊重兒童,與他們一起制定規(guī)則,按照足球的規(guī)則控制自己的動作和情緒,遵守游戲規(guī)則,讓他們成為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遵守者,建立規(guī)則意識。
1.3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促進普特融合
隨著特殊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特殊兒童的生活應盡可能接近主流社會,“融合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普特融合活動既能夠讓特殊兒童體驗真實的社會,又能培養(yǎng)普通兒童關愛他人的感情。足球作為一種多人參與、團隊合作的運動,趣味性十足,能夠吸引孩子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是一種促進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友好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殘疾學生融入社會的重要渠道。對于有特殊需要的隨班就讀學生而言,如何與普通學生更好建立聯(lián)系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融合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如何營造包容接納、理解支持的融合教育環(huán)境,提升普通學生接納、支持、包容特殊同齡人的理念,已成為了很多學校在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中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普通學校中基本都開展了足球課程,很多學校還將足球作為一種校園文化,教師可以多發(fā)掘隨班就讀學生的的興趣和愛好,思考如何利用足球課和足球賽加強隨班就讀學生的融合,讓他們在與一般兒童的互動中建立良好的關系,在運動中尋找自信,從而更好地融合。
2.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堂中加入足球運動的教學策略
2.1分年齡段有所側重,重視個別化教育
不同年齡段智力障礙兒童的運動興趣呈現(xiàn)個性化的特點。教師首先要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游戲喜好進行深入調查,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總結出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智力障礙兒童的興趣愛好,從而設計出符合兒童興趣特征的足球運動形式,充分激發(fā)兒童主動參與的熱情。低齡段的兒童善于模仿,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重時可側重加入足球中的一些簡單的基本動作,如跑、跳、踢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中齡段兒童則重在方法和規(guī)則意識的建立;高齡段兒童已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那我們就重在形成合作與團隊意識,多開展融合活動,為學生以后融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2.2通過游戲增加趣味性,提高參與度
高爾基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斌w育游戲是體育活動的一種很好的形式。智力障礙兒童對新穎的事物和活動形式易產(chǎn)生興趣。足球與游戲相融合,需要我們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層次、年齡、年級的不同為出發(fā)點設計游戲。盡量能使每個學生參與、也盡可能安排集體游戲,以便學生增強集體觀念,提高合作意識。例如:低齡段設計一些“我說你做”、“邊走邊踢”“抱球跳躍”等簡單的動作;中齡段可加入一些情景足球游戲,比如“小猴子抱西瓜”、“小刺猬背果子”等有趣味性的游戲;高齡段則側重兒童之間的互動和團隊協(xié)作,也可加入一些競技性,諸如“足球小子射門比賽”、“三人傳球”等需要分組、協(xié)作完成的游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善于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設計內容多種多樣,形式活潑生動,符合智力障礙學生特點的游戲,提高學生的動作技能,調動課堂氣氛。
2.3足球教學與其他領域相融合,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
其實,培智學校的各課程之間并沒有太明顯的學科分界線,我們可以在運動與保健課堂中整合語文、數(shù)學、音樂等一切有利于兒童的元素。在語文方面,我們可以將足球游戲的名稱,足球運動中涉及的一些簡單動作、簡單指令做成識字卡片的形式,讓兒童在做動作的同時認識詞語,在體驗中學習;在數(shù)學方面,老師需要在足球活動中加入語言的引導,我們可以向學生詢問“你一共拍了幾個球”、“一共踢進了幾個球”、“得了幾分”、“比一比,哪一組的得分高”等一些含有數(shù)學概念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數(shù)學的概念;音樂本身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我們可以嘗試在足球運動的準備階段加入一些音樂和舞蹈的元素,選擇節(jié)奏明快、生動活潑的歌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個快樂體育的學習環(huán)境。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基教二(2016)5號.
[2]沈玲君.幼兒足球教學的實踐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15(1):103-105.
[3]王晶.淺談幼兒園特色足球游戲設計和實施策略[J].教學探索,2015,34:36-37.
[4]劉春玲,馬紅英.智力障礙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63-64.
[5]紀仲秋,龔睿等.足球教學對兒童動作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成都運動與保健學院學報,2015(41),6:115-121.
[6]邵志春,徐佩佩.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整合初探[J].中國特殊教育,2004(6):30-40.